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璇 徐晓雄 李天天 陈玉婷
摘 要:如何让“应急线上教学”保持实质等效,是每一位教师在后疫情时代必须面对又要学会解决的教学问题。文章以N大学师范生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为例,基于设计研究的视角,根据疫情期间发展的两个阶段,进行了课程教学的动态设计与实施,即“疫情中的在线教学”和“后疫情中的混合教学”,并分别从现实问题、理论基础、设计与实施等方面展开论述。随后通过对66位参与对象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作业表现的分析,显示该课程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其作业表现水平较往届还有所提升。最后文章就后疫情时代的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加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注重在线学习支持服务设计、缩短数字鸿沟以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混合教学;设计研究;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21-0076-07
一、引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COVID-19)突发并迅速蔓延肆虐全球,2月5日,我国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1]在线教学作为替代的应急方案呼之欲出,然而简单地将传统课堂教学搬到线上直播,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有必要对课程重新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才能适应在线教学的方式以保障相当的教学质量。同时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在线教学的经验,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教学进行重组与再造,是每一位教师在这次疫情中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期必须面对又要尽快学会解决的教学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疫情下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纷纷组织师生开展在线教学及教研活动,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的教育实践。从已有文献看,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有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施的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宏观教育层面的描述、分析与研判、在线教学实践案例研究等。例如:为了全面了解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我国高校的线上教学情况,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在线教学课题组展开了线上教学情况问卷调查。[2]祝智庭教授等就“停课不停学”政策解读、关键问题与应对举措进行了详细阐释,并提出有效开展在线教学的相关策略和具体实践案例。[3]黄荣怀教授等认为这次超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呈现出以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教育教学形态,不仅凸显了教育信息化的价值,也成为我们共同定义“未来教育”的一个契机。[4]谢幼如教授等则以在线教育基本原理和教学论为理论依据,构建了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方式分析模型,并选取20个地区的“停课不停学”教学案例进行系统分析。[5]
总体来看,有关疫情背景下的在线教学研究,教育宏观系统层面上的描述、分析以及调查报告较为丰富全面,但对真实教学案例的设计、开发、实施以及效果检验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总结和深化,这方面的研究尤其对一线教师有着更为直接的参考价值。
三、研究方法
笔者以N大学师范生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为例,基于设计的研究用于在线教学的迭代生成,问卷调查、访谈、作业表现用于教学反馈及效果分析,这种干预及其迭代使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得以连续进行,而该过程又被用来修改和创建新的干预措施。一般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最初是由安·布朗和艾伦·柯林斯于1992年提出的,它区别于传统的实验设计方法,强调在自然教育情境下,进行教育干预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且通过迭代的研究过程,收集教学实践中的反馈,对设计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进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建构。[6]真实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據疫情发展的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了两轮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即“疫情中的在线教学”和“后疫情中的混合教学”,以下分别从现实问题、理论基础、设计与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1.疫情中的在线教学
(1)现实问题
疫情中的教学最突出的现实问题是,由疫情引起的校园关闭造成的师生分离、生生分离、师生与校园的分离,使师生习以为常的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如期进行,阻断了师生的社会性交互。解决的方案就是借助互联网以在线教学的方式将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在网络空间再度整合。然而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在线教学中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并非像传统教学那样发生在同一个时空下,需要借助媒体工具作为中介来实现,因此在线教学有其自身固有的运行特点,简单地将传统课堂教学移植线上,教学效果难以保障,这就迫切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重新的教学设计与组织,以适应在线学习的规律,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2)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模型可以帮助教育者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上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对40种教学设计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并讨论其目的和用途,进一步指出教育者应知道研发者是如何以及为何开发该模型,以便确定该模型对所需目标的适用性。[7]目前在众多经典的教学设计模型中,有ASSURE模型、ADDIE模型、迪克-凯瑞模型、肯普模型、史密斯-雷根模型、理解为先的逆向设计模型、综合学习设计模型……经研读、比较分析以及鉴于该课程已有的基础和经验,我们决定采用第二代教学设计的代表“史密斯-雷根模型”,它由史密斯和雷根于1993年提出,这个模型逻辑清晰、简单易用,对于希望在短时间内将传统课程重塑为在线课程非常有帮助。该模型在2005年又略作修订,目前主要包括分析(学习情境、学习者、学习任务,之后是编写测验题目)、策略(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之后是书写和产出教学)、评价(实施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三个阶段。[8]
此外,课程设计中还需要特别关注在线教学中的交互问题。有关远程教育互动理论,Moore将互动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内容的互动,并将其发展为分析远程教育互动组成和构建的重要框架。[9]而Anderson的等效交互理论提出,三种互动可以相互转换和替代,只要有一种互动处于较高水平,即使其它两种互动水平较低也不会影响学习效果,即三种互动中若有一种处于较高水平,就可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10]这一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设计课程时,尤其注重三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即使是在疫情期间无法保障三种交互均发挥作用,但只要一种交互处于较高水平,有意义学习也能得到支持。
(3)设计与实施
①教学分析
学习情境分析是教学分析的第一个阶段。疫情中的情境是“居家性的”,是脱离校园的学与教,处于居家状态,容易被其他琐事干扰和打断,因此倡导师生自行安排好舒适、安静的物理空间以供教学之需,更重要的是重构网络学习空间以弥合由师生“分离”造成的沟通不便。鉴于我们已于2018年便在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上创建了这门课程的线上资源(又称《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慕课),其中包括课程目标、教学计划、系列微课、短视频、教学讲稿,以及相关的文档、图片、音视频、软件工具、典型案例、优秀作品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及线上教学经验。由此看来,维持和增强“学生与内容”的及时互动是可行并有保障的,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依托慕课并将其作为异步课堂的“学习空间”;同时创建班级QQ群、钉钉群,利用QQ的分享屏幕以及钉钉群视频会议的功能构建直播课堂的“教学空间”,以实现同步在线教学。
教学分析的第二个阶段是学习者分析。参与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共66名师范生,其中包括2018级英语师范班35人、2018级财务会计教育师范班31人,他们前期均必修过《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课前的QQ访谈,初步了解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期待是掌握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及技术,以便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科需要选择相应的技术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分析的第三个阶段是学习任务分析。这需要明确师范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应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2018年,任友群教授等采用“理论探讨+实证验证”多次迭代的方法研发并制定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11],该标准依照师范生“既是学生,又是未来教师”双重身份的特点,提出了面向“师范生能力”的“基础技术素养”“技术支持教学”“技术支持学习”三大能力维度的基本构成。我们以此为基础,结合前期对师范生的学习特征分析以及课程已有的经验,设置课程的三维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包括教学资源的搜索、加工、处理和编辑等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掌握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学科教学的现实需要,设计与开发指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作品。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动了解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沿及发展趋势,形成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创新意识与诉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设计和编写了相应的作业清单,作为评价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如表1所示。同时要求学生就每个任务展开讨论,并发帖至慕课平台的讨论区。
②策略设计
教学组织策略是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的策略。课程目标是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的重要依据,面对当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和方法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充分考虑了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常见的实务操作,即教学资源的搜索与获取,教学素材的加工与处理,教学素材的整合与表达,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及评价等环节,同时兼顾“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递进原则进行内容的次序安排。在此,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两款软件:一款是“易学易用”,以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款是相对专业的软件,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专业工具的学习与作品创作,学生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比如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微课制作等部分我们分别提供了“美图秀秀—Adobe Photoshop”“Audacity—Adobe Audition”“手机视频编辑APP—Adobe Premiere”“EV录屏—Camtasia Studio”等。
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是指,需要考虑以什么样的媒体形式、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传递给学生以及在线教学过程如何展开。关于技术采用的问题,Davis提出过一个有影响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决定着用户是否采用这项技术:其一是有用性;其二是易用性。[12]QQ是师生最为常用和易用的社交工具,运行稳定,因此我们最先确定采用QQ群的分享屏幕辅助以钉钉群的视频会议,以完成教师的直播、录播活动。同时设计了“导学单”,类似于人们观看晚会演出时的节目单,它能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每节课的教学进度,即签到打卡、内容精讲、上节课作业展示、点评及互动、本节课作业布置、考核要求以及提交方式和截止时限。
此外,利用QQ群的作业功能布置作业,以方便学生提交作业以及教师及时反馈等;异步课堂的慕课,包括了课程公告、学习进度(开课进度、我的进度、学习记录、我的成绩)、章节内容(微课、讲稿、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业(作业名称、发布时间、截止时间、得分/总分)、讨论(综合讨论、班级讨论)、笔记(我的笔记、我的收藏)、学习资料(拓展资料)、课程评价等功能模块,以供学生自主使用,其中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对重难点教学视频的反复观看,同时通过完成作业及讨论区的主题分享,使同步课堂与异步课堂实现无缝连接、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贯通。
疫情期间的居家教学,对教学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面对屏幕授课,看不到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也不知道学生在网络的另一端学习的状况究竟如何,因此建立在线教学的规约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比如在限定的课前10分钟内通过QQ群接龙打卡签到,并算入平时成绩;教师直播期间,要求学生关闭话筒,以免嘈杂的背景声音传入直播间;在网速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打开摄像头,营造上课的仪式感,以免学生陷入懒散狀态;教师上课前询问学生是否能正常看到画面和听到声音,约定回复“1”为正常、“0”为不正常;聘请研究生或班级学委作为助教,辅助教师在线答疑,以发挥学习支持服务的作用,尤其是当师生端出现网络掉线、卡顿、非正常播放等意外情况时,可电话提醒及时处理。
教学组织、内容传递及管理策略设计之后是根据相应的内容编制教学资料,其中包括教学讲稿、导学单、作业清单、系列微课、相关文档、图片、音视频、典型案例及往届学生优秀作品等,具体书写与编制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③实施与评价
疫情中的教学是在学期的第1-11周进行:为学生尽快适应在线学习,笔者在导论中就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做出详细说明,以便学生迅速转变学习观念,主动适应居家学习。同时介绍课程的整体概要、往届学生优秀作业、课程要求及考核方法等,以便学生了解课程概貌及教学目标。在随后10周的教学中我们按照上述的教学设计与安排、以完全在线教学的方式进行了“搜索与获取”“思维导图”“图片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PPT应用”等六大模块的在线教学活动。
期间就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每位学生提交的作业逐一进行了评价和反馈,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总体而言,这段时期学生的整体作业表现良好,无论是从提交次数,还是完成质量来看,较往届平行班均有所提高;QQ访谈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资源丰富、内容安排合理,学习愉悦、喜爱教师线上直播演示过程,有教室“临场感”,尤其强调无需更多的直播互动,以免浪费无谓的时间;认为作业适量,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但对于作业的评价方式提出了质疑,建议教师在发布作业的同时公布评价标准,以便学生知晓优秀作业努力的方向。作业不佳的学生,虽然只是少数人,但依然引起了我们的关注,随后对其进行了1对1的深度访谈,开始他们无意透露自己的实情,表示希望疫情能快点结束,返校后会补足作业或重新提交。后经深入沟通,打消其顾虑,得知他们家居偏远山区、设备不足(有的只有一部手机)、网速较差、流量不足,直播课堂有卡顿,听课效果不佳,但不妨碍他们课后对慕课的随时访问与互动。
2.后疫情中的混合教学
(1)现实问题
2020年5月份,疫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良好控制,各高校开始返校复课,但依然处于疫情防控期,各人员仍需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师生虽然回到了久违的校园,但暂时回不到传统课堂“聚集型”的集体授课状态。因此后疫情中的教学由完全在线转为混合教学成为必然的选择,此时该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做好线上线下的教学融合,又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混合教学是后疫情中的教学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问题。
(2)理论基础
关于混合学习,柯蒂斯·邦克在他编著的《混合学习手册》中曾有界定:混合学习就是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其中面对面是指学生至少在某些时间是在“远离家乡的受监督的实体场所”(学校教室、计算机实验室等实体场所)中学习,而且必须有成年人亲自到场监督学习,比如教师、助教等;在线学习则是学生必须通过网络进行的学习,可以控制学习的时间、地点、路径和节奏等……[13]何克抗教授则认为“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4]由此看来,混合学习的基本理念是要体现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优势、关注教学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以促进教学创新。
同时为学生构建更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从探究社区理论来看,仍需要考虑学习者的教学存在、社会存在、认知存在。教学存在指为实现个人意义和教育价值而进行的设计、促进与指导行为;社会存在指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环境和学习小组的认同程度;认知存在指学习者在探究社区的迭代实施阶段,通过持续的反思和对话进行意义建构的程度。[15]教师的教学存在可以通过学生课中、课后的反馈意见以及作业表现得以实现,学生的社会存在、认知存在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到混合教学过程加以保障。
(3)设计与实施
①教学分析
返校后的学习情境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为降低传染风险,学校提倡教师将线下大班教学调整到较大的教室进行,学生单排错落而坐,尽量保持一定的间隔。同时对受疫情影响不能及时返校或不能到教室上课的学生,则同步开启直播并延续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方式。
学生经历11周的“居家”线上学习,已开始适应线上教学的方式,但依然习惯于有组织的传统课堂授课,希望回到他们熟悉的教室,聆听教师现场的授课、指导,以及进行师生、生生真实的交流与互动。在课程内容方面,学生已了解与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但从其整体作业表现来看,尚缺乏知识的灵活应用,即根据学科教学的现实需要,如何编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作品。
从教学进度看,学期行程过半,我们尚需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方法”和“微课设计与制作”两大模块的教学,这部分课程内容的設计其实也是对学生前期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检验、深化与提升。
②策略设计
这个阶段的学习更具挑战性,需要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与创作空间,也恰好符合疫情防控下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以期平衡好“线上与线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充分体现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的特点。具体的做法是:“隔周线下、在线始终”,即每隔一周进行一次线下集中授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微课教案设计与创作、辅导答疑以及为其提供模板和样例,以便学生知道从何处开始,又该如何去做。线上教学则延续了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方式并贯彻始终。
同时鼓励学生自愿结成微课创作小组(3~4人1组),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通过协作学习活动,分析解决微课教学作品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
③实施与评价
后疫情期的教学是在第12-17周中进行:为学生尽快适应混合学习模式,笔者在学生返校的首堂课便结合“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块,介绍该模式的概念、原理及方法,以便学生尽快完成从“在线学习”到“混合学习”的转变,历经课程最后两大模块的学习,学生通过完成“信息化教案设计”与“微课创作”两个大作业,贯通线上线下教学,并使其深度融合。
该课程总体的评价采用了线上和线下、形成性与总结性、电子档案袋法等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线上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作业量及论坛发帖数”的情况为依据,各项目占比如下:视频观看时长占15%,平时作业占20%,发帖量占5%;线下成绩占60%,主要是期末的两个大作业。最终成绩按照“形成性评价(40%)+总结性评价(60%)”计算。同时为掌握学生详细的学习状况,我们为每位学生建立了电子档案袋,以便跟踪其学习过程、及时反馈并相应地调控教学活动及进程。其中包括课程平台提供的学习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已观看视频总时长、已提交作业数、笔记、发帖/回帖数等)、QQ群提交的作业量以及QQ群的聊天记录等数据。对于期末大作业则要求学生能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学科教学的现实需要,设计与开发指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作品,作品评价有思想性(20%)、教學性(30%)、技术性(20%)、艺术性(10%)和创作性(20%)等五个一级指标。
四、研究结果
为调查课程实施最终的教学效果,我们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及目标达成度、内容的设计及编排、平台资源的使用情况、掌握程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及投入等方面编制了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课程结束后,立即通过问卷星向66名学生发放了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7份,回收率达86.36%。
其中有91.23%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82.46%的学生表示内容实用有趣,组织编排适当,对他们未来从事教师工作很重要,并表示课程资源丰富、易访问,对他们的学习很有帮助,有利于完成作业、发帖讨论、拓展学习等;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方面,依次为PPT的应用(85.71%)、搜索与获取(71.43%)、微课制作(57.14%)、视频处理(57.14%)、图像处理(57.14%)、音频处理(42.86%)、思维导图(28.57%)、动画制作(28.57%)。进一步访谈,有学生表示美图秀秀、EV录屏等软件操作简单,相对易于掌握,但是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微课制作软件(Camtasia Studio)、音频处理软件(Adobe Audition)、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等工具掌握起来有难度。对于思维导图、动画制作等部分的学习,认为软件操作不复杂,但是对知识管理、设计动画、脚本编写等要求较高,因此画好思维导图、制作优美的教学动画并非易事。
有关教学方法的调查,85.97%的学生认同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即“慕课的异步学习+线上直播+线下作业以及返校后的自由创作+辅导答疑”等,甚至有学生表示开始喜欢线上学习了,认为没有时空限制,不必穿梭于各个教室之间,使他们的学习更加自主灵活,资源查阅也很方便、师生交流顺畅、学生问题可以快速得到解答、不懂之处可以到课程平台上反复观看微课、会的地方可以跳过等。当进一步问到“你觉得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处何在”时,有57.14%的学生认为是自主学习能力不强,28.57%的认为是教学内容难、不易掌握,仅有14.29%的认为是“设备不足、网络卡顿”等原因造成。
针对课程的建议,表示教师应及时明晰作业评价标准,这样学生可以知道,做到什么程度算是优秀,尤其是“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模块,开始不知道从何着手,浪费了一些时间,希望教师增加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动态指导。关于直播工具,建议教师多采用具有录制功能的工具,这样课后学生有不懂之处,可以再看直播视频回放;也有学生建议课程内容的趣味化、游戏化等,以弥补“居家学习”的“无聊无助感”。
此外,该研究对课程平台讨论区学生所发的779个帖子进行了文本分析,大体可以归为两方面的变化:其一,是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了观念上的转变。课前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门类似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普遍认识到它不仅仅是对计算机以及相关媒体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已开始转向关注技术的教育价值。正如有学生所言“我想说的是在这次疫情的影响下,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将仅仅是一句‘口号,不能落到实处”。
其二,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有明显提升。正如有学生所言“课程结束后,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在图片、音频、视频、PPT等方面都学到了很多方便实用的技巧与方法,无疑对未来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这门课让我的技术能力提升了很多” 。同时我们对学生提交的10次作业进行了整体分析与评分,最终2018级财务会计教育(师范班)平均分84.86,2018级英语(师范班)平均分84.83,两个班的成绩并无明显差异,但比往届平行班的作业表现及平均分79.60均有所提升。同时2018级英语(师范班)的小组协作学习尤为突出,即使课程已经结课,依然保持着小组学习活动,其中有两组学生共8人愿意参加省大学生多媒体竞赛,最终一组学生完成了教学作品创作,并以《诗画浙江》微课参加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竞赛。
五、结论与建议
1.加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在线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根本保障,也是实施在线教学、混合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的“基石”。这次疫情突袭,我们的教学并未“自乱阵脚”,而是得益于先期开展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与新型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探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线上教学的经验;同时我们也积极向学生推荐国内各大平台上的相关慕课,作为课程资源供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课程资源的丰富与访问便利,为“学生-内容”处于高频互动状态提供了资源保障,后期的调查与访谈尤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肯定。这也印证了远程交互理论的基本观点,即只要三种形式(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内容)的交互中的一种处于高水平,其他两种形式的交互水平较低,有意义的学习也能够得到支持。也就是说,在线教学中,如果能够优化组合自建课程资源、相关优质资源,再配合适当的教师辅导、作业设计及教学管理措施等,让“学生-内容”处于良好的互动,也可得到有效学习,以保证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同质等效。
2.注重“在线学习支持服务”设计
在线学习支持服务是学生能否持续有效学习以及获得良好学习体验的重要环节。这次疫情下的教学,我们设置了导学单、助教、课程平台讨论区、QQ打卡、优秀作品展示与点评等环节,并利用课程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及时跟踪和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及策略,这些手段的使用在导学、促学、助学、督学等方面均起到了一定的学习支持作用。但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教师未能对学生在课程平台中的发帖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复,以至于学生得不到及时反馈,失去了在论坛中持续参与讨论的动力和热情,因此并未如愿产生有意义的师生、生生互动,仅仅成为学生作业的展示区。
后期改进可考虑加强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激发和维持学生参与在线教学的内生动力,比如设置有趣的在线活动主题,引入同伴互评以及智能答疑机制,增设选人/抢答、投票/问卷等环节,以加强“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的在线互动,因为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获取,更是师生社会交往的知识建构过程。
3.缩短数字鸿沟,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在线居家学习给他们拥有数字化设备及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拥有较好的数字化设备及上网条件,同时具备较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这次疫情中很快适应并接受了在线学习方式,过程性的作业和最终完成的作品质量都相当高。这些学生有着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正如有学生所言“大目标是我当时刚开学看了老师放的优秀作品,希望自己也能做出这种比较出彩的综合性作品。小目标就是尽力做好每一次作业。我觉得目标基本上可以算达成啦!学习时的目标计划可能相对来说比较小和细,每次写作业的时候我都是抱着多学习、多练习、以提升能力为主的态度,而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业”。与此相反,来自偏远落后地区、家境较差、拥有设备及上网条件差、自学能力弱的学生,虽不占多数,但在这次疫情中,加深了他们与其他同学的“数字鸿沟”,作业表现更差,甚至表现出对在线学习的不适应、焦虑不安。“实不相瞒,网课作业多,注意力不集中,对着电子产品学不进去、理解吃力,重点不清晰,感觉没有线下那么有效率!”
这迫切需要对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进行诸如时间管理、制订学习计划、自我监督与评价、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引导并建立督促机制,以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对于贫困学生应提供适当的技术装备援助,使其尽快适应在线学习、混合教学等新兴学习模式,缩小“数字鸿沟”,以进一步保障教育公平。
六、结语
这次疫情中的在线教学以其鲜明的优势,诸如连通性、泛在性、灵活性等特点产生了巨大的教育价值,使“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得以顺利展开,教学进度、教学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障。然而在线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授课,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依然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但在线学习一定会成为未来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在一定时期将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一种常态,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教学将成为当下高校教学的新常态,而不再仅仅是教师在线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因此高校应尽快创造有利于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氛围与环境,助力教师掌握在线教学技能、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应用能力,教师也需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舒适圈”,应对危机、化危为机、主动应变。大学生则应迅速提升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信息素养水平,努力构建适应自身发展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EB/OL].[2020-02-05].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2/t20200205_418131.html.
[2]鄔大光,李文.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7):1-30.
[3]祝智庭,郭绍青,吴砥,刘三.“停课不停学”政策解读、关键问题与应对举措[J].中国电化教育,2020(4):1-7.
[4]黄荣怀,汪燕,王欢欢,逯行,高博俊.未来教育之教学新形态:弹性教学与主动学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2(3):3-14.
[5]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王芹磊.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方式的特征、问题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3):20-28.
[6]R.基思·索耶.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徐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79-182.
[7]Andrews D H,Goodson L A.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odel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1980,3(4):2-16.
[8]P·L·史密斯,T·J·雷根.教学设计(第三版)[M].庞维国,屈程,韩贵宁,邱于飞,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
[9]Moore M.Editorial: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89(2):1-7.
[10]Anderson T.Getting the mix right again:An updated and theoretical rationale for interaction[J].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3(2):1-14.
[11]任友群,闫寒冰,李笑樱.《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2018(10):5-14,40.
[12]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13(3):319-340.
[13]Graham C R.Blended learning systems:De?覱nition,current trends,and future directions.In C.J.Bonk & C.R.Graham(Eds.),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Global perspectives,local designs[M].San Francisco:Pfeiffer Publishing,2006:3-21.
[14]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15]Shea,Peter.Reconceptualizing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framework:An exploratory analysis[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4(23):9-17.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