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凡达》看影视文化的现代性特征

2021-12-10 02:11
视听 2021年12期
关键词:潘多拉阿凡达现代性

严 奕

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3D科幻巨制电影《阿凡达》(Avatar)于2009年12月16日在美国首次上映,在北美及海外拿下高额票房,成为当时影史上首周全球票房最高的原创电影。《阿凡达》于2010年1月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并于2021年3月12日重映。在这两次放映中,《阿凡达》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与此同时,与影片相关的话题讨论、影视解读及学术研究也层出不穷。影片中的剧情表演是否反映了现代大众文化里关于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反思?结合社会学理论的观点,本文以《阿凡达》为例,探讨影视文化的现代性特征。

一、Na’vi人与阿凡达

在电影《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上有一种矿物元素叫“unobtanium”,这是其他星球都没有的。吸引人类穿越时空,不畏艰辛来到异星球拓荒的原因就是“unobtanium”能改变地球资源有限的状况和拯救待耗尽的能源产业。潘多拉星球虽然资源丰富,却不适合人类生活。在那里,有毒气体弥漫于空气中,动植物都是凶猛的掠食者。这种环境也造就了通体蓝色、近3米高的巨型有尾猫科类人智能生物体——Na’vi人。人类对潘多拉星球资源的开采侵扰了Na’vi人本来原始生态、和谐恬适的自然环境,威胁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于是他们奋起反抗人类的侵略。

各种障碍因素的集结促使人类科学家结合人类和Na’vi人的DNA制造了克隆Na’vi人,即阿凡达。阿凡达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自由活动的化身,旨在搜索情报,帮助人类尽快控制潘多拉星球,阿凡达只能被具有独特DNA的单独人类个体所操纵。主角杰克·萨利可以控制已故双胞胎哥哥的阿凡达,是因为他们的DNA配型相符。当带着地球人意识的几个克隆Na’vi人融入真正的Na’vi族群中生活的时候,那几位用意识控制阿凡达的人类才真正明白,他们自己民族所进行的野蛮采矿行为将严重破坏潘多拉星球的生态环境系统。出于对Na’vi族人的热爱、同情以及良心的发现,他们反过来与人类对抗,为Na’vi人伸张正义。潘多拉星球的各族人们团结起来,最终结束了这场不公正的战争,将人类驱赶回地球。

二、影视文化的现代性

影视是一种覆盖面大、辐射性强的现代文化传播载体,是社会大众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有学者认为,影视文化研究的主题是社会与影视的互动关系,影视文化由影视作者、影视产品、影视受众以及影视观念等因素构成,它的核心是影视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现代化牵引着影视文化的潮流和发展①。现代化指的是不同于前现代社会的“现代性”,亦即“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指标”,现代化的本质可表现为现代性。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对现代性进行分析时指出:“现代性指的是社会生活或组织形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现代性带来“去传统化”“自然的终结”和人类“自我认同”的改变②。影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必然带着现代社会发展的烙印。

在影片《阿凡达》的剧情中,潘多拉星球拥有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众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比如缠绕着错综复杂藤蔓的参天巨树,星罗棋布漂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森林等。而另一面,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已经因资源匮乏而奄奄一息,驱使人类到潘多拉星球掠夺资源,以拯救地球待耗尽的能源产业。

伴随着人类现代化信息的迅速更替,人们以自己渐具野心的控制力与影响力给自然和社会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现代化不仅给我们带来尖端的科学技术、文明的精神生活和充裕的物质享受,还会出现人们自我中心主义膨胀、占有欲过盛和环境不堪负重的恶果。然而,现代性也是极具反思性的高度发展的产物,这种反思性是与理性的文化知识和适宜的价值建构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特征也体现在现代影视作品的内容中。

三、影视文化现代性的特征

(一)去传统化——信息的传递和变迁

影视文化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信息起着主导作用。在信息化的影视产业中,影视制作者借助科学技术可以更快地掌握前沿知识,影视文化迅速传递和变迁,不断超越传统。18世纪70年代,以蒸汽机和工具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标志的欧洲工业革命意味着人类历史从此进入现代化时代。20世纪下半叶,以各种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等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酝酿着信息社会、“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到来。良好的科学硬件设备使人们可以打破时间和场地的界限,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各种传播媒介的感染,获取各方面的信息。

影视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产物,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2D到3D,从普通35毫米胶片到IMAX巨幕和数字影厅的转变。电影制作技术的升级会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正如很多看过3D数字电影的观众会对普通影院失去兴趣。电影《阿凡达》备受追捧,与人们的好奇心理、喜欢感受新事物和广告海报的渲染有关。这也启发了开设传媒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纷纷建立影视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培养既懂文学艺术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纵观电影发展的历史,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立体电影、全息电影、香味电影、动感电影等,每一项都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③。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会消灭传统,但他的双重解释学也启示人们,文化结构中的双方不是“二元对立”的,现代性文化对传统是既批判又继承的。影视媒介历来注重以画面和声音作为文化表达的方式,如今的数字化时代也仍然重视在视觉和听觉方面吸引人们的兴趣。

(二)被社会化——人类与自然的发展

高度现代性的科学技术文化赋予人们将自然“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能力。人类遇到的最大风险将会是人化环境或者“社会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相对应,社会化自然指人类与物质环境之间变化了的关系。就社会化的自然而言,人类对自然的支配产生了各种人工制成品,人类为自己的聪明而欢呼,并不假思索地泛滥使用这些成品,却不自觉地逐渐异化为自己所创造的工具的奴役。比如,人类发明了塑料制品,却在塑料出现之后一直深陷于塑料废品无法正确回收利用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现代性带来了“自然的终结”,自然环境转变为“人造环境”,人与自然的主导关系转变为人与社会主导的关系。现代性影视文化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一直都在致力于反映这种“被社会化”的现象。《阿凡达》的上映预示着数字化电影时代的展开,以细腻手法描绘人类与自然和社会对抗的电影作品层出不穷,以高科技的手段描绘各种“被社会化”的自然现象是现代性影视文化的特征之一。

在电影《阿凡达》中,人类乘坐宇宙飞船到异星球拓荒采矿是因为他们面临着能源缺乏、资源枯竭的困境,很难在地球上继续生存。这也给观众敲了一记醒钟:如果人类再继续对自然环镜索求无度,电影剧情将会是未来地球人的真实写照。虽然地球人拥有先进的生物克隆技术、尖端的战斗武器和快捷的宇宙飞船,但却面临着基本生存能源耗尽的危机。这是可悲的!在高度现代性的社会,风险是多维度与多层面的。不管是臭氧层遭到破坏、热带雨林被毁灭和核泄露辐射造成的生态灾难,还是泡沫经济、知识鸿沟和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生命系统由发挥作用的、相互联系的各个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子系统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子系统的相应变化。这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永恒真理。因此,保持社会有机体的均衡是必要的,这也是电影《阿凡达》试图传递的理念。

(三)带反思性——理性的共享与整合

知识对个人和群体的行动产生持续的影响,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反思性的调整,吉登斯认为这是现代性的动力机制之一。在现代性条件下,反思性由于抽象系统的发展得以制度化,形成特定行业,如影视文化产业。在现代数字技术时代,人们通过电视或者电影媒介,身处跨越时空的抽象情境中,以最快捷的方式反思现代社会生活。影片《阿凡达》中,地球人对待Na’vi人的方式就如同当年美国政府开展西进运动对待印第安人的方式一样:土著居民热爱自己的家乡,过着原始恬静的田园生活,和谐的环境却无辜地遭到外族的入侵与破坏,入侵者办学校、传教甚至烧、杀、抢。人类欲望的无止境、现代化进程的负面后果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早期侵害印第安人的白人祖先们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当代社会,子孙们正在审视他们的历史行径并且通过大众传媒让这些历史画面展露无遗,而印第安后裔也能平静地坐在影院里观看。这一切都显示着现代影视文化对历史的一种反思。导演卡梅隆利用影片的内容带领观众进行现代性的反思:在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是否忘记了什么?丢弃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过程,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即每个社会成员的尊严以及平等、自由的权利应当得到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需求应当持续不断地得到满足。

现代性的制度化反思不仅出现在某个特定的社会行业,而且拓展到人们自我的核心思想,带来自我认同的变化。个人的决策和行为模式越来越受到多方知识的指导和干涉。而受大众认可和追捧的文化必然是超越狭隘自我的,这可表现为各种文化之间的吸收与借鉴。文化本位主义将一去不复返,更多的是一种睿智的选择。现代性影视文化带着由科学、理性思维指导的反思性,也意味着它对各种文化因素的包容、吸收、调适与重审。“avatar”(阿凡达)一词来源于印度宗教,意为降世神通、天神下凡。虽然印度宗教团体争议《阿凡达》片名会玷污他们的宗教,但印度社会对阿凡达的特殊情怀导致观影盛况的出现在所难免。片中哈利路亚山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张家界的南天一柱。这些都是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借鉴异文化后得到的收获。

(四)多元并存——“各美其美”与“美人之美”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当人们为自己民族传承至今的灿烂文化而自豪时,也包容和欣赏着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这就是“各美其美”与“美人之美”。“各美其美”就是守护各自的文化特征,“美人之美”就是尊重异族的文化理念。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倡导对人类文化的功能分析,而反对把人类文化划分为高低优劣等级的进化论观点。他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④现代性的影视文化包含着显著的尊重意识,即影视创作者明白不能以本族文化为标准去衡量异族文化的价值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和活动,民族文化具有价值独特性。影视文化的现代性表现为尊重异域文化,多种民族文化共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Na’vi族生活在潘多拉星球,虽然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地球人的生活方式相比显得落后与原始,但却拥有促进族群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独特文化,其文化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与所处的环境结构系统相一致。爱娃是遍布于潘多拉星球的植物的神经纤维网络的总称。在Na’vi人心中,爱娃是犹如圣母一样的存在,灵魂树上飘散的每一片花絮都代表着一个纯洁的灵魂。Na’vi人可以通过头部辫子样的感受器接上灵魂之树而传接知识和记忆,这种信息交换是以植物体内的电流为媒介进行的。Na’vi人平日的生活与爱娃紧密联系,他们将爱娃视为自己族群的灵魂崇拜与精神信仰。爱娃的神圣力量也挽救了男主角杰克·萨利,使他的灵魂经过树干的电流神经重回到自己的阿凡达。但是,来自地球的人类却耻笑Na’vi人对爱娃的信仰,视之为愚昧的巫术。他们用推土机铲翻灵魂之树,用燃烧弹摧毁Na’vi人赖以生存的森林家园,还认为野蛮、无知的Na’vi人根本就无力抵挡所谓现代文明的摆布。但地球人错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在强磁场地域根本起不了作用,任何违背常伦、自欺欺人的侵略者都只能是一只纸老虎。Na’vi人捍卫家园的战斗,得到了附近族群、爱娃的力量和所有生灵的相助。地球人最终失败了,因为他们无视异族文化价值的功能和尊严。

四、结语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对影片《阿凡达》的评价以及对相关话题信息的见解都是不一样的。随着时代的更替,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影视文化的变迁也越来越快。影视文化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现代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大同,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在谈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过十六字的经典表述,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⑤现代化、全球化的影视文化应考量各个国家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

影视文化给我们的现代社会提供了材料与蓝图,它以逼真的形象阐释着一个社会的全部价值观和规范体系。现代性的影视文化正以极具包容的张力向世界各个角落延伸着,它时刻提醒着人们:任何文化特质或元素都必须首先依据它在某一独特的文化结构中所处的价值和功能来加以诠释。

注释:

①史可扬.影视文化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67.

③丁智才.影视艺术鉴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30.

④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67.

⑤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费孝通先生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EB/OL].浙江日报,2019-08-0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071008 2785140647&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欢
潘多拉阿凡达现代性
重返阿凡达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上海夜色714定制影院 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浅空间的现代性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科技的“潘多拉”
潘多拉手袋
科学发展观的现代性分析
《阿凡达》PS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