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影响的研究

2021-12-09 03:06金楠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7期
关键词:腹腔镜护理干预并发症

金楠

摘  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5月~2020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病历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50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7-0062-02

结直肠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第3位。手术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常见手段,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受到临床的关注[1]。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手术不可避免会引起应激反应,且腹腔镜手术对操作医师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辅之以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此次研究收集2017年5月~2020年5月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病例100例,旨在分析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影响,并总结汇报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纳入标准,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5月~2020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8.63±4.72)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28±0.24)年。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8.53±4.59)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31±0.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且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治疗。

排除标准:①心肾功能异常者;②意识模糊、合并精神症状患者;③患者存在其他类型肿瘤疾病;④听力丧失、无法正常语言沟通的患者;⑤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护理,准备好手术器械及急救药品,手术期间配合临床医师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保持手术室适宜温度、注意保暖。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术前准备:术前6 h禁食、8 h禁水。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训练,为术后排便做准备。术前做好胃肠道清洁,必要时灌肠处理。心理护理:将治疗流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告知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虑,向患者说明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加强认知干预。②术后护理。病情观察: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保持患者保持平卧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测量脉搏、血压。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训练。管道护理:严密监测引流情况,防止出现反折、脱落、扭曲。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等。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疼痛,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疼痛位置、疼痛程度等予以评估,嘱咐患者避免牵拉疼痛部位。也可以通过注意力转移法缓解疼痛。必要时遵照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治疗。并发症护理:麻醉苏醒后为患者定時翻身,防止压疮,实施双下肢气压治疗,防止静脉血栓。术后24 h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坐起训练,肛门排气后指导患者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2 d后进行床边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梗阻。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随访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涉及患者的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尿管留置、肛门排气及进食等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病,结直肠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肺癌、胃癌,危害性高、预后差,在4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既往研究发现结直肠肿瘤是饮食、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是临床治疗结直肠肿瘤的有效手段,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不仅切口较小,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3]。患者面对手术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心理,容易增加应激反应,降低配合度。术后患者伴随疼痛及各类不适,容易出现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由此可见护理干预的重要性。研究引入综合护理,涉及患者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术前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疾病知识讲解能够稳定患者情绪,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强预后[4]。术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行病情观察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给予预防处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5]。术后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通过注意力转移法、放松训练、药物干预等,能够缓解疼痛,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均较对照组短,说明在综合护理干预下,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较好。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看,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体现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及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刘泉利等[5]在研究中对30例腹腔镜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给予优质手术护理,结果显示患者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均短于对照组,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能够预防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燕,路志红,李建立,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4):509-512.

[2]马丽琴.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加强舒适护理干预对其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0):3651-3652.

[3]张玲玲.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效果评价[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6):927-929.

[4]平小娟,张希,招瑞霞.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减孔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6):2246-2249.

[5]刘泉利,张玉峰.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0,40(4):47-49.

猜你喜欢
腹腔镜护理干预并发症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