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1-12-09 22:44杨红亮
学周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有效性小学数学

杨红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成为数学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但是,当前的数学教学依然存在低效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加强课前的有效准备,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并注重教学反思,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6-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12

所谓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引起、促进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持久性,激发学生自身的巨大潜能,使学生想学、愿学和乐学,以最少的课堂投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当程度的进步和发展。教学的有效性强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评判教学有效的唯一标准。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呢?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备课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在課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必须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学生、教学方法都要精心预设,才能使教学实现高效。

1.备教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指向,它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和学习内容的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和编排体系,研究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按照整体性、系统性的原则进行备课,精准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案。教师还要具有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使教材的普遍性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情相结合,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教材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完美统一。

2.备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主动建构,内化知识的过程。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家庭状况、心理特点、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教师必须深入班级,多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进步和变化,做到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需要的点拨、辅导和帮助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备教法。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着教学的成败,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获得的教学效果有很大差异。这就启发我们在备课时不仅要关注教材和学生,还要关注教法。教法选择得当,不仅有利于巩固数学知识,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目前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有讲授法、谈论法、动手操作法、探究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是选用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只有教学方法恰当,教学才会有实效。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高效优质教学组织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有效的教学来自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合作,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小学生都爱玩、好动,自控能力差,他们在课堂上会不自觉地违反课堂纪律,交头接耳或者左顾右盼,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良好行为与教学组织之间的关系,要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必须有效组织教学。

1.教师的教学语言组织要准确、简练。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如果教师的语言啰唆不精练,则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要加强语言修养,提高课堂语言的组织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做到清晰精练、缓急适度、断续疏密,重点突出。教师还要注重眼神、手势、表情等体态语的运用,增进师生感情,促进师生互动,调控教学进程,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优化课堂时间的分配。一节课45分钟,教师应在讲课前将教学各个阶段时间进行预计调控,由于课堂上不可控的因素很多,有时候一些意外情况占据了一些时间,影响了教学进程,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一般可以分为导入、讲授、检测三个阶段,在具体的时间分配上,课堂导入以5分钟为宜,主要由教师的语言导入或者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为30分钟,这30分钟包括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师生交流互动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最后的10分钟用来对学生进行检测评价,由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解答,并给予及时的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问题及时地加以纠正,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3.优化教学方法。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索,合作交流,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如数学实践、数学活动等,将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有趣、实用、真实的数学问题拿到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或者动手操作,去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的合作、交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保证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手段,例如小组合作、个别提问、同桌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一个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能使学生内化学到的数学知识,巩固学习效果,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效的数学练习贵在精,不在多,但是有的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练习的难度和价值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往往大搞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练习量大效果却不好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儿童的认知规律是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渐进的,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练习的有效性,设计形式多样,富有层次性的练习,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练习是否有效是评判一节数学课是否高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从“有效”入手,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达到的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例如新授课的练习设计以巩固新知识为主,练习课的练习设计主要以熟练应用数学概念、知识和原理为主,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主要以使知识形成系统化、条理化为主。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要遵循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原则,设计的练习要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还要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和生活性,使学生喜欢上练习,真正提高练习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还要对学生练习进行及时的调控和反馈,尽量做到当堂完成、当堂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还要从学生的提问中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提高或降低练习要求,这样就能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练习的效果。

四、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数学课堂教学卓有成效的保证。教学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以极大的责任心、耐心和勇气跟自己挑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审视和测评,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教师教学理论改变的有效途径。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程结束后,我们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教学环节和课堂生成状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不足之处,得出结论,制定改正方案,使我们在“教学实践—反思—再教学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

此外,学生也要加强学习反思。有些学生一上完课就忙于做练习,对于课上的内容没有真正掌握,做起题来也只会照搬照抄,不会举一反三,造成思路受阻,答案频频出错,这就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学生不仅要做解题反思,还要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索过程、数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思,例如:听课认真吗?精神状态怎么样?遇到难题能否静下心来有信心去解决它?哪些知识点和技能需要再巩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正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去解这道题?培养学生逐渐养成反思的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写反思日记,以提高学生的反思效果,反思日记可以是本节知识点的回顾,也可以是对错题记录,学生写反思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这样经过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反思,不断优化教學过程,促进教学高效性的实现。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这需要我们数学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相信一定能使小学数学课堂开出“效益”之花。

参考文献:

[1]黄顺福.试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2).

[2]耿丽娟.试论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

[3]李美华.不断探索和学习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

[4]徐平礼.实现四个“赋予” 构建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对新课标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S1).

[责任编辑 谷会巧]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有效性小学数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