朱珈锜 谢晓红 许佳贤 郑逸芳
摘 要: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7年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的非农业收入受土地流转的影响非常显著,具体表现为土地转出后非农业收入增加,其非农业收入所带来的福利水平随之上升;(2)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受土地流转的影响极为显著,表现为土地转出后农业收入下降,其农业收入所带来的福利水平下降;(3)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有着显著影响,土地流转后其经济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有更充足的资金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福利水平上升;(4)农户家庭的失业保障、住房性质、房屋现值、生活设备及娱乐设备的福利水平受土地流转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户家庭福利;可行能力理论;熵权法;倾向得分匹配法
中图分类号 F3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2-0014-06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Land Circulation on the Changes of Farmer Family Welfare Level
ZHU Jiaqi et al.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data from the Chin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Social Conditions (CSS) in 2017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ntropy method and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land transfer on the welfare of farm households. It is found that: (1) The non-agricultural income of farm households is affected by land transfer The impact is very significant. The specific manifestation is that the non-agricultural income increases after the land is transferred, and the welfare level brought by its non-agricultural income rises accordingly; (2) The agricultural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land transfer, which is expressed as land After the transfer, the agricultural income drops, and the welfare level brought by the agricultural income drops; (3) Land transfer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edical security and old-age security of rural households: After the land transfer, the economic status generally shows an upward trend, and there is more sufficient Funds for purchasing medical insurance and endowment insurance have increased the welfare level; (4) The welfare level of rural households′ unemployment insurance, housing nature, current value of houses, living equipment and entertainment equipment i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land transfer.
Key words: Land circulation; Farmer household welfare; Feasible ability theory; Entropy method; P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
1 引言
土地流转作为土地资源重新配置的手段之一,是农户对土地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的理智选择。从2004年国务院明确了关于“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到201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5年内完成承包经营权确权,再到2020年10月26—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对土地流转表现出高度关注。然而,在推动农村发展的进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風顺的,市场规则的不完整、信息来源的不对等及道德风险等因素制约着土地流转的推进速度,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不明显,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背景下对土地流转前后的农户家庭福利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加快推动土地流转的进程及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中,普遍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总体表现出流转速度加快、类型多样、主体多元化、以短期流转为主、由市场决定价格、租金支付方式多样等特点[1-2],其研究的关注点在于农地流转制约因素、农地流转意愿等方面。比如,S. Feng等在江西省东北部3个村庄的入户调查,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认为农户特征、家庭经营的土地面积、劳动力禀赋、体制因素、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转移正相关,土地租赁与劳动力转移负相关[3-4];许恒周等研究认为,农民分化特征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并指出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地产权稳定性的认知、流转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和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等变量对农地流转意愿影响效应显著[5]。杨卫忠运用拍卖理论,构建土地经营权流转拍卖报价模型,并通过调查分析了嘉兴市分析机会成本与拍卖报价、风险溢价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中,可运用拍卖报价机制并通过设置适当的保留价范围,以达到供求均衡,推进农村土地流转[6]。但是目前关于土地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变化对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决策的研究仍较少。
国外的一些学者如印度和越南的学者认为,土地流转对生活有着重大改善,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地权益并改善农民的福利[7-8]。Gogodze在研究1996—2003年格鲁吉亚土地改革和农村福利的关系后,得出土地改革会使农户的农业经营范围得到较大程度的扩大,从而可以改善自身的福利状况的结论[9]。Jin&Deininger和Deininger通过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可以增加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和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增加交易双方的福利,且增加土地流转的收入水平[10-11]。Ellen Verhofstadt和Miet Maertens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后农民一般能增加收入,减少贫困[12]。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如印度尼西亚的学者Dartanto Teguh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并不是提高农民福利的解决方案[13]。
结合相关文献,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并选择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框架为基础对农户多维福利指标进行构建,尝试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变化,以便提出促进农户土地流转和提高农户家庭福利的对策建议。
2 理论分析与假设
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在学术界上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并逐渐成为一种跨学科的评价方法和体系。该理论将人分为基本可行能力、内在可行能力和混合可行能力等3种可行能力。可行能力理论对于发展的理解基于追求美好的生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当前农民所面临的境况,从而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建议。因此,本文依据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农户家庭福利指标,以期在理论上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并且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说。
在土地流转方面,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政策方面对土地流转推动力度的不断加大,部分农户将土地承包出去进入城市进行非农生产活动,但同时将土地流转出去又面临着失去土地保障的风险。因此,农户面临着2种选择,即将土地流转出去转而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和不进行土地流转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根据可行能力理论,从可行能力角度对农户家庭福利进行研究发现,当农户将土地流转出去后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家庭福利好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农户会为提高家庭福利水平增加土地流转,家庭福利水平上升;反之,当农户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家庭福利水平好于将土地流转出去后从事非农生产活动时,农户会为追求家庭福利水平减少土地流转,家庭福利水平下降。同时,农户家庭特征会通过影响农户选择土地流转从而影响家庭福利。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说:
假说: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福利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土地流转影响农户家庭的福利水平,具体的影响路径如图1所示。
3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選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提供的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的数据。该调查的优势在于调查范围广,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样本数量大,包涵了151个区市县,604个村/居委会,每次调查访问可达到7000~10000个家庭。针对本文的研究需求,剔除8188户无效样本户,获取1955户有效样本。
3.2 研究方法
3.2.1 熵权法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其只依赖于数据本身的离散性。熵权法的运算步骤可分为以下5个步骤:(1)标准化:由于各项指标的计量单位并不统一,因此在用它们计算前要先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指标之间的差异性。本研究中所选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正向指标为经济条件、住房条件和生活条件,负向指标为社会保障和健康状况。正向指标的数值越大对目标层的影响就越大,负向指标则相反。正向指标的数据标准化的公式为:X′ij=[Xij?min(X1j,...,Xnj)max(X1j,...,Xnj)?min(X1j,...,Xnj)]′负向指标的数据标准化的公式为:X′ij=[max(X1j,...,Xnj)?Xijmax(Xij,...,Xni)?min(Xij,...,Xnj)]。(2)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样本值占该指标的比重P,计算公式为:Pij=[Xiji=1nXij]。(3)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为:ej=-k[i=1nln(Pij)],其中k=1/ln(n)>0.满足ej[≥0]。(4)计算信息熵冗余度,计算公式为:dj=1-ej。(5)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公式为:wj=[djj=1mdj]。
指标中正向指标为经济状况、住房条件和家庭设备;负向指标为社会保障和健康状况。将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分别依据上述步骤代入计算可得出相应的熵值。
3.2.2 倾向得分匹配法 通过文献梳理可得知大部分的研究方法均采用了倾向得分匹配法。由此可见,在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时倾向得分匹配法是可行的。因此,本文将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分析。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为每个将土地进行转出的农户挑选一个或多个未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匹配的同组农户中除了土地是否流转这一个自变量不同外,其他的控制变量都近似相同,并且同组农户中的因变量可以看做是同一个农户进行了土地是否流转的不同试验结果。
倾向得分匹配法的操作步骤为:(1)将数据进行分组,运行口令为:set seed 10101 gen ranorder=runiform() sort ranorder。(2)将数据进行一对一匹配,运行口令为:psmatch2 土地是否流转年龄教育水平,outcom(住房性质房屋现值设备支出看病费用非农业收入农业收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n(1)ate ties logit common。(3)将数据进行核匹配,运行口令为:psmatch2 土地是否流转 年龄 教育水平,outcom(住房性质 房屋现值 设备支出 看病费用 非农业收入 农业收入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kernel ate ties logit common quietly。(4)将数据进行半径匹配,运行口令为:psmatch2 土地是否流转 年龄 教育水平 ,outcom( 住房性质 房屋现值 设备支出 看病费用 非农业收入 农业收入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radius cal(0.01) ate ties logit common quietly。(5)进行平衡性检验,运行口令为:quietly psmatch2土地是否流转 年龄 教育水平,outcom(住房性质 房屋现值 设备支出 看病费用 非农业收入 农业收入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n(1)ate ties logit commonPstest 年龄 教育水平, both graph。
指标中自变量为土地是否流转,根据数据建立二分虚拟标量,回答“否”赋值为0,回答“是”赋值为1;因变量为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健康状况、住房条件和家庭设备;控制变量为家庭特征。运用上述步骤的运行口令进行匹配并得出结果。
4 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4.1 指标体系 选用熵权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福利影响。根据相关研究论文中农户福利指标的选取原则以及可行性行为理论对农户福利指标进行构建。本文选择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农户家庭社会保障状况、农户家庭健康状况和农户家庭资本状况4类功能性活动9项福利指标作为指标体系来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影响(见表1)。
4.1.1 农户家庭经济状况指标 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经济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也能反映出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生活的舒适幸福程度及其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话语权。土地流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来改善农户的生活质量,农户将土地租赁出去一方面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卸下耕种土地的重担从而外出务工获得工资。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选择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2个指标来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
4.1.2 农户家庭社会保障状况 农户对土地有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土地是农民的生命,这是因为土地为农户提供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户在土地上撒种播种,收获的农产品不仅可以用来自家日常的消耗,也可以进行贩卖获得经济收入,同时可以囤积一部分农产品用于应对天灾人祸从而规避风险。为此,选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3个指标来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社会保障福利水平的影响。养老保险可以帮助农户对老年生活有所依靠,减少农户步入老年后做不动农活的无助,保障农户老年生活的基本需求;医疗保险可以报销医疗费用,帮助农户更好地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使农户不再因为治疗费用看不起病;失业保险可以在农户外出打工时提供保障,帮助农户在因不可抗因素失去工作时提供物质保障。
4.1.3 农户家庭健康状况 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程度,本文选取看病费用作为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健康福利水平的影响。一个家庭其家庭成员的身体都康健、无重疾病时,整个家庭都是开心幸福的;反之,当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成员患病时,不仅要付出大量的治疗费用,整个家庭的家庭成员都会为之担心,心情抑郁、悲观,从而影响更多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
4.1.4 农户家庭资本状况 家庭资本是一个家庭财富积累的直观显示,本文选取住房性质、房屋现值、生活设备和娱乐设备等4项指标来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资本福利水平的影响。许多家庭辛苦工作多年都是为了能够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房子不仅仅是一个物品,它代表着一个温暖的归宿;家庭设备则反映出一个家庭生活的舒适度和温馨度;生活设备可以解放家庭成员的双手,减轻家务负担;娱乐设备则可使家庭成员缩小彼此间情感上的差距,有着共同的话题。
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4.2.1 熵权法的实证结果 依据熵权法的运算步骤和运算公式,将农户家庭福利的9项指标数据代入进行计算,得出土地流转未进行流转和转出农户家庭福利指标的权重,详见表2、表3。
根据表2和表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状况的权重由未进行流转时的0.2241变为土地流转后的0.2330;(2)资本状况的权重由未流转的0.3287变为流轉后的0.3052;(3)社会保障概况的权重由未流转的0.3304变为流转后的0.3373;(4)健康状况的权重由未流转的0.1169变为流转后的0.1244。
4.2.2 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结果 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自变量为土地是否流转,因变量为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健康状况、住房条件和家庭设备,控制变量为家庭特征。采用最常用的一对一匹配、核匹配和半径匹配3种匹配方法,进行有土地流转组和没有土地流转组之间的匹配。为了评估匹配的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本文基于核匹配法得到有土地流转组和没有土地流转组的核密度分布图(图2、图3)。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在匹配前有土地流转组和没有土地流转组之间的倾向得分值存在明显差异,而在匹配之后2组之间的差异变小,说明2组的匹配效果较好。
通过计量软件STATA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得到一对一匹配、核匹配和半径匹配结果(表4)。
从表4可以得出,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福利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
(1)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的非农业收入具有显著的影响。农户将土地进行流转,获得了土地租赁的租金;并且农户因为将土地流转从而外出打工,外出打工每月将会获得固定的工资收入,不再是看天吃饭般农作物收成好就赚得多,农作物收成不好就赚的少。
(2)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有着显著的影响。农户选择将土地流转出去,就只能拿到土地租赁的租金,而土地中种植的农作物的收入就与他们无关了,因此农户在土地流转出去后其农业收入就降低了。
(3)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的医疗保险有着显著的影响。农户将土地流转后外出务工,不仅获得了土地租赁的租金,还有其外出务工的工资,从而大大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农户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也就有了经济实力去承担更多的医疗保险,不仅仅是基本的新农合,还可以去购买商业保险,如重疾病险、百万医疗等,来获得更好的医疗保障,农户家庭的医疗保险福利水平得到了提升。
(4)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的养老保险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农户外出务工挣得工资的一部分可以用来给父母和自己交纳养老保险,用以保障父母的养老问题,同时也能减轻自己的养老负担。此外,外出务工挣得的工资也可以为自己再投保商业养老保险,不仅帮助自己避免过度消费,也为自己的养老再添一份保障,农户家庭的养老保险福利水平得到了提高。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的非农业收入受土地流转的影响非常显著,具体表现为土地转出后非农业收入增加,其非农业收入所带来的福利水平随之上升;(2)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受土地流转的影响极为显著,表现为土地转出后农业收入下降,其农业收入所带来的福利水平下降;(3)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有着显著影响:土地转出后其经济状况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有更多、更充足的资金用于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其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福利水平上升;(4)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的失业保障、住房性质、房屋现值、生活设备及娱乐设备的福利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
5.2 建议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推动农户土地流转时,地方政府应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农户技术培训,以提高土地规模化水平,增加农户出租土地的收入;对农户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并颁发相关证书,提高农户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扩大农户非农就业的范围,增加农户非农就业机会;保障农户外出务工的权益,稳定提升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完善土地流转的监管制度,土地流转信息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处理土地流转的纠纷,保障土地流转合法有序。
(2)在推动农户土地流转时,地方政府应关注农户土地流转后面临的就业不及时、就业环境不理想等问题。在土地流转工作中,在增加土地流转速度和扩大流转规模的同时,也应关注和解决农户在土地流转后农户就业能力、就业稳定、健康福利和失业保障等问题。
(3)对于不同家庭情况的农户,土地流转的政策也应因地制宜。农户将土地进行流转后进入城市打工是农户非农就业的常见现象,但对于身体健康但缺少就业技能的农户,政府应组织技术培训,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成为农户与用人单位的桥梁,扩大农户就业范围。对于劳动力不足的农户,政府可进行政策宣传,联络相关的经营主体承担闲置的、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规模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农户非农就业的意愿。
参考文献
[1]贺东亮.基于群决策的农地集体流转农户行为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2]黄延信,张海阳,李伟毅,等.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5):4-9.
[3]翟研宁.农村上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4]Shuyi Feng,Nico Heerink. Ruben Ruerd and Futian Qu.Land rental market,off-farm employ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Southeast China:A plot-level case study[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0,21(4):598-606.
[5]许恒周,郭玉燕,石淑芹,农民分化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8):74-79.
[6]杨卫忠.农户风险偏好下的土地经营权拍卖报价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6,30(05):46-52.
[7]Timothy Besley,Robin Burgess. Land Reform,Poverty Reduction,and Growth:Evidence from India[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115(2):389-430.
[8]Quy-Toan,Lakshimi Iyer. Land Rrigh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vidence form Vietnam[N]. The world bank,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3.
[9]Loomis J,Gonzalez A.G Robin Gregory R. Do reminders of substitutes and budget constraints influence contingent valuation estimates?[J].Land economics,1994,70(4):499 -506.
[10]Jin & Deininger. Land rental markets in the process of rual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productivity and equity impacts from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9(4):629-646.
[11]Deininger K,Jin S,Sur M. Sri Lanka's rural non-farm economy:Removing constraints to pro-poor growth[J]. World Development,2007,35(12):2056-2078.
[12]Ellen Verhofstadt,Miet Maertens. C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Reduce Poverty? Heterogeneous Impact of Cooperative Membership on Farmers' Welfare in Rwanda[J]. 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2015,37(1):86-106.
[13]FRM A,TD B,JPM B,MI B.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riculture households in Indonesia:The effect of land and labor mobility on welfare and poverty dynamics[J]. Wor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2020,20:100261.
(責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