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维刚
(苏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刻石这一活动上古即有之,起初主要是为了实用目的而刻。自秦汉迄晚唐,石刻的功能经历了由实用至传世的渐变,到了宋代更是出现了许多新变。石刻被宋人广泛应用到政治、文化、文学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大。宋人对于石刻的自觉运用,反映了宋人强烈的当代传播意识。王星著《宋代石刻功能的多元透视与文学个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以下简称“王著”)正是从文献学、文学及传播学等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石刻作为传播媒介所发挥的多种功能,以此反映宋代政治文化的动态变迁,同时以大量石刻文学作品为例,充分论述了石刻在文学创作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该著资料丰富、考证缜密、论述详尽、别开生面,开拓了石刻文化与文学研究的新进境。
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无论是其传播载体,还是其表现功能,都是丰富多样的,值得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掘和考察。王著的一个突出特色,是注重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总体上看,石刻的功能主要有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文学创作功能以及文学传播功能。王著上编共四章(“宋代石刻的政治功能——从帝王石刻考察”、“宋代石刻的文化功能”、“宋代石刻的文学创作功能”、“宋代石刻的文学传播功能”),即分别就此四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首先,王著揭示宋代石刻与政治关系十分密切,而帝王石刻更是与政治生活密不可分。前代帝王亦常常对石刻加以主动应用,主要用于颂功、封禅、立威、辅政诸多方面。至宋代,帝王对石刻的应用范围更广,态度更积极。特别是宋徽宗,几乎直接以石刻行政令,对宋代政治生活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通观宋代帝王石刻,我们甚至可以说宋代帝王石刻是宋代政治的一根敏感神经。正因如此,王著先从横向上剖析宋代帝王石刻的政治功能,再从纵向上探讨宋代帝王们对于石刻的应用,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去把握宋代政治大势,了解宋代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与文学滋生的土壤。王著将石刻的政治功能总结为四点:宣传、行政、干政及沟通。接着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出发,分别剖析了宋代帝王石刻的政治功能及帝王对石刻的运用,目的是把握宋代政治发展的过程及特点,最大程度地还原宋代文学生成的政治因素。
其次,王著认为宋代石刻作为一种重要传播媒介,与宋代士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亦密切相关。宋代石刻既是士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参与了宋代文化的建构。从意识层面看,宋代石刻与宋人的文化精神形成双向互动关系;从物质层面看,宋代石刻又是其文化的物质载体,对宋代文化具有建构、凝定及发展衍生功能。王著由此从文化层面出发,分析了石刻与宋人文化精神的关联互动,可以看到,石刻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为我们开拓了了解、领悟宋人精神思想与文化倾向的窗口,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也影响了有宋一代文化的发展。
另外,王著发现石刻对于文学创作也具有导向作用。一方面石刻本身的正统性与崇高性与宋人的创作心理吻合,使得宋人乐于选择石刻创作;另一方面,刻石活动的繁盛促进了宋人的创作互动与竞技,也带动了相关文体的发展。最后,王著详细论述了石刻对文学传播的重要作用。王著介绍了影响石刻传播的因素,总结了石刻传播的方式与特点,揭示了石刻传播的效果,为我们展示了石刻在文学作品传播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说,王著通过对石刻的不同功能的介绍,并以此为观照,从政治文化和文学创作与传播这两个层面来反映宋代文学赖以生长的土壤,揭示了石刻与文学的双向互动,为宋代文化与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空间。
宋代石刻较之于前代,有了许多新的变化。据王著考证,其中最为重要的有四个方面:一是石刻地位的空前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宋代官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刻石制度,民间刻工也日益职业化、家族化、行业化,石刻被更主动、更广泛地运用于政治、文化、教育、文学等领域;二是数量较前代更为巨大,并且文学类石刻数量及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类石刻;三是宋人刻石的当代传播观念较前代突出,由于当代传播观念的影响,宋代石刻在形制上有新变,在刻石方式上也与前代有别;四是宋代石刻产生了新的类别,如语录刻石、大规模的刻帖运动、科学图谱一类石刻等。这些细致深入的考证,构成王著能够系统深入探讨相关问题的基础。如果说王著上编四章是从宏观功能角度对宋代石刻与文学关系的把握,那么下编三章(“苏轼石刻作品研究”、“宋代浯溪石刻与‘中兴’话题”、“《醉翁亭记》石刻研究”),则是从微观角度对宋代石刻与文学关系的深度剖析,以加深我们对于宋代作家作品的理解与把握,并尝试由此找到适用的研究石刻与文学的途径与方法。
明叶盛在《水东日记》中说:“予尝戏谓,东坡平生必以石工自随,不然何长篇大章,一行数字,随处随有,独异于诸公也?”揭示出了苏轼作品在宋代广泛刻石的事实。王著选取苏轼作品作深入个案分析,自然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王著查阅了大量金石著作,结合苏轼诗文集中的记录,对其石刻作了十分详尽的数量统计与分析,并将其分为题名题字类、文类、诗词类三大类别。通过前后的比较,王著总结出了苏轼对于石刻的运用情况和审美态度,从而以此来透视苏轼的内心世界。例如,苏轼前期石刻以记为多,既有其独立不迁的性格原因,也是其振起斯文的一种形式。而后期苏轼石刻则发生了由重记向重碑的渐变,由此可看出苏轼的身份实现了风雅文人到成熟政治家的转变。另外,王著还匠心独运,通过石刻来确定苏轼最喜爱的作品——黄州时期的《海棠诗》及定州时期的《中山松醪赋》,这不失为了解苏轼的新途径、新视角。值得注意的是,苏轼最爱的这两篇石刻作品并不是读者熟知的名篇,尤其是《中山松醪赋》似乎还未引起研究者的充分重视。通过对《海棠诗》的分析,透视出了苏轼在逆境中由哀怨走向自我肯定与从容成熟的心路历程;而对《中山松醪赋》的喜爱,则是缘于此赋标志着苏轼思想的大解放。
同样地,通过对宋代浯溪石刻的历时研究,王著仿佛借用历史的长镜头,还原了宋人借中兴话题在石刻中,从隐含性地对宋代朝政提出批评,到勾画南宋偏安之际对大宋中兴的美好愿景,以及这一美梦破灭的创作主题的变化过程,透视出宋人南渡前后心态的变迁。最后,王著从欧阳修的滁州石刻中透视出了其内心追求不朽,自我勉励及怀抱的美好政治理想;而《醉翁亭记》的刻石及典范地位的确立过程,则是石刻成功传播的完美典范。通过石刻来透视作家作品无疑是作者独具一格的新思路,有利于读者深层次把握作家的创作心理,加强对作品的解读,更准确地还原其人其文的原貌。可以说王著为宋代研究者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其间仍有各类作品和作家可供探索,这对把握宋代政治文化动态和文学发展有着独特意义。
早在宋代陆九渊即说:“今天下学者唯两途:一途朴实,一途议论。”(《陆九渊集·年谱》,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89页)清代章学诚亦言:“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文史通义校注》卷五《答客问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7页)可见中国学者自古即重视考证与批评两种学术路数。自20世纪以来,学者进一步对这两种方法进行阐释或融通。如傅斯年说:“史学便是史料学。”(《史学方法导论:傅斯年史学文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充分占有史料,将研究建立在坚实的文献基础之上,坚持考证与批评相结合,并采用传统考据与计量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做到既有局部的细谨又有宏观的统计分析,是王著的重要特色。
王著做了大量的统计分析工作。据统计,全书共十三个表格(含附录),其中苏轼诗词石刻表尤为详尽,作者的工作量之大、倾注心力之多可以想见。通过这些表格,作者可以提炼宋代政治文化的特点,透视作家内心世界;对读者而言也更为直观,更加具有说服力。例如通过宋代各类石刻总量表可以清楚地看到宋代推行的右文政策;通过宋代文类石刻数量表的对比可知,宋代实用性的墓志条目相比唐代大大减少,而纯文学性的记文和箴铭颂赞类石刻数量大增,可见宋代显然更加重视文化教育,理学思潮影响力较大。也正是通过表格的统计、数量的比较分析,作者才能透视出苏轼心理状态的变迁,以及“中兴颂诗”反映出的宋代文学的概貌。
王著还善于综合运用各种考证方法,对石刻的各种信息进行辨析。作为史料的一种,石刻虽相较其他史料具有持久、不易损坏的特性,但同样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难以考辨其刻石主持者、作者、时间等具体信息。例如在帝王石刻部分,作者就对争议极大的太祖石刻《戒碑》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工作。该碑载有宋太祖“不杀士大夫”的誓约,故南宋以来许多史书均有详略不等的记载。但此石刻却不见于金石书籍的记载,仅从曹勋口中得来。因此,许多前辈学者皆撰文认为此碑为伪造。但作者首先指出前人文章中皆为推理之辞,并无实证;接着从情理出发,指出此碑实为太祖为约束自己和后代嗣君而立,并非金规铁律,内容也不便公开,藏于密室合情合理;最重要的是,作者综合了大量文献,从《宋史》、《全宋文》及太祖《与赵普书》等文献中辑录出有关记载,用以证明太祖立此碑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再如对于刻石时间的考证,后人多以为《醉翁亭记》刻石于记文写成之时,即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但实际上,从石刻的碑阴所刻的唱和诗作可知,记文首次刊石是由陈知明退蒙书丹。而作者通过考察欧阳修在扬州的行迹交游及与陈知明的书信往来,考知二人相识当为庆历八年(1048)。《金石续编》中苏轼书《醉翁亭记》的石刻跋语也再次确认了《醉翁亭记》的刻石时间为记文写成后的两年,即庆历八年。
总之,王著通过对石刻功能的多方面、多层次研究,为学界提供了文学研究的新空间、新方法,以新的视角对宋代政治文化与文学进行了多方位的观照和透视,还原了一个更加真实生动的宋代历史图景。作者思考之全面、论述之清晰、考据之缜密都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诚如著者所论,宋代石刻具有多元功能,既是宋代政治文化得以实现的重要工具,反过来又影响到政治文化大气候,进而影响到宋代文学的发展,宋代石刻对宋代文学总体风貌的形成、相关文体的繁荣、作家的成名、名篇的确立都有重要作用,对把握作家创作心理、加强作品解读亦有重要意义,在这些方面还有十分广阔的研究空间。我们期待作者在此领域的进一步耕耘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