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微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 200233
如何结合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让旅游专业的人才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将以文化遗产旅游与管理课程为例,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背景、课程教学改革路径、课程教学改革预期收效三个方面来探索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当前,供求错位是旅游人才面临的主要问题。拥有旅游高等教育背景的学生人数,随着业界对人才需求程度的加大而逐年增加,但是,旅游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又无法有效满足业界的需求,导致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1](范向丽,郑向敏2009)。国内不少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在实践经验方面是短板,专业课程开发和专业设置一般而言都是依据师资背景而定的,对于业界的需求没有缺少充分的考虑,大多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的模式只在部分院校得以实施。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对于如何转型把握了方向。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当前社会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能够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打造“人才智库”,让旅游专业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王硕,2021)[2]。
旅游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应用型本科转型应针对市场需求,将所需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文化遗产旅游与管理课程是面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是培养旅游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课程之一。文化遗产旅游与管理课程不仅可以做到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展示、阐释给学生,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热爱,让文化自信融入血液当中,具有非常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本杰明·布鲁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教师提供了基本的知识分类逻辑,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层级。教师首先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知识的目标科学地组织不同形式教学活动,测评方式因知识类型而异,教师在不同类型知识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可以是各异的(丁海燕 2013)[3]。布鲁姆认知教育理论是我们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在重构文化遗产旅游与管理课程设计时,将从这六个方面出发,结合具体课程内容确定知识类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的教学设计,从知识、研究、体验、操作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在多元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知识分类的不同类型,既可以是传道者,也可以是观察者、参与者、聆听者。
1 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以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为基础,结合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要求,从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方面重构《文化遗产旅游与管理》课程教学,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同时对各子教学目标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1)识记。针对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概念,我们将其归纳为机械性记忆知识的部分,是需要学生进行概念的识别和记忆的。
(2)理解。针对文化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的二元关系,通过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案例中深入理解和内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以及和旅游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
(3)应用。针对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二元关系的内容,我们将通过小组讨论来观察旅游现象和确定辩论主题,通过辩论让更多的知识得到内化、辨析、理解和应用的效果。
(4)分析。针对教师准备的案例教学素材,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5)综合。文化遗产旅游与管理课程教学结束之前,作为学期末过程性考核的重要一环,学生能够对城市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归纳和分类,设计出科学、合理、具有吸引力的文化遗产线路。
(6)评价。可以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旅游的相关材料作出深刻的、理性的、有价值、有说服力判断的能力。
2 教学方式改革
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我们从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方面对文化遗产旅游与管理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同时,我们认为,教学体系建设中应紧扣“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就是实践教学。文化遗产旅游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重视教改目标中的体验层次和操作层次,开展案例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法。为了进一步分解知识内化的难度,增加知识内化的次数,加深学生对需要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知识、研究、体验、操作等四个层面上,尝试通过“知识讲授”“非遗进课堂”“上海市城市文化遗产线路设计”、案例教学、课堂辩论赛等五个环节加以贯通(见图 1)。
图1 四层次、五环节图解 (图片来源:作者整理)
我们将从以上四个层次对课程教改路径进行解析:(1)知识层次方面,通过老师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及学生参与班级辩论赛的多元教学方式,以遗产概述、遗产旅游、文化遗产管理三个模块的知识体系为载体,深入理解和内化遗产概念的界定、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以及和旅游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2)研究层次方面,通过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遗产旅游的案例分享、讨论和思考,让学生对旅游研究的定位、研究选题的确定、研究切入点的思考和研究方法的运用等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比如如何去理解旅游和文化遗产结合产生的研究价值,文化遗产是旅游研究的外延对象,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旅游的本质也是随着社会的波澜起伏而发生演变。遗产推动了旅游本质的构造化与认识程序化,演变中的旅游本质加入了遗产元素。除此之外,居民从家里走出来,转变为旅游者,为了提高对遗产资源价值的认同度而前往遗产地旅游,同时又要控制因旅游所造成的对遗产资源本体的影响,不能因为提高了无形的认同价值而降低了实物本体质量,由客观走向能动,增加社会性的凝聚力;旅游学术中比较盛行回顾视角,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领域,人们在回顾中发现了遗产,重视遗产并生成了一股社会力量,从文化遗产旅游的现象到背后逻辑和原理的探究中发现了其研究的价值。(3)体验层次方面,通过“非遗进课堂”的环节,让小组同学自主选择一项家乡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课堂中“非遗进课堂”环节为载体,不仅让小组的汇报具有知识的普及、分享、展示和实操性,更让全班的同学能够有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和体验非遗。(4) 操作层次方面,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真正走进上海市区和奉贤周边,实地考察每个人身边的城市文化遗产,并设计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上海城市文化遗产线路”。
3 考核体系改革
鉴于对学生学习进步、学生习得和掌握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高阶认知能力的评价,文化遗产旅游与管理课程教改以后采取“三三四”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即“非遗进课堂”小组作业占比30% ,“上海城市文化遗产线路设计”小组汇报占比30%,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案例分析)占比40%,相较于传统的闭卷考试,过程性考核方式实际上对学生课内外学习主动性、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高阶认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依托“四层次五环节”的改革路径,文化遗产旅游与管理课程教改实施以后,学生一方面能将识记层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得到有效内化,另一方面能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层面的知识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案例分析、线路设计汇报比赛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再创造,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4]。
我们将文化遗产旅游与管理课程的“五环节、四层次”教学改革模式贯穿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考核体系等多方面,预期将会在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核心应用能力、专业影响力、知名度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罗仲尤等 2019)[5]。《文化遗产旅游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能将“课程思政”学科内容与立德树人的有机融合,通过“非遗进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专业课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正确认识,提升职业精神[6]。这样的课程思政能让文化自信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而是让更多年轻学生主动去关注、了解、理解和守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认同,从而成功培养出符合新时代我国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具有高尚品德与爱国敬业的优秀人才。
本文以文化遗产旅游与管理课程为例,从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方面重构了课程教学,通过“知识讲授”“非遗进课堂”“上海市城市文化遗产线路设计”、案例教学、课堂辩论赛五个环节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再创造,将知识层次、研究层次、体验层次和操作层次贯穿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考核体系等方面,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加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的教改成效[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