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亚平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郑州450000)
重型颅脑损伤为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多因患者机体遭受外界猛力撞击而使脑组织发生损伤以及头颅骨骨折等造成[1]。通常来讲,此类患者的病情相对较为严重,且发展速度较快,经常会同时出现多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对患者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2]。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因颅脑损伤导致死亡的患者占比为4%~5%,而其中占比最高的类型为重型颅脑损伤,为30%~40%[3]。为有效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应当在患者发病后对其采取及时的急救工作,并配以科学的护理工作,使之生命健康能够得到良好保障。基于此,本文将展开如下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4月至10月在急诊科接受急救的患者。通过按照单双号分组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48例)和常规组(48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18~74岁。常规组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19~75岁。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常规组接受常规急救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①院前急救:由相关急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事发地,在完成对周围环境安全性的评估后,为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观察,并根据其症状表现(如大出血、呼吸困难、开放性伤口、脑组织溢出、呼吸道梗阻无法清除等)不同,为其采取针对性的救护措施。对患者脑水肿问题需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若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且同时出现休克症状,则需先为其进行休克的纠正,然后将甘露醇、地塞米松利用静脉滴注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急救,另在此过程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控制;②急救护理:将患者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在最大限度内保障患者的有效通气,且对其呼吸道梗阻问题进行尽快解除,防止出现窒息的问题。另根据患者不同的窒息原因进行恰当处理,如呼吸道梗阻导致窒息、因舌后坠而发生窒息、因分泌物导致窒息等。建立积极有效的静脉通道,从而保障能够将急救药物及时有效的输注到患者机体中,另外为患者进行颅内压的调整,降低脑组织发生损伤的几率。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采集,从而知晓患者血型,以便为其快速配血。另为其进行导尿管的留置,对其排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③出血相关急救护理工作:若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的情况,则需在强出血点利用钳夹进行夹住,或者利用加压包扎的方式对伤口进行处理。若患者存在头皮裂伤的情况,则需要将其头部尽快采取固定措施。另将手术相关工作做好准备,方便在必要情况下手术清创工作的实施。
1.3 观察指标:将两组患者抢救相关时间、抢救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抢救相关时间主要包括从受伤到就诊时间以及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效果主要包括痊愈、好转以及死亡三项,好转率为痊愈患者占比与好转患者占比之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三项。
1.4 数据处理:运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抢救相关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常规组受伤到就诊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显著较常规组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抢救相关时间比较结果(x±s)
2.2 对抢救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好转率为97.92%,明显比常规组75.00%更高(χ2=10.7655,P=0.0010),详见表2。
表2 抢救效果比较结果[n(%)]
2.3 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4.58%,明显低于常规组41.67%(χ2=8.7085,P=0.0031),详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n(%)]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中的病情发展速度较快,且病情较为危重,一旦发生,会导致患者机体出现多种并发症,使之生命安全早晨严重威胁,因而采取的急救措施成为一项关键内容[4]。
通过应用院前急救及护理工作,能够在患者入院正式接受诊治之前便先可以先获得科学的抢救措施,同时急救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患者病情做出科学评估及干预后,能够更加便于患者入院后的各项诊治工作[5]。可见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院前急救及护理工作,可以不单纯只是遵照医嘱去执行,而是同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做出观察和评估,从而做出更加具有预见性的判断,在实施护理工作时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6]。这也要求急救相关工作人员及护理人员应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不断提升自身敏锐的观察能力,使救护措施能够更加全面和有效[7]。此外,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应当对工作的时间性做出良好保障,在最大限度内将有效抢救时间缩短,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8]。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组有效抢救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观察组更高,常规组好转率明显较观察组更低。
综上所述,通过利用院前急救及急救护理措施能够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健康带来有效保障,同时能够有效缩短有效抢救时间,促进好转率的提升,并使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当在临床中不断深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