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我采访的这家企业的前身莲花山冶金机械厂,是我国冶金工业部定点的凿岩钎具制造厂,厂区建成于1953年。近70年来,后期的修缮特意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历史风貌保存下来。
参观完创新工作室,我走出楼门。在楼体侧面,依稀可见“无产阶级专政万岁”的粉刷标语。公司工会主席刘维国介绍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作为准“三线”企业,从沈阳搬迁至山区大搞生产建设,为我国许多大型采矿、隧道、国防工程提供了必要工具。“三峽、溪洛渡等水电工程就有我们的功劳。”他骄傲地强调。
2003年,莲花山冶金机械厂成为辽宁省有色行业第一家成功改制企业,红色文化的基因如同院里的参天梧桐,在这里根深柢固、枝繁叶茂。
采访结束,来到刘维国的办公室,斑驳的老式暗红色木桌子,露出了底色,桌上没有任何多余的物品,一尘不染,高高一摞文件,摆放得棱角分明。从前的冶金机械厂,现在的凿岩钎具有限公司,在党的精神引领下,传承了几代人艰苦朴素的创业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虽然办公设备风格陈旧,但他们的思想一直紧跟党的步伐,从未放松。
刘维国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色笔记本,是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纪念版,他在扉页工工整整地签了字后,双手递给我,不好意思地笑道:“不知道现在你还用不用这种笔记本,留个纪念啊!”
每当我拿起这个红色笔记本,就会想到机械工业人条件上守旧、技术上创新的“反差萌”。庄严古朴的建筑中,酝酿着紧随时代脉搏的思维和实践;历史悠久的标语下,上演着与时俱进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