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调查探析

2021-12-09 01:21:34
当代旅游 2021年33期
关键词:我院学院旅游

刘 娟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引言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生的就业问题,向来关乎专业生死存亡的重要考验标准之一。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是由五个专业组成的学院:酒店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研学专业、空中乘务专业与心理咨询专业。近几年来,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就业官网上的就业率与就业匹配率一直有提升的空间。2021年学校针对2018级毕业生的初始就业率统计结果与7月份目前的就业结果统计显示我院的总就业率一直处于倒数三名的行列。2018总毕业生有435名学生,学校就业网统计我院目前灵活就业6.90%,待就业率为11.03%,暂不就业率为4.14%。因此,实时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就业与就业质量十分必要。

一 研究背景

根据目前专家们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内容,目前相关的研究内容与动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献以及对国家政策的研究

不少专家针对我国目前就业现状,仔细研究了我国的旅游与酒店管理就业政策,并对以往前人的研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总结。例如: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2018)提出了各地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他们做出了相关的推动高质量就业的16条相关政策建议。Deranty、Macmillan和 Bescond(刘 晓 莉,2018)分别针对体面工作的定义提出了他们的主观判断和维度定义。左占卫(2021)针对国家提出的2021年国家制定了新增超过1100万就业的目标,他认为高职院校也要高质量就业。

(二)就业策略研究

很多专家对提升旅游与酒店管理就业的策略给出了他们的理解。比如,罗锦丽(2018)提出,通过科学、系统的全程式职业指导可以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同时推动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当前需求和未来发展,从而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更高质量就业,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程细平(2020),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着手,分析存在的问题,站在学校的层面,从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业的教育社会化四个方面来探讨适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之路等。郭振纲(2021)在工人日报里写道: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供给渠道之一,要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精准对接[1-2]。

(三)以具体学院或专业为个例进行的实证研究

黄碧珠(2017)年通过分析瑞士职业院校和美国STC职业教育,客观地总结了职业素养培养、探索校企合作关系以及终身职业教育与人人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刘虹、章谊(2020)基于近三年江西省就业质量报告作了职业生涯视角下高职生高质量就业的纵向研究。杨欣、黄津津戈英(2021)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该学校的高职院校高效优化专升本促进高质量就业进行了实践研究,提出了提高学生专升本,也是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途径与对策之一。

综上所述,以往关于旅游与酒店管理就业的研究内容是多维度的,但是涉及纵向研究的较少。

二 职业院校就业质量的概念与衡量标准

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就业质量可以从劳动者本身、企业或社会国家这几个层面去理解。从劳动者本身指的可以是个体对工作特性、工作环境、薪酬福利的满意度和个体特性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等。从企业层面主要是指其是否为企业员工提供了薪酬福利、对企业员工提供服务的满意情况和安全保障等去看就业质量。而国家与社会层面主要是制定的相关政策与提升就业质量的关系。

从质量管理学角度,高职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生就业质量是涵盖企业和高职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生对就业的满足程度,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刘晓莉,2018)。

(一)全面性:旅游与酒店管理就业质量关乎企业与学生双方满意度,就业过程需要校、企与学生的全面参与,旅游与酒店管理就业管理过程全面性,评价维度的多面性(专业与工作相关度、薪资、离职率、职业素养、职业发展空间等)。

(二)动态性:旅游与酒店管理就业质量评价要依照不同地域、时间和社会环境而变化。

(三)经济性:旅游与酒店管理就业过程中,院校、企业、学生三个参与主体都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教学资源、学生学费、企业职业培训等)。

(四)适宜性:旅游与酒店管理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达到,即在旅游与酒店管理就业过程中既有就业数量,又要有就业质量。

衡量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可以从是否符合以上学生与企业就业满意度的四个特性来进行判断[3]。

三 2018级我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一)学生职业定位不清晰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初期入学时,被调剂的比例较多,学生大多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并不清晰。学生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习时,并没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因此大多学生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概念非常的模糊。即使学院组织学生参加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习培训,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差强人意。以我院2018级旅游与酒店CLE远程教学项目班,参与课后反馈调查的学生积极度为例。CLE班一共是30名学生,男生2名,女生28名。课程内容围绕大旅游方向开展,有中外行业专家共同授课。课程开设频率为每周一次,每次时长为90分钟。课程开设时间段为2018年9月11日—12月18日。每次课后完成问卷调查总人数(见表1)。

表1 课后完成问卷调查总人数

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参与度来看,学生的积极度并不稳定,这与学生的职业定位不清晰息息相关。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反馈在实习期间或就业方面,并不想从事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的工作。甚至有少数同学对今后是否就业也比较迷茫。

(二)企业薪资与岗位比例不匹配

企业对于学生的就业影响,在我院目前主要反映为工薪与岗位匹配比例不协调两个方面。薪资方面主要指我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劳动强度与工作薪酬不匹配导致。众所周知,旅行社与酒店平均劳动时间长,而薪水较低这是目前不争的事实。以今年武汉地区合作旅行社与奢华型酒店给我们应届毕业生的薪酬为例,薪酬区间在2600—3000元。我院该专业学生大多在前线对客岗位,每日均工作时长为9—10个小时。因此该专业学生在该领域就业意愿较低。岗位不匹配则是针对我院旅游空中乘务专业,目前受国际疫情影响,各大旅行社与航空公司提供岗位较少,处于需求岗位人多,而空岗少的状态[4]。

(三)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专业培养方案有待改进

目前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针对本院学生职业定位不清晰,进行分方向教学的培养刚刚起步。以酒店和旅游两个专业举例。酒店与旅游分别都有“1+X”校企合作的职业证书考试,相较于原来的“双证毕业”,现有的证书与专业匹配度更高。酒店管理专业设置葡萄酒品鉴、意式咖啡、茶艺等特色方向,旅游管理专业新增旅游研学专业。这些针对不同学生个性特点与学习需求的教学改革在2018级毕业生上没有实施,目前在2019和2020级正在运行。因此,这也可能是导致2018级我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就业率较低、就业质量较低的原因之一[5-6]。

四 提升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就业质量策略

针对之前衡量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生就业质量的四个特性:全面、动态、经济、适宜来确定就业策略应该与以上特性相匹配。主要的实施主体除宏观层面上的国家政策以外,在微观层面上,实时策略的主体主要在学院与企业。

(一)消除迷茫,帮助学生找准职业定位

学院应针对目前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现状与职业发展意愿,继续进行分方向培养。通过我院与武汉和湖北本地的旅行社和酒店的合作项目,大师工作室的介入,树立学生对专业的信心、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与忠诚度、培养学生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操作技能与软技能。比如我院“云旅游”工作室,陆续在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和旅游研学专业开展了“移动课堂”。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武汉市旅游景点实地进行了英文旅游问询模拟以及中文的导游景点讲解。除此以外,“云旅游”工作室也组织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排演,在武汉市解放公园为市民和游客表演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主性,还可以增添他们对专业的认可度。另外,学院各专业在“1+X”证书的企业认可度上应该继续与企业沟通,增加校企合作证书的含金量,增加学生“带证上岗”的自信度[7]。

(二)响应国家政策,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里提及了要各地各高校秉承“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从而培养当今大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辨、勇于创新探索的精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有助于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因此,学院应该在响应国家政策的鼓励,配合我校创业学院,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学院应该支持与辅助本院各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教育部举办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大赛的历练,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自立自强、激发创造力,增长其智慧才干。真正去落实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开拓高质量的大学生创业就业。

(三)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专业人才

在学生的专业培养上,企业的介入也是不可或缺的。职业院校的特色也在于,院校应该服务本地企业,为本地企业的人力发展与人才需求做出贡献。而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应企业需求,那就需要学校的教学内容要紧跟市场,并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接轨。因此紧密的校企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考虑到每年我们学院各专业留在紧密合作企业的人才数量,企业如需要培养新进员工的忠诚度,除在工作环境、薪资水平、员工福利、员工职业培训、企业文化认可等这几个方面付出以外,企业在不影响其工作运营的前提下,可以积极配合学院的教学改革方案,与学院联合培养学生。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学院的企业讲堂、企业体验行、校企横向课题等,与学院共同进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这些方式,既提前可以培养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又可以增强新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避免对今后双方共同培养出来的人才流失[8-9]。

五 结语

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优化本专业对人才模式的改革,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优化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模式。从2018级本院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因果分析,同时也针对现状提出了主观的就业策略,希望以上就业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岗位认可度,最终同时提升本院今后的专业人才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

猜你喜欢
我院学院旅游
初等教育学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旅游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学院掠影
旅游的最后一天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5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