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飞速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基于此发展背景,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处于“十四五”开局之年,蜕变与更新成为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关键词和立足点。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对高等教育新闻传播类学科的新要求,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分析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以下四个维度对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完善创新课程设置、建设优质金课,更新重构培养方案、学科交叉互融,聚焦建设师资队伍、创新教研方法,有机结合思政教育、培养家国情怀。
关键词: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8-0118-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长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产学协同创新的应用型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QNXM17-05
一、引言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尤其对新闻传播、舆情建设等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纵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发展史,最早可追溯到1996年,清华大学传播系率先开设新媒体研究课程。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先后开设了网络编辑和网络传播原理与应用等相关课程。直至2012年,教育部改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自此该专业课程发展逐渐步入正途[1]。新增学科起步较晚,相对来说专业建设经验不足,是现阶段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所面临困境的内部原因。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变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从外部对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科发展体系尤为重要。
二、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发展现状
目前,纵观国内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其专业发展的滞后性尤为显著。这种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设置传统固化、培养方案设定缺乏弹性、师资建设质量流于泛泛、理论素养脱节精神建设等方面。
(一)专业课程设置传统固化
网络与新媒体课程的学生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融入“共同知识”[2]。基于此学科特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需抓重点、重兼容。在重点完成本学科相关学习内容的同时,兼顾对其余学科的知识积累,从而实现“共同知识”这一目标。但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上还是偏向于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课程,且与传播学等一级学科课程建设重合,缺乏自身专业特色,距离实现多学科、宽领域“共同知识”的愿景仍然较远。在课程表现形式上仍延续传统教学课堂模式,教师负责讲授,学生被动接收,“填鸭式”教学缺乏创新,课堂互动较少,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乐趣,达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培养方案设定缺乏弹性
自进入互联网时代,社会传播和媒介技术快速更新和不断变革,相比较传统基础学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在这场“互联网+”的变革中首先受到影响。基于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要与时俱进,培养方案设定上也要综合市场因素相关领域的考量。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依旧沿用理论教学为主,实践为辅的传统模式,导致在学科实践方面相对薄弱,缺乏弹性。学生在校深耕理论,但缺乏实践,与外部市场衔接不够,导致出现理论与实践融合度较低、教育与就业脱节、学界的培养方案与业界的人才需求相悖、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学生毕业后就业被动,市场接受程度不尽如人意,且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应用型人才缺乏,培养出的人才知识单一,专业技能薄弱,制约了学科的良性发展。
(三)师资建设质量流于泛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师者对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应和传统新闻传播教师在知识构建、人才培养以及课堂设计上有所区别。在扎实传播学一级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网络与新媒体有更为精专的研究。然而,就目前学科发展形势来说,部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具备博士学位的人数较少,缺乏高精端人才。在学科实践领域,具备新媒体从业经历的教师较少,实践课实操不够,教师队伍薄弱。教师授课方式传统,思想固化,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理论素养脱节精神建设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隶属人文社科,除了要肩负大众传播和信息建设的学科社会责任,同时也要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意识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理论素养培育与精神建设脱节是当代高校在学生思想教育上面临的发展困境。高校对学生人文价值情怀、社会责任意识建立情况关注不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欠缺全局视野。尤其是新闻传播类相关学科,其学科自身与信息发展和社会变革联系密切,对新兴技术和媒介变革也更为敏感。基于此,在此类学科人才培养上更应注重思想教育和精神建设。
三、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创新路向
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所面对的不是单一媒体和单一传播形态,更不是信息流动封闭的过程,它所面对的是一个由媒介平台、自媒体、传统媒体和舆论场等参与主题构建的泛媒介综合体[3]。处于这样一个泛媒介综合体之中,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与“授”,其创新路向也更为复杂,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创新路向,即完善创新课程设置、建设优质金课,更新重构培养方案、学科交叉互融,聚焦建设师资队伍、创新教研方法,有机结合思政教育、培养家国情怀。
(一)完善创新课程设置、建设优质金课
2018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各高校严抓本科教育,淘汰“水课”,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4]。针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金课”建设对于推动学科发展至关重要。不仅如此,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大力建设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能积极应对诸如新冠疫情敏感时期的人才培养教学需求。除此之外,虚拟仿真、社会实践、ISEC教学、混合课程等等特色课都是“金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高校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此類课堂形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具备一定意义,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对专业知识展开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有效反馈保证教学效果,达成育人的最终目的。
(二)更新重构培养方案、学科交叉互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员不仅要做新闻传播类学科的“专家”,还应该做“杂家”,即广泛学习,汇集多学科知识,构建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将理论学习和应用型研究有效结合,大力建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去粗取精,积极尝试更具创新、兼容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各学科交叉互补,打破文理科壁垒,充分实现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基础上的文理兼容,培养出知识结构更为全面,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学校应推进校企合作、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置身于全媒体的时代脉络中,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要打破陈规,才能突破创新。
(三)聚焦建设师资队伍、创新教研方法
针对师资建设质量流于泛泛的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创新路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研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从教师“教得好”为衡量标准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势头高”,基于此,教师需努力将媒体融合的理念和实践融入课堂、贯彻培养,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热情为核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融媒体、“互联网+”“智能+技術”等新型概念,改变教学方法、利用新兴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授课效果。学校应致力于建立理论与实践交叉融合的师资队伍,针对校内教师,要鼓励老师走出校园进行个人能力深造,到媒体一线岗位进行实训实操,提升专任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还应完善教师考评机制,以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引导专任教师创新教研方法、完成课程重构、深耕教学设计。在校园外,应邀请新闻传播业务资深的校外导师参与学科建设和教学研讨,实现校内专业课教师与校外实践导师之间的知识碰撞与信息共享,建设一支高水平、懂创新、紧跟时代发展脉络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师资队伍。
(四)有机结合思政教育、培养家国情怀
网络与新媒体从业人员应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宣传的路线方针政策、规范舆论方向、促进社会信息发展方面发挥应有作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上,也应注重培养思想上与时俱进、理论上严谨踏实、专业上兼容并蓄的具备全局视野和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
在校培养期间,学校应将学科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在重视学生理论教育的同时加强精神素养提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当今世界多元诡谲,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入,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应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致力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肩负起宣传正义公平、维护社会舆论稳定的重担。
四、结语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介技术的更新换代,蜕变与更新成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突破重围的必由之路。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学科,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主动适应媒介新业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为科学指南,多角度、宽领域完善学科人才培养创新机制,自觉培养契合新趋势、新时代、新形势的优秀媒体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宏邦.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J].青年记者,2020(31):63-66.
[2] 李明德,刘婵君,张立.构建富有特色的新闻传播教学科研体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5):116-121.
[3] 肖飞.新文科背景下传播人才培养的逻辑重构[J].教育传播,2021(4):101-103.
[4] 吴岩.加强新文科建设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J].中国编辑,2019(2):4-8.
作者简介:龙冬(1993—),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与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