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枯燥且抽象的学科,学习难度较大,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逻辑能力和抽象思维。古人有言:“思起于疑,疑起于问。”问题可以引发大脑的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通过设置有效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去思考和探索,在潜移默化中锻炼数学思维,促进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课堂提问;数学思维;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8-0201-02
亚里士多德认为,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将师生和教材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深度思考和检验其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生动有趣的教学问题,可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同时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秉持以问导学、以问启智的原则,灵活运用课堂提问,将其贯穿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激活创新思维,同时借由问题引发其深度思考,促进其思维的全面发展。
1 运用趣味性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机。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教学最大的敌人是强制性,最好的朋友是趣味性。”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头,也是促使学生深入钻研和思考的源动力。小学生正处于好玩、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充分利用其这一天性,巧用提问构建学习情境,将教材中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创设成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探索活动,以此激发小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让其主动思考,提升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巧用趣味化的课堂提问,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化,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考之间的矛盾关系,可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1]。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知”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假如妈妈买了一张大饼,而家中有四个孩子,那么妈妈该如何公平地将大饼分给每个孩子呢?”这一问题与生活紧密相连,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在这样的兴趣驱使下,学生很快会在纸上尝试分割,积极动脑思考。趣味性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学生通过分饼的方式来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能锻炼数学思维
能力。
2 运用操作性问题,让学生手脑并用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期,但受制于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限制,难以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概念理论。部分学生在反复学习却不得要领后,很容易产生厌学和弃学的心理[2]。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需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征和规律,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提出难度适当的、可操作性较强的问题,带领学生从教材出发,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其思维能力,锻炼其动手
能力。
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课时,教師在上课时,可让学生先在空白纸上画上网格线,并在这些网格线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再将直角三角形的三个点分别标注上ABC。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老师想要将这个直角三角形移动两格怎么办?”学生表示不知道,教师引导道:“我们首先需要将ABC三个点作为起点,按照指定方向数出平移格数,再描出平移后的三个点,最后连接平移后的三个点就可以得到移动两格后的直角三角形了,大家试试看!”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纷纷在网格线上移动自己的直角三角形。教师再次提问:“要是老师想旋转这个直角三角形90度,又该怎么做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得出结论:“首先,准备一个直角三角尺,以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画出两条直角边的线段,将另两个点连接画上斜线就完成了直角三角形的旋转。”而后教师又提出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同样先讲解如何绘制:“应先找到图形的对称轴,做虚线,然后测量轴对称图形的线条数据,在对称的另一边画出同样的线条。”学生在听过教师讲解后,纷纷自行尝试绘制,操作氛围浓厚,教学效果良好。
由此可见,创设操作性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而且还可通过实践操作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养成积极探索和勇于尝试的学习习惯。
3 运用探究性问题,延伸学生的思维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上,为完成教学任务,部分教师往往会运用一些直来直去的问题,这些问题机械、单调,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无法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更不具备锻炼数学思维的作用,甚至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逃避和抗拒回答问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性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3]。创新源于探索,探索源于多角度思考。鉴于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需求出发,创设多角度、多层次且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以此加深学生思考的深度,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在提出问题前,可先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学生充分理解“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以宽”“正方形面积公式是边长乘以边长”后,教师可提出更具探究性的问题。教师可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中套着一个正方形的图形,并提出问题:“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黑板上的图形由长方形和正方形交叉组合,变为了一个不规则图形。学生在思考后回答:“我们应该将这个不规则图形拆开来看,仍然各算各的,再将其相加,就是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课堂上数学问题的设计,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凸显和展示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思维能够灵活运转,也能帮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途径来理解和思考问题。
4 运用生活化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教师应充分明白数学的应用性,需知数学终是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学会转变思维来解决生活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学生可以通过生活获得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思维的培养必须植根于生活,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在生活中观察、思考,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解决生活问题,感知数学知识的魅力和价值[4]。
如在教学三年级“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教师可提出关于出租车运费的问题:“小王要去博物馆,博物馆距离小王家4公里,而出租车司机告诉小王,起步价为13块钱(1公里及以内),后续每一公里8块钱,那么小明需要多少钱才能够到达博物馆?”这道题对许多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不够,不知道什么是起步价,教师应在这里做出解释,告知起步价就是出租车行驶第一公里的价钱是13块钱,第二公里则按8块来算,只要将起步价的13块与后续的3个8块相加就能算出答案。
设置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不但能够考验学生的生活常識,锻炼其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同时也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进一步加强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总之,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始于对问题的思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小学生的天性特点,巧妙设置具有启发性的课堂问题,构建趣味鲜活而有生命力的“问题”课堂,以问促思、以问启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明信.让学生理性地思考——小学生数学理性思维培养策略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1(6).
[2]刘桂连.唤醒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思维[J].小学生(中旬刊),2021(6).
[3]靳晓明.提问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5).
[4]罗玲.浅谈从“问”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策略[J].新课程,2021(19).
【作者简介】
宋羽雯(1995~),女,汉族,江苏昆山人,本科,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