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学习变革时代

2021-12-08 10:27:41刘增辉
在线学习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终身学习数字化信息化

刘增辉

10月14日下午,2021(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主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陈凯华,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青颖飞帆副总经理、联合创始人陈文鑫,超星集团副总经理秦波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华东,香港都会大学(原香港公开大学)副校长关清平作主题报告。大会主论坛由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社长冯立国主持。

经过多年酝酿与不断加速,数字化接近了爆发临界点,一个学习变革的时代即将到来,其走向、其前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时代的苍穹下,人类教育的理念、模式、体系包括教育信息化都需要重新审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学习的变革将使人类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终身学习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之路更加通畅。这是本届大会主论坛给与会者带來的信息。

关键词 学习变革时代 数字化 信息化 终身学习

在本届大会的主论坛上,围绕“数字化进程中的终身学习”主题,演讲嘉宾们就宏观形势、技术进步、学习与教育发展趋势等发表了看法,提供了建议。

数字化引发学习变革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被演讲者屡屡提及。出席大会的主论坛嘉宾认为,要真正理解这个重大判断,就不应只关注自身行业变化,而是要提高站位,放大格局,要看到大变局是由新科技革命浪潮引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经过多年酝酿,正在快速催生新的产业,这是历史上长久没有出现的变化,这不但影响到教育也将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陈凯华表示,新时代新征程更多强调“创新发展”的逻辑,而创新的利器是以数字全方位赋能科技、产业、社会和环境发展各个领域。以数字转型促进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将数字技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强调制定数字时代的产业发展战略,加速数字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壮大数字经济,抢占全球未来经济发展高地。

因为数字,各行各业正在向着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方向发展。数字赋能科研范式向交叉融合智慧方向转变,数字赋能产业向服务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转变,数字赋能社会服务向优质化、普惠化、精细化转变,数字赋能环境向低碳化、实时化、高效化转变。

在中国,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印发。在这份文件中,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一起,列为可市场化配置的五大生产要素。

陈凯华认为,数字化不但会促进创新发展经济体系内原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同时引入数据这一新的生产要素,会增加生产要素新组合,产生新的生产函数,将有助于创新的发生与发展。

“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升级或者说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他认为,相对于信息化,数字化是兼容升级。视数字为一个要素,不但可以提升传统要素的交互,改进创新效率,而且可以作为新的要素加入创新体系,实现新的创新。“所以,我们应该以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信息化,以数字化赋能教育,使教育信息化进入新境界。”

陈凯华表示,教育创新数字化转型是社会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化社会的必然趋势和选择,不但会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实现混合式、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育人质量,改善人才创造思维培养,而且会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广覆盖,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加速教育向均等化和普惠化发展,同时实现教育资源全球共享,加速教育全球化进程。为支撑这一必然趋势,一是要加强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数字使用能力,三是确保数字技术使用的便利化和均定性,四是建立以学生中心的教育数字化治理体系。

学习方式有无限种可能

技术改变了学习,而不断深化的数字化进程将使学习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

“学习是人类文化进化的重要力量,而学习本身也是进化的。”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把人类学习分为自然学习、经典学习、现代学习、超级学习四个阶段。他表示,研究学习进化的历史,就是在展现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学习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即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过程。

他说:“人类被迫选择了一个最辛苦的学习方式,每个人的学习都要从头开始。因为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大脑里除了一些本能的东西,大部分的行为和知识都要通过学习而来,学习的过程就是对大脑的塑造。”

但事实上,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适应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数字化时代,世界的知识呈爆发式增长,其增长速度超越了理论的预判。一旦人类的学习速度低于世界知识增长的速度,即使不断学习,对未来也是无知,更谈不上创新发展。

未来寄希望于人工智能、脑科学等技术的突破。不久前,特斯拉和SpaceX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宣布,一年内将芯片植入到人的大脑之中。“如果这项技术成功,知识就可以不再通过原来的学习方式获得,而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把知识直接传输给大脑,实现记忆移植,人类学习就将发生巨大的改变,进化到超级学习阶段。这一阶段不是对大脑的塑造,而是对大脑的改造。当然,这涉及很多伦理及法律问题。” 倪闽景说。

学习正处于巨变的前夜,而现实中,学习方式正在技术的推动下一步步发生着改变。香港都会大学(原香港公开大学)副校长关清平介绍,香港都会大学对新技术的应用,使学生交流方式从过去的单向异步交流,到现在的双向或多向实时交流;过去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孤独,而现在能够实现在线社交和协作式学习;过去的学习内容基本上是无差异化的,而现在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内容。

“在现有技术的支持下,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完美的学习环境。”他说,香港都会大学在护理学习中采用了数字虚拟解剖技术和基于投影的虚拟现实学习系统。数字虚拟解剖技术包含真实的尸体解剖服务,能够按照现实1:1的比例展示人体结构,让学生真实地尝试无限制的解剖,基于投影的学习系统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场景,这是传统学习环境下无法获得的效果。

超星教学平台的数据表明,当新的学习方式出现时,大众并不像预想的那样难以接受。疫情严重时期的2020年5月10日,超星教学平台上线教师数为54万人,上线学生1763万人。疫情后的2021年10月11日,上线教师为59万人,上线学生1453万人。前后对比,数据并没有大的波动。这表明,在线学习已从疫情时期的应急手段,过渡到规模化和常态化阶段。

在寄希望于技術突破的同时,互联网企业致力于现有技术基础上的完美构架。超星集团副总经理秦波涛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在线学习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他认为,智慧教学已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个性化、智能化、一体化是智慧教学的重要特征。对互联网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针对智慧教学多平台建设中存在的使用不便、数据孤岛和无法联动等问题,超星集团推出“教学一体化平台”,可以通过积木式微应用实现一体化管理与应用,以教学为基础实现教(教学)、考(考试)、管(管理)、评(评价)、资(资源)一体化。

以数字化提升继续教育质量

在数字化进程中,曾经引人瞩目的高校又将如何作为?

青颖飞帆副总经理、联合创始人陈文鑫用数据说话,分别从专业热度、省内省外生源、信息化、线上学习热度、关键词等方面的数据指数,阐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精细化的互联网大数据统计可为在线学习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蓬勃发展的数字化让高校对其功能、作用有了新认识新思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华东表示,数字化推动着终身学习,并引领着教育变革,它将带来教育价值、教育形态、学校教学、学校管理的改变。他说:“对新技术应用,我们过去称之为电化教学或多媒体技术,非常明确地将其定位为辅助教学。在不断探索中我们认识到,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面向未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提出了继续教育的数字化构想。其一,打造以数字化为内核的继续教育新模式。要深化基于OMO模式的教学新常态,创新基于数字画像的学习支持服务,完善基于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评价。其二,构建适应行业人才发展需要的新格局,强化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其三,拓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领域。主动融入青岛,服务山东,聚焦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战略等重大发展战略,拓展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新能源新材料强省、数字强省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刘华东强调,继续教育是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彰显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的亮丽名片。“因此,我们要做服务行业转型的推动者、服务区域发展的建设者、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贡献者。”

猜你喜欢
终身学习数字化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37:33
论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必要性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