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亚军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模式去驱动全体的小学生,令学生在语文课上锻炼本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本文旨在通过深入论述读写结合模式在语文阅读课上的重大意义,更好地探析教学者所应该采取的正确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小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助力小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阅读课程;使用策略;模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俗语有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若在推动小学生开启阅读任务的同时不能将写作任务带入其中,必然无法让每一个小学生得到更好的阅读效果。阅读、写作是互相推动、互为表里的。教师如果在阅读课上不能渗透写作教育,如果不能把读写结合的策略纳入到语文课堂上,必然无法令更多的小学的语文基本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要逐步改变自己的心态和理念,在开启读写结合后,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丰富小学生的学识,增强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将学生的优秀文章视为阅读材料
对于无数的名家名作,小学生或许难以在顷刻间把文章中的精华加以吸纳和咀嚼,但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认真地搜寻不同的优秀学生文章,让小学生在认真地学习不同的优秀学生文章后,从中汲取到不同的阅读营养,找到提高个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新途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消除小学生骄傲自满的心态,要让小学生抱着虚怀若谷的态度去学习同学的文章,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更为出色的语文学习者、阅读者和写作者。
例如,在教授《习作:教授一个好地方》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地完成不同的专题性文章后,再从中择取更多的优秀文章。让每一个学生认真地学习、咀嚼、吸纳其他学生作文的精华,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文章,包括本人的写作意图、写作思想、写作意识、文字技巧等等。教师要把学生的习作作为阅读素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阅读后,获取更多的知识,如,知道人世间的好地方、懂得所谓的好地方到底好在哪里?这样一来,整个班级的学生增强凝聚力都得到了增强,也让学生之间形成了彼此学习、相互推动的关系和状态。
二、令小学生在阅读后善于摘抄和积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纵览历史上的文学大家,都善于从卓绝的文学典籍和华章中去汲取营养,继而化为己用,由此让本人的文学知识量更为丰富。然而当下的小学生缺乏积累、摘录的学习习惯,必然使得学生阅读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善于找到优秀文章,在找到好文章后再用心地从中提炼出营养,将优秀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摘抄,积累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从而充实自己的作文内容。
例如,在教授《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等文章后,教师要让每一个學生都能从文本中去寻找描述景物和意象的精彩句子,同时将其摘录在笔记本中。除此之外,教师要让学生能认真地对好句子加以分析和品读,体会到好句子究竟好在哪里?如何能让自己也写出这样的好句子?以《落花生》为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花生的好处有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教师要让学生深入地分析和品读这句话,继而分析这段话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教师在确保学生认真地摘录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后,同时要让学生继承其写作手法,把阅读、提炼、写作融为一体,实现进步。
三、教师要开展大量的续写和改写的教学任务
为了让学生能在阅读后,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仿写任务,令学生在理顺了一篇文章的内在结构、内在脉络和内在条理后,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认识和想象,去完成文章的续写和句子的仿写。
例如,在教授了《小英雄雨来》时,教师给学生所呈现出的文章是不完整的,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学习空间和想象空间。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让学生能在熟读文章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完成文章的续写任务,把雨来的生活、斗争、性格再此呈现而出,将他和日寇的新斗争加以叙述。教师要给予学生释放想象力的写作空间,同时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完成续写后,逐步形成更为出色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读写结合模式是开辟学生的全新思维空间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要打造出更加合理的阅读教学体系,将读写结合的模式纳入到阅读体系之中,让学生在品味文章后感悟到文字的美妙之处。教师要利用读写结合法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阅读后,丰富本人的学识教师要在开展阅读教学后,不断地积累经验,认识到自己和学生的不足之处,继而让学生更好地化解阅读难题和写作难题。教师要立足教学实际,为学生开启全新的阅读课程。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地推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在把读写结合后,能具备更为综合的语文学习能力,实现协调进步。
参考文献
[1]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J].郝本信.观察教育,2017(24).
[2] 杨玲.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语文学刊,2007(14):21-22.
[3] 杜晓东.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