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弋
摘 要:乡村美术文化传承生力军美育养成是一种对乡村社会发展的期望。乡村美术文化传承育人是对乡村儿童精神世界的培植与关切,培育身心健康、有良好乡村情感、有创造活力的乡村新人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立足当代乡村儿童的生活与教育,尊重并活化乡村美学智慧在现代社会积极的价值质素,以协同育人消融城乡教育隔阂,助力乡村儿童享有更广阔的生活世界,支持乡村儿童生成文化自信、具备文化自主能力追求实现自我,获得生命成长的自由,以美育探求乡村美术文化的活态传承机理,启迪未来乡村社会文化关系构成和以美育人的未来价值。
关键词:乡村美术;文化传承;乡村儿童美术;协同育人
乡村是乡村儿童生活和精神的场域,乡村儿童是活态传承乡村美术文化的新生力军。立足乡村生活和教育,以美育转化乡村美术文化蕴含的“乡村美”,探析乡村儿童美术成长特征及其与乡村文化生活的关系,逐步养成乡村儿童对乡村文化的亲近感,激发儿童延续乡村美的动力,校内外协同构建乡村儿童美术教育支持网络,以美术实践为当代乡村儿童敞开清新自由生活的可能性,践行乡村美术教育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育人使命。
一、乡村美术文化传承:守正与创新
守正与创新彰显了乡村美术文化脉络延续与演变的对立统一规律,构成矛盾统一体。乡村生活情境和乡村美术文化创造者需求的变化,为探讨乡村美术文化传承的守正与创新内涵提供了真实语境。
乡村生活智慧是乡村美术文化“守正”的基底。乡村民众敏锐捕捉自然生命萌动的信号“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经》),尊重自然规律地投入土地耕作“ 万物自生焉则曰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曰壤。”(《周礼》),领悟“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人们在实践中养成对纷繁现象形成机理的归纳能力,积累学习智慧,达成了“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道德经》)。村民栖水而居,在各地因循地势开垦了梯田、坡种等种植方式,依据土地距离村落的远近规划“圈层式”种植结构,由自家菜园依序向外,分别为农田、果园、林地、荒地,开发出适宜的乡村耕地样态,实施了轮作、间种、休耕、种植綠肥等土地休养生息措施。村民在劳动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对天、地、物的思辨认识,以“人和”的集体智慧应和“天时地利”,协力呈现随四时节令转化而面貌各异的乡村美景,营造了令村民引以为自豪的乡村自然美境,陶冶并催生了朴素的生态美学观念。乡村这片沃土繁衍生息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美术,形成了见素抱朴、复归自然的乡村美学智慧,经久不衰。费孝通归纳“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①。乡村生活智慧成为乡村美术文化得以存在与发展、诗意栖居、审美自由与创造的保障。
村民与天地万物同生共构的民间造物艺术观,是乡村美术文化“守正”的风骨。乡间民众感知“物候历法”的神奇魅力,领悟万物变化“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形成了系统论意识,以不受时间、方位限制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方法,对事物形象得出立体、多向、连续、动态的认识,巧妙地在平面图像中同时展现不同体面和运动轨迹的图像。受“万物有灵”观的驱使,村民敬畏浩瀚而神秘的大自然,他们在对事物形态、特征的观察中融入浪漫想象,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方法“观物取象”,创造象征性造型符号“制象”。从原始彩陶盆口沿两两相对的八个符号装饰,衍生至乡村民居门户上常见的木制太极八卦图、屋脊上绘制的阴阳鱼状太极图、民间刺绣纹样等反映阴阳宇宙观念的经典图形,阴阳哲学贯穿乡村民间美术造型审美。“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易经》)人们认为阴阳二气相交则生万物,充溢着蓬勃的生命活力。其中,阴阳五行哲学成为民间美术创作中事物属性、方位、造型和用色的基本准则。受阴阳五行哲学观念产生四方、四佐观念的影响,意味和谐与呼应的一形双关、“对称”与“偶数”造型的民间美术作品俯拾皆是。尊重自然和谐,民间美术造型“兼利万物”,人们悉心研究事物的材质结构及特性,力求物尽其用,在实践中磨砺出造物技艺的“工巧”特性。而扎根乡村民俗环境、保持生活的实用功能、在作品创作中寄托情意,民间美术得以求工巧而抛弃无谓的修饰,以赞颂生命力量的信仰来创作和传承,是发自内心对美的极致追求。乡村美术作为乡村文化的一种叙事方式,保留乡土味道,呈现乡村风貌,抒发了乡村青山绿水间的美丽乡愁。
文化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美术文化传承迎来了创新机遇。以乡村为本,维护和发展乡村文化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议题。2021年,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颁发,文件中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等振兴,充分发挥乡村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强调了农耕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要地位,一再彰显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乡村传统美学景观在消逝与新建设融合中形成新貌、乡贤角色由宗族贤达转由组织乡村智慧建设者接任、乡村美学理念由稳定圆融转向多元开放,发挥乡村美术文化作为本土文化根系的时代新价值,是传承的新任务。
乡村社会经济的转型,让以代际为主要传承方式的乡村美术文化面临后继乏人的断层危机,乡村学校逐渐担当起乡村美术文化传承教育的新使命。乡村学校拥有开阔的公益教育空间和稳定的教育群体,具有长周期育人优势。作为素质教育的受惠者,乡村儿童突破了家族和作坊定向传授的樊篱,成为乡村美术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而随着乡村教学信息化渗入乡村儿童学习生活,多向的美术文化价值观涌入乡村儿童头脑,一方面开阔了乡村儿童的美术视野,另一方面因信息分流令乡村美术吸引力大幅度减弱,导致乡村美术文化与乡村儿童生活的联系较为淡薄;以美术通识为主的统编学校教材难以兼顾对乡村美术文化有序的体验引导,乡村儿童对所在地域的乡村美术文化信息有疏离感。乡村美术教师成为乡村美术文化传承育人新力量,他们普遍具有师范院校的教育背景,掌握较为全面的美术专业基础和育人技能,但教师中能娴熟掌握乡村美术技能者不及民间艺人,对于乡村美术内涵的解读多源于文本,在岗师资培训往往培训内容面广而杂,涉及乡村美术文化的田野调查和学术归纳系统性和深度不足。尊重乡村儿童的美术教育成长现状,社会各界协力提炼乡村美术文化基因的本土精神价值,引导乡村教师和儿童从历史的审美和人文的内涵认识乡村美术文化魅力和当代价值。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价值观和美育观是乡村美术文化传承育人的新起点。从民间广为流传的太极图标衍变可一窥乡村美术文化传承“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原理。作为阴阳哲学概念的典型图标——太极图标涵盖对立统一的运动样式,衍生出俗称为“喜相逢”的图形。各个历史时期的“喜相逢”图形极尽人们对美的非凡创造力和想象力,于千变万化中秉承太极理念美的法则,蕴涵宇宙间变幻无穷、生生不息、万物对立与统一的生命运动状态,是对生命能量蓬勃生长与转换哲理的赞颂,一脉相承了阴阳哲学观,形态变幻无穷的太极图是乡村美术文化基因的多元表现。当文化回归生活本真,乡村美术文化与乡村生活习俗建立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乡村美术成为直观抒发人们心灵世界的方式,成为村民“自娱”的主动选择,对文化解读和实践自然而然地成为生活习惯。张道一认为“使民间艺术恢复到增强国民素质,体现“自娱性 ”精神的本位上去 ”②。以符合乡村儿童教育生活状态的美术活动体验建立乡村美术文化与乡村儿童个体生命成长的联系,增进乡村儿童对乡村美术文化的亲近感。立足当下,着力于对乡村美术文化传承群体创造潜力的发掘,是传承乡村美术文化的核心。乔晓光经历广泛的民间美术田野调查后得出结论:“对人的发现,才是对民间文化传统真正的发现。”③他还提出将乡村美术文化资源进行知识体系和文化体系的教育转化。组织出版系列民间美术研究丛书的左汉中认为民俗艺术的开发和借鉴民间艺术的现代设计,都应尽力保持其“原生态”精神和品质,他呼吁民间文化界同仁、各级社会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共建。乡村美术文化面临同质化和多样性、新语境化和再创造等多重矛盾与张力,亟待全社会协力构建乡村美术文化价值的实现和教育传承路径。
二、新乡村美术文化传承生力军培育要点:自信与自主
关于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④乡村美术文化自信是乡村文化发展中一股基本、深沉而持久的力量。培育乡村儿童生成对乡村美术文化的认同感,养成对乡村美术生活建设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儿童美术创造力,引导乡村儿童树立乡村美术文化的自信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起点。
这需要教育者正视并解决育人现状问题: “以城带乡”教育中仍存在着重视硬件配置,轻乡村情感培育;对乡村美术人文内涵解读深度不足,乡村儿童美术教学侧重于美术形式借鉴和美术技能掌握层面,这些问题导致乡村学校的美术文化价值导向、实践、协作、评价处于不利处境,限制了乡村儿童养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主建设能力的成长空间。
乡村情感培育根植于乡村生活。乡村生活独特的生命样式和结构形成乡村美术文化意蕴,是乡村儿童追求自我存在的精神根基。乡村社会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具有滋养现代乡村儿童生活的永恒性精神价值。季羡林认为“文化一旦产生,立即向外扩散”,当乡村儿童基于熟悉的生活经验来感知乡村文化,以乡村美术为载体进行可视化情感交流、置身自然享受野趣、自主开展美术创造收获成就感,发现并领悟乡村这片沃土上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影响其性格形成、人格塑造、心理健康,将奠定一个塑造自我生命坚实而丰厚的精神基底。
乡村美术人文的丰富内涵塑造儿童的乡村文化自信状态。乡村美术是一种时空一体化的文化象征。如民间的傩戏、脸谱、皮影等因为仪式和演出而具有了鲜活的艺术魅力,但如果抽離生活情境的解读与参与,仅仅将这些民间美术作为审美符号予以欣赏或形式借鉴,虽然视觉美感犹存,但人文底蕴因此黯然失色,难以唤起儿童情感共鸣。乡村儿童无法穿越时空体验古老的仪式和演出,教育者可以引导儿童链接当地民俗仪式溯源先民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梳理民间美术的实用功能转变和形式蜕变路径,“须求其所以然”(《朱子语类》)。教师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探析乡村美术作为乡村文化叙事内涵:融汇民间生活的常识、对自然天地的敬畏、对祖先英雄的敬仰之情,蕴含着乡村社会代代相传善与美的珍贵价值;结合民间美术作品造型来源和形态阐述乡村美术人文特征:呈现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自然生态美、体现乡村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人文美、兼容乡村社会手工与现代生产方式并存的劳作美。育人实践中开展融入儿童生活议题的乡村美术探究性学习,教学环节设计富有童趣和参与感,激起乡村儿童参与活动体验的好奇心,投入美术活动体验,产生对乡村生命质朴而热烈情感的审美共鸣,生成属于个人乡村生活体验的情感经验,亲近乡村社会,奠定乡村美术文化自信的认知基础。
培育乡村儿童养成开放的乡村美术素养,切实增强儿童自主参与乡村美术文化传承的能力。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列举通过美术课程,学生发展的美术能力为:感知、形象思维、想象能力、表达和交流、实践和创造、涵养人文精神;明确指出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获得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等能力,蕴含今后学习的潜力。遵循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育人精神,可以提炼乡村美术素养的要素为:乡村情感要素、乡村美术实践要素、乡村人文要素。通过乡村美术校本课程学习,乡村儿童养成感知、亲近、运用、转化乡村美术资源及涵养乡村人文精神的综合能力。乡村儿童美术素养的培养目标:形成蕴含乡村情感的审美意识;养成因地制宜地运用和转化乡村美术资源的美术技能;培育趋向乡村美术生活应用的美术创意能力。对乡村儿童的美术素养评价关注其乡村美术知识与能力水平、学习习惯与学习策略、学习态度与学习动力。为了促进乡村儿童美术深度学习,教育者需要创设乡村美术传承的具体情境问题、确立议题拓展方向、趋近教学资源的最优化整合、升华乡村美术学习心理等高阶思维培养要点。围绕乡村美术文化传承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乡村儿童在教师的引领下理解文化传承本质,全身心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辨析乡村美术传承的人文精神和学科技能要点,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良好的乡村社会情感,成长为具有独立性、思辨性、创造性和合作能力的乡村社会传承人、建设者。
乡村儿童置身乡村,真实感知自然脉动、人情温暖、劳动光荣,立足于滋养个体精神的乡村社会根基,获得用之不竭的生命成长力量,激活对乡村社会的文化想象,逐步养成从容、自信、自主地面对、处理纷纭文化信息的生命底气。乡村社会珍视万物生存的价值,以乡村生活的智慧净化心灵、兼容社会变化,追求崇高的生命境界和大气质朴的审美格调,鼓励乡村儿童大胆追求个体的艺术灵性、自由和人文精神。
三、乡村美术传承生力军培育路径:协同与成长
“协同”是新时期乡村美术文化传承育人的关键词。协同的本质是建立共同体,主要指基于协作关系的“组织体”和具有共同精神意识归属感的社会团体。“教育共同体”是以“共同主义”为实践导向的教育共享集合体。乡村美术文化传承协同育人的共同体基于乡村美术生力军培育的教育愿景,协同各方基于田野实证调查探析乡村儿童美术成长的特征、规律及其与乡村美术文化生活的关系;从共同体的理论视角,探索构建乡村学校、乡村文化和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井”协同育人美术教育共同体的途径和方法;以乡村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双平台协同培养乡村儿童美术技能与美术素养,在促进乡村儿童美育发展的同时,促进协同各参与方同步成长,以期达成美术文化传承育人目标。
乡村美育协同育人探索的步履不停。自1990年起,我国先后实施了“燎原计划”“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以推进城乡均衡发展;2015年,全国实施改善乡村教育师资状况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院校主动建构与乡村学校、乡村社区的合作育人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创建了民间美术系;在1986年邀请陕北、甘肃的六位剪花婆婆来学院表演、传授民间剪纸艺术;2002年,创建国内高校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深入乡村开展田野采风,联合乡村学校和社区进行乡村美术文化梳理,推动了高校民间美术教育传承工作。随着全国高校在美术人才培养中推行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制度化的运行机制保障了高校师生源源不断地参与乡村美术文化传承教学实践与研究,为乡村美术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学术研究力量。各级教育研究部门以课题研究形式开展合作。2003年,湖南省启动并持续开展了18年的“蒲公英行动”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担任学术指导,省教育厅、州教科院、县教育局、乡村学校与民间美术研究学者、院校师生志愿者等联合开展乡村美术育人研究,覆盖了13个省13个民族所在地的乡村学校,进行了乡村美术文化传承为主导的乡村儿童美术教育实践和师资培训模式研究。艺术家参与乡村文化的承袭与宣传。左靖参与云南景迈山乡村艺术建设时,提炼出两个关键词“乡土教材”和“持续参与”,感受到只有增强村民参与度和主导性,才能让展陈内容随本地发展共同“生长”⑤。文化传承的数字化整合和线上线下联动成为新协作热点,2020年,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互通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树立了“文化力量·民间精彩”的乡村文化品牌⑥。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动中小学艺术工作坊建设,各地乡村学校开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校本课程建设 ,依托学校所在地域的乡村美术文化资源优势育人,成为许多塑造美育特色学校的选择。乡村学校从文化传承的参与方逐步发展为育人主体,教育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在一次次的教育评价反馈中增强了传承乡村文脉的自信。社会各界协同方既是育人联盟方阵,也是文化育人理念“落地”实施与育人社会效益的受益群体,为探索多元的乡村美术文化传承开辟新道路。
历经各乡村学校的协同育人反馈,影响乡村儿童美术教育群体协同开展校内外美术教育规划的系统性、协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政策、机制、人员等因素。其中,协同内容与教研条件的适配性,成为协同议题能否切实落地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校内外协作途径的有工作管理评价机制、经费保障、师生参与的便捷性等因素,制定因地制宜的协同策略成为增强协同育人效力的前提。在影响协同的人员因素方面,主要体现为乡村学校教师自主教研能力的影响,其对校内外协作成效具有直接且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对所在地域乡村美术文化特质的审美判断和特色把握,成为影响乡村儿童美术教育协作成果面貌的专业因素。
乡村儿童美育育人协作各方需要充分沟通,聚焦乡村文化振兴建设,达成培育乡村优秀美术文化审美者和创美者的育人愿景,优化并整合育人资源优势,同时将协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到负责人,明确务实的协作主题和阶段性目标,在协作之前予以反复研讨,集思广益,兼顾协作各方的育人价值和效益,以期获取增强协同动力的启示和思路。
各协同方构建乡村儿童美术教育校内外“井”型协同模式:“井”型协同模式中,“井”字的下横线“▁”代表乡村学校美术教育,这是校内外美术教育协同的平台基础;上横线“▔”代表校外美术教育,以大学、乡村美术文化和乡村教育研究机构、乡村社区、文博场馆等组成,这是学校美术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双竖线“‖”分别代表乡村儿童的美术技能、美术素养成长。“井”型协同模式实质上是以乡村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双平台综合实施美术教育,以乡村美术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内核,协同培养乡村儿童的美术技能与美术素养,通过双向互动实现同步成长,其核心是形成乡村美术文化教育活动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实现校内外美术教育协同发展。
研究乡村儿童美术教育校内外“井”型协同模式的实践机制。协调相关研究机构、乡村社区,对乡村美术文化资源进行普查、鉴别、认定、筛选、地区分类,联合多所乡村学校开展实践试点。把握乡村美育共性,突出地域和各校自有资源优势,组建结构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搭建双渠道实践平台,实施多维度评价,在试点乡村学校推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项目分阶段研究管理。日常教学以活动式主题单元教学统筹规划实践,课外实践安排乡村儿童参与乡村民俗文化生活体验。在实践中把握好“一个中心,三条主线”:以乡村民俗优秀艺术的人文精神活态传承为中心,以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为三条主线。自然人文主线通过对植物、地貌等审美发掘蕴含的意义系统,在农历 “四月八节”等情境中感念自然恩赐,通过田野写生等感知“绿水青山”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社会人文主线挖掘乡村社会人文资源,如祭祖中敬仰宗族先贤精神、“舞香龙”礼节意义等,提炼《中小学生守则》中的 “爱、学习、劳动、礼与法、孝义、诚信”等关键内涵,结合乡村民俗文化设计校园艺术节主题活动,增强乡村儿童与乡村社会的文化交往;自我认知主线面向乡村儿童个体成长现实和自我期望,运用美术语言表达个体思考,为乡村文化的創新转化提供有深度的思想内涵。
建立模式运行反馈完善机制。结合对“井”型协同模式运行的实验观察,分析模式各参与方的行为是否与模式预设目的达成内、外部的协调一致,并根据分析结果,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修正和完善“井”型协同模式,协同机制的动态优化贯穿育人全过程。构建尊重乡村生活和精神特质的美育育人协同机制,倡导以审美为导向的乡风文明新气象,塑造自信而开阔的乡村美育面貌。
乡村美术文化传承生力军美育养成是一种对乡村社会发展的期望。乡村美术文化传承育人是对乡村儿童精神世界的培植与关切,培育身心健康、有良好乡村情感、有创造活力的乡村新人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美术教育尊重并活化乡村美学智慧在现代乡村社会积极的价值质素,展开尽可能广袤的乡村社会精神空间,以协同育人消融城乡教育隔阂,助力乡村儿童享有更广阔的生活世界,支持乡村儿童生成文化自信、具备文化自主能力追求实现自我,获得生命成长的自由;乡村美术教育重视乡村美术文化的活态传承机理,探求整合校内外美育资源,践行协同育人理念,重视构建乡村儿童美术美育在当代美术教育体系中的价值序列,启迪未来乡村社会文化关系构成和以美育人的未来价值。
注释:
{1}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3页。
②张道一:《中国民艺的现状与未来》,《美术观察》1997年第2期。
③乔晓光:《民间美术保护的文化原则》,《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研究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6期,第49 页。
④习近平: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 年 7 月 2 日。
⑤ 左靖:《碧山、茅贡及景迈山——三种文艺乡建模式的探索》,《美术观察》2019年第1期。
⑥ 马思伟:《湖北: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写就新篇章》,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资源部网站,2021年1月22日。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湖南乡村儿童美术教育校内外“井”型协同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9ZDB02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