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被引频次论文学术特征分析与应对策略
——以《岩土力学》为例

2021-12-09 10:30茜,周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力学岩土数值

郭 茜,周 平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岩土力学》编辑部,湖北 武汉 420000)

作为衡量文献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论文的被引频次一直备受期刊界关注。刘雪立等[1]认为期刊评价系统应同时关注正向评价指标和反向评价指标,并建议将零被引论文率作为期刊评价的补充,这样才能更全面合理地对科技期刊进行评价。近年来,很多学者对科技期刊的零被引论文[2-3]或低被引论文[4]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该类论文的一系列特征,寻求降低该类论文比率的方法和措施。笔者已针对《岩土力学》高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的剖析,并提出了挖掘高被引论文及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措施[5]。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岩土力学》的发文特征,有必要研究低被引论文的特征并探索原因,正确认识期刊论文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审稿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为进一步提升学术质量和办刊专业化水平提供数据支持。

1 研究样本的选定及检索方法

1.1 低被引频次论文研究样本的选定

现有研究中关于低被引阈值及比例方面的文献较少[6],有的学者将低被引频次的界限值设定为低于3次[4],有的学者设置为低于10次[7],并没有固定的取值方法。本文将《岩土力学》已发表论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被引频次小于等于5次的定义为低被引论文,将发表之后未被引用的论文定义为零被引论文,零被引论文是低被引论文的特例。将某年份低被引论文篇数占该年份论文总篇数的百分比定义为该年份低被引率,将该年份未被引用的论文篇数占该年份论文总篇数的百分比定义为该年份零被引率。文献统计来源为2012-2020年《岩土力学》正刊论文,不包含增刊,并剔除了讨论稿、答复稿、会议通知、征稿简则、书讯等类型的文章。论文被引截止日期为2021年6月29日。设定2020年的文章为发表后1年,2019年的文章为发表后2年,以此类推。

《岩土力学》2012-2020年低被引论文和零被引论文的情况见表1。经统计分析可知,从发表后7年开始,低被引率在10%左右。可以认为2014年及之前发表文章的低被引率已趋于稳定。零被引率在发表后6~9年均维持在1%以下。可以认为2016年及之前发表文章的零被引率已趋于稳定。在查明低被引率与零被引率随发表年份的变化规律之后,本文将研究样本选定为2012-2014年期间的低被引论文,共157篇。2012-2014年总发文篇数为1 559篇,本文所选取的样本数占总发文数的比例约10%,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岩土力学》2012-2020年低被引论文和零被引论文的情况

1.2 检索方法

本文的检索时间为2021年6月29日。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点击“高级检索”功能按钮,选择“学术期刊”选项卡,在“期刊名称”后填写“岩土力学”,匹配选择“精确”。为了检索数据的精确,例如检索2012年的数据时,将“出版年度”的“起始年”和“结束年”均设定为2012,“指定期次”设定为“1-12”,将各期的论文总篇数、低被引论文篇数和零被引论文篇数分别记录,再将各期篇数相加得出该年份的数据,进而计算得出该年份的低被引率和零被引率。将基本信息汇总至Excle,用来对论文的特征进行分类统计。

2 低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2.1 低被引论文发表期次分布情况

2012-2014年期间共157篇低被引论文,其中有69篇发表于上半年(占比43.9%),88篇发表于下半年(占比56.1%),上半年的低被引论文要明显低于下半年。根据前期统计的322篇《岩土力学》高被引论文的特点,高被引论文有64.3%发表于上半年,35.7%发表于下半年[5]。低被引论文的分布与高被引论文的分布所呈现的规律是一致的,即上半年发表的文章的学术质量与受关注的程度都高于下半年。

2.2 来源机构分布情况

以第一作者的第一工作单位作为论文的来源机构,157篇低被引论文来自78家机构。因为各个机构的发文量差异性很大,该机构产出的低被引论文篇数多并不能直接判定为该机构的科研成果影响力不够,还是要与各个机构的总发文量联系起来,考察低被引论文产出比例。将某机构的低被引论文产出比例定义为该机构2012-2014年产出的低被引论文篇数与其总发文篇数的比值。统计了2012-2014年共1559篇论文的来源机构,并分别计算了低被引论文的78家来源机构的低被引论文产出比例。共有18家机构,分别是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嘉义大学、AECOM亚洲、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东北石油大学、福州大学、广州军区建筑设计院、河南工程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莆田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浙江树人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有17家机构总发文篇数为1篇,低被引论文篇数也是1篇;有1家机构总发文篇数为2篇,低被引论文篇数也是2篇。

按照低被引论文产出比例由小到大排列,排在前20位的来源机构分别是山东大学(2.1%,1/48)、西南交通大学(2.3%,1/43)、中南大学(4.2%,2/48)、重庆大学(6.1%,2/33)、武汉大学(6.3%,3/4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7%,1/15)、山东科技大学(7.1%,1/14)、中国矿业大学(7.7%,2/2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3%,4/43)、上海大学(9.5%,2/21)、北京交通大学(10.0%,3/30)、华中科技大学(10.0%,1/10)、长江科学院(10.0%,1/10)、湖南大学(11.1%,1/9)、清华大学(11.1%,1/9)、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1.3%,17/150)、同济大学(11.4%,10/88)、上海交通大学(11.8%,2/17)、河海大学(12.0%,9/75)、中山大学(12.5%,1/8)。括号中的写在前面的百分数是该机构的低被引论文产出比例,写在其后的比值为该机构低被引论文篇数与该机构总发文篇数的比值。

2.3 低被引论文的研究方向分布

为了分析157篇低被引论文具体的学科分布,将每篇论文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类和细化。从低被引论文的篇数来看,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各类型土26篇(占比16.6%)、地基基础25篇(占比15.9%)、岩体(石)24篇(占比15.3%)、坡体与坝体23篇(占比14.6%)、地下工程20篇(占比12.7%)。

通过与文献[5]对比发现,高被引论文和低被引论文的分布在特殊土、桩基、砂岩、坝体、边坡、滑坡、隧道、矿井巷道、填埋场、深基坑等研究方向存在显著差异(表2)。由表2可知,关于特殊土、边坡、滑坡、隧道、矿井巷道、深基坑等6个研究方向的高被引论文占比明显大于低被引论文占比。高被引论文中有关深基坑方面的文章有8.1%(26篇/322篇),但是低被引论文中未出现深基坑方面的文章。关于特殊土(常见的特殊土有软土、红黏土、膨胀土、人工填土、黄土、冻土、盐渍土等)的文章在高被引论文中占比为9.3%,低被引论文中占比为1.9%。审稿时遇到上述6类研究方向的论文时要注意好中选优,并剔除可能的低被引论文。另外,关于桩基、砂岩、坝体、填埋场等4个研究方向的低被引论文占比明显大于高被引论文占比。低被引论文中关于垃圾填埋场的文章有4.5%(7篇/157篇),但是该类文章未出现高被引论文。关于坝体的文章在低被引论文占比为8.3%,远远高于其在高被引论文中的占比0.3%。因此,在审稿过程中,遇到桩基、砂岩、坝体、填埋场等研究方向的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审查学术质量。

表2 具有显著差异的不同研究方向低被引论文与高被引论文分布

2.4 低被引论文栏目分布

所统计的157篇低被引论文中,按照文体类型分类,有1篇是综述类论文,其余156篇均为研究类论文。为了便于引导作者投稿及读者阅读,《岩土力学》共设置了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岩土工程研究、数值分析、测试技术、讨论等5个栏目,由于此次研究的文章剔除了讨论稿,因此,157篇文章分属前4个不同的栏目。据统计,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这一栏目的低被引论文篇数为68篇,是篇数最多的(其中关于基础理论方面的有40篇,关于实验研究方面的有28篇);排在第2位的是数值分析这一栏目,有47篇;排在第3位的是岩土工程研究,有39篇;排在第4位的是测试技术,有3篇。由于各栏目中刊发的论文总篇数有差异,因此,不能仅通过各栏目所产生的低被引论文篇数判断低被引论文的栏目分布特征,有必要考察各栏目中低被引论文的占比。统计了2012-2014年各栏目所产生的低被引论文篇数以及各栏目刊文总篇数,并计算了各年份不同栏目的低被引论文占比(表3)。

对比表1和表3,2014年的低被引率为10.77%,岩土工程研究这一栏目的低被引占比为12.58%,稍高于10.77%;数值分析这一栏目的低被引占比为15.29%,明显高于10.77%。2013年的低被引率为10.24%,数值分析这一栏目的低被引占比为13.40%,稍高于10.24%。2012年的低被引率为9.33%,岩土工程研究这一栏目的低被引占比为5.14%,低于9.33%;数值分析这一栏目的低被引占比为15.22%,测试技术这一栏目的低被引占比为20%,两者均明显高于9.33%。因此,从栏目分布上来看,数值分析这一栏目对低被引论文的贡献最大,各年份的低被引论文占比均较高。数值分析类的低被引论文中有一部分是运用商业软件对设定计算条件的工况或者具体工程实例进行模拟和计算,还有一部分是针对数值方法本身的改进和创新。另外,虽然测试技术这一栏目的总篇数比前面的三个栏目要少得多,但这类文章也要引起注意。在前期对高被引论文的分析调查中发现,测试分析类的文章产生高被引论文的比例远远小于其他三个栏目,但是本次分析中得出该类文章的低被引占比却明显偏高。

表3 2012-2014年各栏目低被引论文分布情况

2.5 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零被引论文是低被引论文的特例,由表1可知,2016-2012年发表文章的零被引率已趋于稳定。对2016-2012年12篇零被引论文进行分析得出:(1)12篇零被引论文中有5篇发表于上半年,7篇发表于下半年。(2)将12篇零被引论文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归类,有4篇论文的研究问题为各类型土(2篇关于黏土,1篇关于砂土,1篇关于非饱和土),2篇关于地下工程(1篇地下洞室,1篇隧道),2篇关于垃圾填埋场,2篇关于数值方法的改进或新的数值计算模型,1篇关于桩基,1篇关于岩土介质力学理论。(3)12篇论文中有5篇属于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栏目(关于基础理论方面的4篇,关于实验研究方面的1篇),有2篇属于岩土工程研究栏目,有5篇属于数值分析栏目。零被引论文的特征大体上与低被引论文的特征一致。

3 应对低被引论文的策略

(1)要坚持严格公平的审稿制度,将稿件的学术质量作为期刊发展的基石。对待每一篇稿件都应公平、客观,不以作者的身份作为判断稿件的关键,要依据文章的学术质量和研究价值进行判断。

(2)通过分析低被引论文的来源机构可知,低被引论文产出比例较低的机构在岩土工程领域均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并且拥有优秀的科研团队。编辑部应当加强与重点科研团队的沟通,积极向其约稿,争取高质量稿件。

(3)在审稿过程中,遇到关于特殊土、边坡、滑坡、隧道、矿井巷道、深基坑等研究方向的文章时,要注意好中选优,并剔除可能的低被引论文;遇到桩基、砂岩、坝体、填埋场等研究方向的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审查学术质量。造成一篇文章被引频次较低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有的研究方向可能是岩土工程学科中的活跃领域,该领域的投稿量、发文量可能高于其他领域,也有更多的机会产生低被引论文。有的研究方向可能在当初的几年并不是研究热点。因此,把握文章的学术质量是根本方法,这就要求编辑部合理地结合初审意见、外审意见以及终审意见作出判断,尤其是外审意见尤为关键。

(4)数值分析类的文章如果没有结合大型具体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或者仅为关于数值方法本身的改进或创新,则出现低被引论文的概率较高。数值分析方法可以模拟实验研究所不能实现的计算工况,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数值分析的落脚点必须是能够对工程实例的设计或施工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如果仅仅是通过设置计算软件中的一系列的理想计算条件而进行的模拟分析,则实用性不大。在分析中还发现,测试技术类的文章受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在审稿过程中要尤其关注此类文章,但是也不能因为该类文章受关注度不高而放弃。岩土工程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测试技术中一些优质的文章往往可以引领实验技术或者测试仪器的创新,这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好中选优尤为重要。通过对各栏目的分析可知,应该进一步优化栏目设置与各栏目文章的配比,适当减少纯理论分析类和数值分析类的论文篇数。

猜你喜欢
力学岩土数值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基于BIM的岩土工程设计优化及应用策略
数值大小比较“招招鲜”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舰船测风传感器安装位置数值仿真
铝合金加筋板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力学 等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