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医助理”在基层医疗服务的应用与探索
——以安徽省试点地区寿县的实践为例

2021-12-10 06:43:51陈兆祯
哈尔滨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助理病历医疗机构

陈兆祯

(安徽省淮南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安徽淮南232001)

1 “智医助理”的建设

1.1 建设背景:2019年4月17日,安徽省卫健委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印发2019年安徽省智医助理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再增加50个区县(市、区)进行“智医助理”项目应用试点,提高乡村两级(含城市社区中心)医务人员的诊断能力。构建分级诊疗,远程医疗新格局,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健康服务。着力破解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短缺、技术水平有限等“短板”,优化面向基层的远程医疗服务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改变基层诊疗模式,推动基层医务人员电子病历规范化,优化县域慢性病管理与服务,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电子健康卡使用,实现医疗信息互通共享。寿县作为安徽省第二批50个试点地区之一,于2020年全面开展“智医助理”项目试点工作。

1.2 目的和意义

1.2.1 构建基层医生诊疗服务新模式:建设“智医助理”系统,让每个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拥有一个“智医助理”虚拟人工智能医学助手,建立全新的人机耦合基层辅助诊疗服务模式,为医生诊疗赋能、为基本公卫管理减负、为居民慢病管控服务提质。

1.2.2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覆盖乡、村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智医助理”系统,为基层医生和居民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医助理”辅助诊断、慢病智能管理和远程会诊接入服务,全面提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优化面向基层的远程医疗服务,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优化常见慢性病的管理,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效率。

1.2.3 促进信息互联互通:通过“智医助理”系统与基层医疗机构HIS系统和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对接,为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统一标准和数据接口的一体化信息服务支撑,推动基层医务人员电子病历规范化书写和应用,进一步夯实区域医疗卫生健康信息化基础,加强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数据交换和监管。

1.3 水平测试与功能

1.3.1 “智医助理”水平测试情况:“智医助理”机器人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讯飞”)合作,由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本次科大讯飞“智医助理”机器人的答题能力超过“2017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分数线并处于中高级水平,证明讯飞“智医助理”机器人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医学知识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自主学习和运用医学知识解决医学相关问题的能力。

1.3.2 “智医助理”功能:“智医助理”在临床工作中辅助医生诊疗。在医生诊断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操作,在完成病人主诉、现病史、症状及预诊断后只需点击AI辅诊按键,“智医助理”便会根据患者的主诉、现病史、症状自动给出准确的诊断,以及各种诊断详细的症状、用药、检查,以便医生进一步问诊,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智医助理”目前能够对900多种常见病进行辅助诊断,提升诊断精度、缩短诊疗周期,让居民在基层能够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智医助理”的应用减轻上级医院诊疗压力,减少重复诊疗,增强基层医疗全科服务能力,助力分级诊疗建设。

2 建设内容

2.1 辅助诊断子系统:建设乡(街道)、村(社区)两级医务人员辅助诊断子系统,依托医学认知智能技术和医学知识体系,在诊疗过程中辅助基层医生全面了解疾病信息并提供所需的知识、经验、方法,协助基层医生对病情进行准确判断,逐步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降低漏诊误诊率;实现与电子病历业务系统无缝对接,减轻基层医生负担。

2.2 慢病智能管理子系统:建设乡村两级慢病智能管理子系统,与检验检查、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辅助基层医生进行慢性病分类、分级管理,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分级,形成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提供预约、随访、健康指导、满意度调查等智能化服务,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效率。

2.3 远程会诊接入系统:将“智医助理”接入现有的远程影像、远程检验、远程病理、远程心电等远程会诊系统,借助电脑或智能移动终端,实现乡(街道)、村(社区)两级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实时远程会诊。通过电子健康卡核验患者身份后,上级医生可在线实时查阅患者的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检验检查等资料,制定诊疗方案,及时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为区域分级诊疗提供支撑保障,最终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诊的良好就医秩序。

2.4 PAD移动终端:每个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一台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在移动诊疗场景下的智能辅诊、医学知识检索、共享调阅、慢病智能管理和远程视频技术援助。前期项目建设已有PAD移动终端的基层医疗机构不再重复配备。鼓励以“智医助理”为载体,特别是以PAD移动终端为载体,将医疗信息化其他建设工作嵌入集成其中,统筹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

3 实施步骤

3.1 部署技术对接:“智医助理”系统接口对接由县卫健委和项目组相互协调完成。首先由县卫健委负责沟通协调项目组和第三方厂商配合进行对接沟通;其次在双方完成技术对接沟通后,县卫健委督导第三方厂商在规定时间内给出接口开发计划和完成时间。

3.2 完成基层应用:首在县卫健委指导下,由项目组负责完成乡镇卫生院与第三方厂商的技术环节对接;其次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现场完成接口开发、测试、部署、联调等工作的对接;最后是由项目组完成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上线,指导基层卫生院进行常态化使用。

3.3 完善信息支撑体系:项目组指导医疗机构和各乡镇卫生院推动“智医助理”与安徽医疗便民服务平台、安徽医学影像云等系统对接,实现数据互通共享。

4 亮点和成效

4.1 方便了慢病管理:通过“智医助理”的智能外呼平台,医生可以将慢性病分类、分级,对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并针对随访计划,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为慢性病患者和社区居民开展预约、随访、健康指导、满意度调查等服务。

4.2 提高了基层诊疗水平:通过“智医助理”辅助诊疗系统,在基层医院可根据医患沟通时的病情描述,推送病情病因、用药推荐、相关案例等信息,提供AI辅助诊断建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漏诊误诊率,提高了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4.3 方便了病案管理:通过“智医助理”PAD移动端建设,医生携带PAD对患者进行上门随访、问诊时,可以在PAD上录入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病历信息,同时选择医生归属的机构和科室,保存病历时调用HIS系统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提供的病历接收服务,存储病历信息到HIS系统中。同时可以在PAD移动端调阅居民健康档案和随访记录(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以及对随访记录的回写。另外可以通过智能语音对慢病患者提供电话回访。

5 探索与思考

随着医改与社区综改的推进,基层医务人员越来越深入社区,如何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拉近基层医生与居民的关系,是当前医改工作的重点。在软件方面进一步优化“智医助理”移动端APP操作界面,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人性化的界面,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在硬件方面,随着健康数据的增加,各种计算量的不断增长远远超越了硬件设备的负荷,如何利用云存储、云计算的方法提高“智医助理”的响应速度,减少在硬件和安全上的投入,将是今后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助理病历医疗机构
强迫症病历簿
趣味(语文)(2021年9期)2022-01-18 05:52:42
劫持助理案
自在如风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助理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4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36
BEBEAUTY 助理健康生活 绽放非一般梦想
上海商业(2016年22期)2016-06-01 12:10:15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32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