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环境工程》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2021-12-09 10:30:30郭阳洁贾晓青陈青莲沈文祺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环境工程办刊选题

郭阳洁,贾晓青,陈青莲,王 萍,沈文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期刊社,湖北 武汉 430074)

论文被引频次是指自论文公开发表或公开发布以来被其他文献引用的次数,是衡量文献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论文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在科学研究中的学术价值越高,对后续研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越大[1-2]。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深度和范围[3]。分析一本科技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有助于挖掘该期刊具有高影响力的论文和作者,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有助于期刊评价并为办刊提供参考。

《安全与环境工程》创刊于1994年,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该刊重点关注攸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安全、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及时追踪并报道国内外安全与环境学科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最新研究成果,是致力于解决地学领域安全与环境问题的特色期刊。

为探究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措施,通过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检索《安全与环境工程》自1994年创刊以来的被引论文,利用普赖斯定律确定核心作者的方法确定高被引论文,对其基本情况、年份分布、作者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科技期刊在明确定位、加强选题策划、发现和培养作者等方面提供参考。

1 研究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利用“期刊检索”功能,检索“被引期刊名称”为“安全与环境工程”的全部数据,共得到2 914条检索结果,即为《安全与环境工程》从1994年创刊以来到2021年间刊发的论文中被引用至少1次的全部论文数据,其中包含2001年期刊变更刊名之前刊发在《地质勘探安全》上的论文201篇。利用该数据库的文献导出功能,将这些论文的题录数据和引文数据导出为Excel格式,得到待分析的被引论文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每篇被引论文的出版年份、刊期、题名、作者、作者机构、关键词、摘要、被引频次、他引频次、引文等信息。检索时间为2021年6月20日。

1.2 高被引论文的确定方法

利用普赖斯定律确定核心作者的方法确定高被引论文,其计算式为[4]

式中:N为高被引论文的最小被引频次;nmax为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被引频次。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将高被引论文的题录数据和引文数据从被引论文数据集中提取出来,构成高被引论文数据集,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集中的题录数据和引文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被引论文的基本情况

由于《安全与环境工程》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被引频次为179次,即nmax=179,根据式(1),得到N=10.02≈10次,故将被引频次至少为10次的论文定义为高被引论文,得到高被引论文987篇,其发表时间为1994-2019年,最近两年(2020和2021年)发表的论文由于被引用时间不长,被引频次尚不够高,这说明该刊论文至少需要在发表2年以后才有可能成为高被引论文。通过统计《安全与环境工程》被引论文和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得到基本统计量(表1)。

表1 《安全与环境工程》被引论文与高被引论文的基本统计量对比

由表1可知,《安全与环境工程》高被引论文共有987篇,占全部被引论文(2 914篇)的33.87%,其总被引频次(22 427次)占全部被引论文总被引频次(30 184)的74.30%,其总他引频次(21 970次)占全部被引论文总他引频次(29 276次)的75.04%,即《安全与环境工程》的全部被引论文中,数量占比约30%的高被引论文对期刊总被引频次和总他引频次的贡献均超过70%,即较少的高被引论文拥有较高的被引频次,这符合“二八定律”[5],体现了高被引论文对期刊被引频次的突出贡献,说明期刊选题策划一定要紧抓关键选题、关键作者。

通过对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发现,被引频次越高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越少。绝大部分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都在30次以下,其论文数量(799篇)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比例达80.95%,被引频次在100次及以上的论文数量(12篇)极少,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比例仅为1.22%,这说明期刊应充分挖掘优质选题和优质作者。

2.2 高被引论文的年份分布

对《安全与环境工程》高被引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图1)和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的逐年变化(图2)进行分析可知:

图1 《安全与环境工程》高被引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的逐年变化图

图2 《安全与环境工程》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的逐年变化图

(1)高被引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随年份变化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上升阶段可能与期刊良性发展过程中高质量论文的数量逐渐增加且影响力逐渐提高有关,而下降阶段可能与新近发表论文的被引时间随年份变化逐渐减少有关。

(2)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最大值出现在2000年,达到46.20次,而当年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并不多,仅有5篇。分析这5篇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发现,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一支独秀”,于2003年首次被引用,直到2020年仍然被多次引用。其被引频次高达134次,远远高于其他4篇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均低于30次),且在期刊全部高被引论文中排名第3位。该文题名为《国内外滑坡防治与研究现状综述》[6],发表于2000年第3期,作者齐甦和彭少民分别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和武汉工业大学,该文对国内外滑坡分析及研究进行了综述,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滑坡防治及研究的方向。为了解该文在其所属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地位,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滑坡防治”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得到与滑坡防治研究有关的学术期刊论文852篇,按被引频次从大到小排列发现,该文被引频次排名第8位,表明该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滑坡防治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提高《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做出了较大贡献。从论文类型来看,该文为综述论文,说明高质量的综述论文对科技期刊学术传播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从论文选题来看,该文选题属于地学领域安全与环境问题,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长期以来着力打造的期刊品牌形象高度契合,说明科技期刊发展必须走专业化、特色化的道路。

(3)2001年以前,高被引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都较低,而2001-2004年,高被引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同步呈现相当显著的快速增长趋势。为分析其原因,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①若期刊年发文量大,其中产生高被引论文的数量有可能越多,相应地,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也可能越多,故将高被引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与年发文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2001-2004年期刊年发文量未增反减,由2000年以前的70篇以上,下降到2001、2002年的69篇、66篇,之后才开始大幅增加,到2003、2004年分别为128篇、124篇。可见,期刊年发文量与高被引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的变化趋势并不吻合,期刊年发文量的增加不能解释高被引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在2001-2004年的快速增长趋势。②2001-2004年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虽然低于2000年的最大值,但明显高于1994-2004年的其他所有年份,其变化趋势与高被引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一致,也呈明显的增长趋势,这充分说明2001-2004年期刊高质量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都有明显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时间段内,有一个期刊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即2001年第3期期刊由《地质勘探安全》更名为《安全与环境工程》,这是期刊为了适应地质勘探系统的业务范畴已延伸到灾害防治、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领域这一大背景所实施的办刊策略。通过分析被引论文数据集发现,在2001年发文量下降的情况下,当年不仅高被引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明显增加,而且被引论文数量也由2000年以前的不足40篇增加至47篇。进一步对比分析2001年各期的被引论文数据发现,第1期和第2期被引论文数量分别为14篇和11篇,被引频次分别为92次和50次,到第3期和第4期被引论文数量均为11篇,但被引频次分别提高到134次和142次,涨幅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新刊名比旧刊名所面向的读者受众面更广,且新刊名定位准确,使得期刊在变更刊名后受到了地质勘探行业以外更多领域学者的关注,高质量论文的数量和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提升,且随时间推移这种效应不断增强,使期刊学术影响力获得大幅提升。可见,变更刊名这一办刊策略与高被引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在2001-2004年的快速增长趋势密切相关。因此,期刊的办刊策略既要符合办刊宗旨,又要适应时代和学科发展,期刊应准确把握读者受众,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对办刊策略及时进行必要调整。

2.3 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分布

对《安全与环境工程》高被引论文的所有署名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总被引频次排名前15位的高被引论文作者,统计每位作者的总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量,并对每位作者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进行分析(表2)可知:

表2 《安全与环境工程》被引频次排名前15位的高被引论文作者

(1)从高被引论文作者的总被引频次来看,总被引频次排名前三位的高被引论文作者为吕锡武(570次)、赵云胜(354次)和殷坤龙(351次),其高被引论文数量(14篇、17篇、10篇)排名也位于前三位,说明这些作者既优质又高产。其中,吕锡武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与水处理技术、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赵云胜主要从事系统安全理论与应用、安全信息工程、国内外职业安全卫生对比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殷坤龙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与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说明期刊应高度重视相关学科领域,发掘更多优质高产作者资源。

(2)从高被引论文作者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来看,由于肖军、段菁春、王华和庄新国4人为论文《生物质利用现状》(2003)的共同署名作者,殷坤龙和张桂荣为论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2003)的共同署名作者,于雷和宋国华2人为论文《基于PEMS技术的交叉口尾气排放特性分析》(2006)的共同署名作者,故15位高被引作者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共有10篇,其中有6篇属于环境科学技术学科,有4篇属于安全科学技术学科。

(3)从高被引论文作者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来看,大多数高被引论文作者都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而肖军等4位作者仅发表了1篇高被引论文《生物质利用现状》[13],但该文被引频次却高达179次,是《安全与环境工程》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为何作者发文量最少但被引频次却最大?通过分析该文作者的研究方向和论文选题发现,第一作者肖军主要从事能源矿产研究,该文的选题生物质研究是能源和生态环境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涉及学科领域比较宽泛,包括新能源、环境科学技术、生物学、有机化工、农业工程、动力工程、燃料化工等多个学科领域。相比之下,同为2003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9]和[11],其作者分别从事水文地质研究和工程地质研究,两篇论文的选题分别为地质灾害和水质模拟,涉及学科领域相对更集中,主要属于地质学和环境科学技术学科。进一步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证文献分析”功能对这3篇论文进行分析发现,论文[13]的被引学科数量高达26个,而论文[9]和[11]的被引学科数量仅为20个和13个,而被引学科数量可体现论文选题对相关学科读者的吸引力,这说明涉及的学科领域更宽泛的论文可能受到更多学科的读者关注,进而使论文获得更高被引频次。

以上这些高被引论文作者都是期刊的重要资源,期刊应予以充分重视,做好高被引论文作者的选择和培养工作,并在选题策划中结合不同作者的研究方向开展有针对性的组稿工作。

3 高被引论文特征及其对办刊工作的启示

通过对《安全与环境工程》高被引论文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及其对办刊工作的启示如下:

(1)被引论文中,数量占比约30%的高被引论文对期刊总被引频次和总他引频次的贡献均超过70%,符合“二八定律”,体现了高被引论文对期刊被引频次的突出贡献,说明期刊选题策划一定要紧抓关键选题、关键作者;高被引论文中,被引频次越高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越少,说明期刊应充分挖掘优质选题和优质作者。

(2)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最大值出现在2000年,达到46.20次,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滑坡防治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篇综述论文,其被引频次高达134次,说明期刊发展必须走专业化、特色化的道路,并重视吸纳高质量综述论文。

(3)高被引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在2001-2004年的快速增长趋势不是由于期刊年发文量的增加,而是由于2001年期刊变更刊名拓宽了读者受众面,说明期刊的办刊策略既要符合办刊宗旨,又要适应时代和学科发展,期刊应准确把握读者受众,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对办刊策略及时进行必要调整。

(4)高被引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排名都靠前的高被引论文作者,是优质高产作者资源,高被引论文数量极少、总被引频次极高的高被引论文作者,则是优质非高产作者资源。这些重要的作者资源,期刊都应予以充分重视,做好高被引论文作者的选择和培养工作,并在选题策划中结合不同作者的研究方向开展有针对性的组稿工作。

总之,科技期刊应明确办刊定位,紧跟学科和业界发展动态,关注热点和前沿问题,注重作者的选择和培养,走专业化、特色化的道路,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工程办刊选题
装备环境工程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3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50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