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少华 朱红艳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藏拉萨 850000
2014年6月,我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运河以其突出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旅游开发价值引起了学者和地方政府的普遍关注[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3]。”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标志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4]。2020年,文旅部、发改委联合印发《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1年,《“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建设[5-6],将大运河沿线打造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域,一系列文件对大运河文旅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目前大运河文化带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区域合作质量低、省际差距大、旅游经济空间布局欠佳等诸多挑战[7]。因此,在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背景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主动融入我国“带”和“区域”发展新格局,从整体上提升沿线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这对于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区域发展布局,优化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对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区域发展结构,分析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的相关情况,分析沿线省份高质量发展情况,有助于进一步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及时推动政策配置和优化资源配置,保证沿线省份协调发展。考虑到大运河文化带的战略位置,本研究以大运河文化带为研究对象,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聚焦于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网络结构演化特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旅游经济联系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测度2004—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态势,一方面从时间维度揭示时序视角下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变化的整体规律性和空间异质性,另一方面从网络视角揭示大运河文化带各省旅游经济联系、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格局与结构的演化过程。研究成果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旅游高质量发展与旅游高质量网络的演进规律,同时通过考察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分布及其动态演进,有利于从根本上厘清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机理,对优化区域旅游产业布局,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均衡充分发展奠定基础。
大运河文化带北连“环渤海经济带”,南接“长江经济发展带”,纵贯“一带一路”三大经济带,全长约1800公里,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8]。其连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8个省市,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水网密集,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
1 熵值法
本研究在借鉴唐业喜[9]等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经济创新发展、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旅游经济开放发展、旅游经济共享发展、旅游经济有效发展6大准则层,选择24大指标对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构建(见表1)。
表1 旅游高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测算大运河文化带上7个省市的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i为地域总数,j为指标个数,yij为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旅游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wj为各指标的权重。
2 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
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由引力模型发展而来,多数研究建立在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和最短公路里程三项指标基础上。然而,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以及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纷繁多样,原有引力模型难以对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进行准确客观的衡量。因此,本文引入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旅游交通通达度指数对引力模型加以修正,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公式如下:
式中,Rij为省市i与省市j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Mi、Mj分别为城市i和城市j的旅游经济发展指数;Dij为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旅游交通通达度指数;K为引力常数,通常取值为1。其中,交通通达度计算公式为:
经济联系总量的公式为:
3 社会网络分析
(1)网络密度
网络密度指的是一个网络图中各个节点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其取值范围为[0,1],是判断一个区域的网络结构总体特征的有效指标[10]。网络密度越大,网络整体对每一个节点所产生的影响越大,联系紧密度则越高,节点之间的互动性越高。
(2)中心度分析
中心度是社会网络分析中识别最重要的行动者的主要指标。在中心度分析中,社会网络中的关系连接被假定为信息、服务、物品等的交换渠道,在这个交换系统中,个体层面上,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之间联系频繁,意味着其占据中心位置,有相对高的声望、相对大的权力、相对强的获取资源的能力。
(3)核心—边缘分析
核心区与边缘区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核心区经济发达、内部联系紧密,是区域经济系统的中心,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支配作用。边缘区经济落后,内生发展动力较弱,需要通过与核心区的交流互动来带动发展,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
4 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选择大运河文化带上的8个主要节点省市,采用2004年、2009年、2014年、2019年的截面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山东省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北省统计年鉴》《北京市统计年鉴》《天津市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最短交通时间采用官方时刻表上历时最短的列车时间作为原始数据。
根据构建的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公式(1)对2004—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上的8个省市的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后,借用ArcGIS软件,对2004—2019年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时序数据进行自然断裂法等级划分和空间可视化表达(见封三图1)。整体来看,自2004—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从2004年的249.65增长到2019年的332.39,但空间格局继承性性明显,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高的省市一直分布在运河线以东,东高西低的格局没有打破。在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方面,2004—2019年,河北省一直处于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低等级,河南省由低等级发展为较低等级再次转为低等级,其余省市的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提升,北京的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中,2004年7个省市皆处于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等级以下,自2009年开始北京市持续处于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等级,到2019年,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等级省市数量达到三个。从空间分布来看,四个时间节点的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大运河以东省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大运河以西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处于较低等级以下,在四个时间节点上,大运河以东省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达到中等及以上的省市数量为3,4,4和5,而大运河以西省市达到中等及以上的省市数量是2,2,2,2,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东西差异明显,非均衡性突出。从空间变化异质性来看,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的变动主要发生在大运河线以东,以西变化不明显。
从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各个子系统指标来看(见图1),2004—2019年,六大指标总体上皆处于不同程度的缓慢波动上升阶段。其中,旅游经济创新指标在六个指标中最低,但处于平稳上升趋势;旅游经济协调指标在2009年出现小幅下降,总体水平较低,说明旅游经济和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改进;旅游经济绿色指标、开放指标、有效指标皆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大运河文化带整体上生态环境发展良好、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和经济发展效能良好;旅游经济共享指标处于缓慢上升阶段,但发展水平有待提升,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成果惠及民生。
图1 2004—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子系统指数变化趋势
根据公式(2)(3)计算出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并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见封三图2),整体来看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水平较高,且自2004—2019年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分年度来看:2004年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排名前二的省市有北京市—天津市(40216.49),江苏省—浙江省(19484.50),其中,排名第一的省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排名第二的省市在长江经济带。河北省—安徽省(33.44)处于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的最弱极,整个大运河文化经济带处于“增长极—最弱极”格局;2009年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进一步得到提升,其中处于1000至50000范围内的经济联系通道由2004年的6条增加至2009年的9条,最大值仍为北京市—天津市(40458.76),涨幅微弱,最小值仍为河北省—安徽省(74.47),上涨率达122%。2014年,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北京市—河北省的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从2009年的5920.14下降为2014年的4766.86,江苏省—安徽省的旅游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范围从(5000,1000)上升为(10001,5000),且北京市—天津市的旅游高质量发展联系级别从2009年的二级上升为一级。2019年,处于三级以上的旅游高质量发展联系通道由2014年的5条上升为6条,且北京市—河北省的旅游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从2014年的4766.86上升到6620.02,这部分原因可能是雄安新区的建设推动了两省市间的联系。
从交通通达度和经济实力两方面来看,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与距离成反比,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而与地区经济实力成正比。如在地理位置上临近且地区实力高的京津冀省市以及江浙地带省市之间联系强度总体上皆高于其他省市间的联系强度。而位于大运河以南和以北的地理位置距离较远的省市间联系强度弱,2004、2009年,大运河文化带上旅游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最弱的两组联系分别有河北—安徽(33.44)、天津—安徽(105.30),河北—安徽(74.47)、天津—安徽(153.92),2014、2019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最弱的两组联系分别是河北—安徽(121.52)、河北—江苏(267.98),河北—安徽(210.70)、河北—江苏(313.67)。旅游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弱对次不明显。
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的基础上,根据公式(4)计算出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总量(见封三图2)。从各年份的旅游高质量发展联系总量数值来看2004年(193151.80)<2009 年(266348.82)<2014 年(298990.34)<2019年(320930.55),从整体上看,呈现出上升态势,且2004—2019年,北京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联系总量始终处于最高水平,其次分别是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而河南省一直处于最低水平,其次是河北。
对网络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见表2),并利用UCINET测度2004—2019年中心性、核心区域、边缘区域以及整体网络的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密度。2004年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网络结构中存在分异现象,三个核心城市集中在大运河下游,中上游城市则处于边缘地位。2009年江苏省转为核心区域,天津市退位边缘区域。2014年和2019年,核心城市一直是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这三大省市。核心区内部联系在2009年有小幅下降,之后一直处于紧密的联系状态,边缘区内部的空间联系趋于紧密,边缘区内部与核心区内部的联系密度自2004年至2019年保持为0.067,没有明显的增长态势,表明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的旅游联系互动往来较为稳定。在中心度方面,2014年至2019年,北京市的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排名第一,说明北京市与较多城市存在旅游经济联系,在整个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在节点城市中获取资源能力较强,连接其他节点城市的效果明显,是其他城市经济联系的中介。总体上,2014—2019年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整体网络密度由0.21上升至0.25后趋于平稳不动趋势,表明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联系高质量发展网络结构由疏松趋于紧密,旅游要素的流通性增强且处于持续稳定水平。
表2 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网络核心区与边缘区密度矩阵
综合上述的研究分析以及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实际,本文将大运河文化带主要省市间旅游经济合作空间具体布局为两点、三圈发展格局,“以点带圈,以圈带面”总体思路(见表3)。
表3 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合作格局构建
根据上文对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以及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和联系总量的分析,自2004至2019年,在大运河文化带下游,北京市处于核心地位,而在大运河文化带的上游,江苏省处于领导核心地位。为此可将北京市和江苏省列为两个核心增长极。在下游依靠北京辐射带动,在上游依靠江苏辐射带动,突破地域界限,实现大运河整体协调发展。
基于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分析,依据现有的经济区发展战略,可将大运河文化带划分为两个旅游圈。环渤海经济带旅游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和河南省,要立足于国家战略,将大运河文化带与京津冀和雄安新区建设主动融合起来。长江经济带旅游圈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以及安徽省,圈内有素有“六朝古都”美誉的江苏南京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浙江杭州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可以将其打造成集自然和文化为一体的国际风景旅游圈。
以点带圈,即,在运河上游,以北京为核心,辐射带动天津、北京、河北、河南旅游经济发展,进而进一步整合环渤海旅游经济带的作用,在运河下游,以江苏为核心,辐射带动安徽省和浙江省发展,并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的作用。同时,以圈带面,即促进环渤海经济带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旅游圈间的协同发展,协同建构大运河文化带主要省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合作网络,实现两个旅游圈内部的旅游要素互动,进而带动整个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以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继续做大做强核心增长极,推动大运河旅游线路与“环渤海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长江经济带旅游线路衔接,加大运河文化遗产、历史和人文景观的宣传推介力度。第二,加大创新驱动,推动协调发展,创新作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应不断创新旅游的发展模式,加大旅游科技投入。促进旅游与三大产业的融合度。第三,加快新型文旅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将文化资源的优势变为产业发展优势。
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带主要省市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经济作用,有助于引领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和互动,也是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战略落地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构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测度2004—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计算2004—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和联系总量,同时进一步构建二分值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了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的整体网络时空特征,最后得出结论。
第一,围绕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方面,一是时间上,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各省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强弱对次不明显;二是空间上,呈“东高西低”分布,空间格局继承性明显,旅游高质量发展空间异质性突出;三是影响因素上,各省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因素可分为创新不强、共享不足、协调不畅和绿色、开放、有效较好。
第二,围绕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和联系总量方面,一是时间上,2004—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和联系总量持续提升,随着时间推移,由以北京为唯一增长极的“单核心”空间结构演变为北京市和江苏省并存的“双核心”空间结构,其中运河下游以北京为核心,运河上游以江苏为核心。二是影响因素上,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强度与距离成反比,而与地区经济实力成正比。
第三,围绕大运河文化带整体网络空间结构方面,一是稳定性上,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联系高质量发展联系网络密度从2004年的0.21上升到2009年的0.25后,处于持续稳定不变状态,说明旅游联系互动往来较为稳定。二是中心性上,北京市在整个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2004—2019年,北京市的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均位列第一。三是核心—边缘上,核心—边缘省市历年来稳定不变。核心省市皆位于大运河下游的环渤海经济带区域,中上游省市位于边缘地带。
第四,围绕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合作格局构建方面,基于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以及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和网络结构时空演变的分析,将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合作格局划分为“两点、两圈”,总体布局思路是“以点带圈、以圈带面”,既以北京市带动环渤海经济带旅游圈,又以江苏省带动长江经济带旅游圈,然后“两圈”协同合作发展,拉动整个大运河文化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