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国庞杰荣全世杰
(1.佛山市顺德伦教医院放射科,广东佛山528308;2.广东佛山同江医院放射科,广东佛山528308)
颅内鞍区肿瘤是指发生在蝶鞍及周围组织的肿瘤,分为鞍内肿瘤、鞍上肿瘤、鞍旁肿瘤三种。蝶鞍位于颅内正中处,包含多种组织,如鞍结节、视神经管、垂体窝、鞍背等,具有较为复杂的生理解剖结构,发生肿瘤后周围组织区域容易受累,导致患者出现视觉障碍、神经功能损伤等。颅内鞍区肿瘤具有特定的生长方式,但因鞍区范围小和周围组织关系复杂,因此具有一定的诊断难度。CT、MRI均为临床颅内鞍区肿瘤常用影像学诊断方式。本研究以颅内鞍区肿瘤患者80例为样本对象,分析CT、MRI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颅内鞍区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48:32,年龄22~79岁,均值(50.16±5.34)岁。主要临床表现:视物模糊伴有视力下降68例、恶心并头痛73例、肢端肥大3例、垂体功能低下12例、泌乳素升高13例。纳入对象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垂体瘤30例(37.5%)、颅咽管瘤18例(22.5%)、脑膜瘤19例(23.75%)、胶质瘤13例(16.25%)。
1.2 方法:CT检查:选择美国GE 128层螺旋CT进行检查,扫描范围为颅顶至C2椎体下缘,参数设置层厚为5~10mm、层距3mm,先平扫然后行增强扫,肘静脉高压注射80~100mL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注射速度为3~4mL/s,扫描动脉期、延迟期影像,然后上传图像信息,建立多角度、多平面图像。MRI检查:选择西门子1.5T磁共振扫描仪,对颅脑、蝶鞍区域平扫和增强扫,使用头颈线圈,矢状位、冠状位、常规轴位扫描,设置参数层厚2~5mm、矩阵256×256、间隔5mm,T2WI TR2500s,TE80-100ms,T1WI TR400s,TE20~30ms,肘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0.1~0.2mm/kg。
1.3 观察指标:由我院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影像学医师进行独立双盲阅片,医师事先不知道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在检查时如存在意见分歧,经协商探讨后统一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对比CT、MRI对颅内鞍区肿瘤的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4.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0例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MRI对颅咽管瘤(77.78%)、胶质瘤(100%)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诊断符合率(44..44%、62.23%)(P<0.05),垂体瘤、脑膜瘤CT、MRI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鞍区是颅内占位病变的多发区域,是指颅窝蝶鞍及周围结构区,包含下丘脑、垂体、视神经、大脑动脉等。颅内鞍区肿瘤类型较多,生理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其影像学表现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同类型肿瘤其影像学表现相同或同一类型肿瘤存在不同的影像学表现,故临床诊断难度大。颅内鞍区肿瘤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有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瘤之分[1]。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准确判断肿瘤大小、类型、位置等,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及时给予患者治疗,对增强治疗效果及提高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纳入颅内鞍区肿瘤患者80例,均接受CT、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颅内鞍区肿瘤中垂体瘤最为常见,还可分为微腺体瘤、大腺瘤,通过CT检查显示大腺瘤主要为鞍区占位,肿瘤形态多表现为圆形、分叶形,部分存在囊变及出血,经CT平扫,多数大腺瘤是等密度,也有高密度。经MRI检查,大腺瘤表现为组织肿块,边缘较为光滑,T1、T2加权为等信号,部分出现新的混杂信号,如发生囊变、坏死及出血的肿瘤,MRI增强扫显示肿瘤实质信号增强[2]。对于微腺瘤,经CT扫描显示垂体多为低密度异常密度区,垂体柄发生一定的偏移,垂体上缘表现为隆起状,鞍底骨质变薄并发生下陷。通过MRI扫描微腺瘤病灶表现为局限性异常信号,T2加权提示病灶无边界,T1、T2加权比正常垂体低,通过增强扫正常垂体明显强化,肿瘤病灶表现为无强化状态或微强化状态。CT扫描脑膜瘤形态多为圆形、分叶形、卵形,有明显的边界,部分病灶存在颗粒状或星状钙化的情况。脑膜瘤MRI扫描T1加权信号和周围组织相似,T2加权信号被遮盖,病灶表现为均匀强化状,同时在钙化区存在脑膜胃征[3]。颅咽管瘤发生率较高,儿童患病风险更大,多发生于鞍上,在鞍区其他部位发生率低,多数病灶是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并存在一定的钙化情况,肿瘤病灶钙化形态特征不明显,如部分为壳状钙化、不规则钙化、内部斑点状钙化、团状钙化等。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鞍区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有较长的生长速度,包含单纯囊性、单纯实性、囊性和实性混合性等病理类型,多数肿瘤囊壁存在钙化。经CT扫描显示囊性瘤为低密度,实性表现为高密度,肿瘤病灶边缘高密度钙化是其特异性表现,即发生“蛋壳样”的改变,且多数肿瘤内部存在钙化。MRI扫描表现较为多样,和肿瘤病灶内容物成分有关,T1加权囊性肿瘤多数高信号,T2信号为囊性肿瘤多数低信号,单纯实性、囊性和实性混合性的颅咽管瘤,T1、T2加权信号均为低信号,经MRI增强扫描,肿瘤边缘强化,但病灶内部无明显强化表现[4]。胶质瘤形态多表现为星形,在鞍上、鞍内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病灶体积相对大,没有明显的边界。经CT扫描显示病灶为低中高密度混杂密度。MRI扫描信号延长,T1长、T2稍长,或T1稍长、T2长,多数病灶发生囊变,钙化及出血情况少[5]。
本研究结果显示,80例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MRI对颅咽管瘤(77.78%)、胶质瘤(100%)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诊断符合率(44..44%、62.23%),垂体瘤、脑膜瘤CT、MRI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学者孙彦[6]研究中CT诊断颅内鞍区肿瘤的符合率为64.00%,MRI符合率为98.00%,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证明本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及可靠性。颅内鞍区肿瘤应用CT、MRI检查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相比CT诊断,MRI对颅咽管瘤、胶质瘤的诊断检出率更高。CT检查是利用探测器接收x线束,多方位测定并扫描人体层面并成像,螺旋CT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高,还可进行增强检查,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同时反映病灶高密度及钙化情况,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7]。CT对肿瘤的初步判断可提供帮助,但不具备特异性,因此单独应用CT发生误诊或漏诊的风险较大。MRI为多参数、多角度成像,清晰度和对比度高,伪影影响小,对肿瘤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观察,多方位成像,对肿瘤内部、额底等结构清晰成像,能够显示肿瘤病灶及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同时通过增强扫描可以判断多数的肿瘤及周围组织、血管,进一步提高垂体瘤、胶质瘤检出率和定位、定性的准确性。且该诊断方式无X线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小,诊断准确性和安全性更高[8]。
综上所述,颅内鞍区肿瘤应用CT和MRI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两种检查方式各具优势和缺陷,MRI相比CT诊断准确率更高,误诊和漏诊的风险小,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可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从而为后期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