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方程解题能力培养研究

2021-12-09 21:54吉波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0期
关键词:高年级培养小学数学

吉波

摘要:方程作为一种将多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数学模型,是实现实际问题有效解决的重要途径之一,解方程相较于直接计算而言,其实现了未知量在等式中的直接展现,学生在其中可以通过对题目中已知数、未知数和表示全部含义相等关系的展现,在通过字母对未知数的展现,建立方程等式,进而通过解方程获得未知数的值,求得所求数据内容。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方程解题能力培养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方程解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数学的难度明显偏高,而且其教学方式往往倾向于理论化,这也导致了当前很多学生都不喜欢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往往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感到头痛。在当前新课改推行的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更加明确,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也更加重视,这就给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分析小学生方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很多小学生都不愿学习数学,这是受学生心理与生理条件限制导致的。一方面学生的心理年龄比较小,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学习大多依靠教师和家长的强制要求。另一方面学生爱玩好动,对形状、颜色以及一些具象的物体兴趣比较强,而对抽象的数理的内容缺乏兴趣。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当前小学数学面临的兴趣缺失的问题非常严重,教师虽然将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研究上,但是仍然效果不明显,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极大地影响着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二)找出了等量关系却无法将其转化为方程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即使学生对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但其无法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方程,这一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学生的不熟练和其思维的不清晰,虽然学生已经发现了等量关系,但学生的想法仍是较为混乱而为不明确的,这就使其难以将未知和已知有效排列。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方程解题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建立常见的数量关系

在执教五年级的方程单元,特别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防让学生尝试总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题型。可以按照所列方程的形式,如x±a=b,ax=b,x÷a=b,ax+b=c,ax±bx=c,来整理经典例题并解答;也可以按照未知数的个数来整理例题;也可以按照实际问题的类型来整理例题,例如行程问题、工作效率问题、图形问题……学生的每一次的自我构建,对知识的掌握都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要从这一理念出发,结合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保持平稳安宁的心态学习数学知识,而不是将所有的目光都放在相互的比较与成绩考核上。教师也要改变自己以成绩定优劣的传统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展开学习,逐渐体会到数字的魅力与数量之间神奇的关系。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师不能仅仅将教学的目标放在让学生学习解方程,得出正确的结果的教学层面上,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一元一次方程的原理,以及其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和发现现实生活中的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的过程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解方程的结果上。

(三)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把握

在学习“简易方程”时,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两袋50g的小零食和一袋100g的瓜子,放在天平两边,等天平持平后,拿走一袋50g的小零食,换上一个未标注克数的砝码,让学生思考问题:你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如果把这个砝码的克数设为未知数x,你认为它会是多少?你能说一说简易方程的概念吗?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一袋小零食加上一个未标注克数的砝码仍然与天平另一边的一袋100g的瓜子持平,学生认为未标注克数的砝码设为x后,可以用瓜子的重量减去小零食的重量,即50g。学生知道了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被称为简易方程,了解了简易方程的计算方法,解决了课堂问题。

(四)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等量关系

为了实现方程的列式,学生要能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在小学阶段,解方程涉及的题目其等量关系往往较为简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将题目所含信息都列出的方法,让学生从中明确等量关系。这样的教学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在方程学习的初期快速找到题目中存在的等量关系,进而建立等式方程。在学生逐渐熟练之后,便可以省略这一步骤。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例题展现和方程等量确定专项训练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例题展现即为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现题目中等量的获取过程,而专项训练即教师搜集一些专项题目,让学生只寻找等量关系并列式,通过大量练习来促进学生快速掌握技能。

(五)引导学生建立方程思维

在新时期的数学方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光要批改和关注学生所做方程习题的正确与否,还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例如,有的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会将“3x-2=7”这样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式“3x-2+2=7+2”再写成“3x=9”,再写成“3x÷3=9÷3”最后得出“x=3”这一结果。虽然结果是正确的,但是整个过程非常复杂,学生只要疏忽其中任何一步,就会导致最后的结果“南辕北辙”。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方程计算量和计算结果,还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计算过程,并引导学生回忆算术中“将减数移到等号另一边要变号”的知识点,即将“3x-2=7”变成“3x=7+2”,以在逐步递进的引领中,使学生形成与过去知识的合理衔接,有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熟悉感,帮助其简化运算过程、提升方程运算效率。

结束语

总之,方程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思想,能够用方程解决实际的问题,针对学生方程学习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耐心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模式的转变,最终实现灵活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进.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略探[J].新课程研究,2020(32):124-125.

[2]董玉华.方程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界,2020(38):35-36.

[3]闫录基.试论方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22):64-65.

猜你喜欢
高年级培养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