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汉画像石人物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

2021-12-08 01:19王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审美特征人物

王斐

摘要:南阳汉画像石艺术风格独特,内容题材丰富多彩,是汉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有关人物方面的汉画像石更是精彩纷呈,审美特征鲜明,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针对南阳汉画像石人物艺术形象的研究,及其对当代人物画造型、线条和构图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能更透彻地感悟传统人物画的艺术渊源和绘画语言,以及对中国人物画的造型和写意精神更清晰地把握,意义十分深远。

关键词:南阳汉画像石;人物;艺术形象;审美特征

南阳汉画像石以古代神话传说人物、历史传记人物、社会生活人物、驱鬼镇墓人物等几个部分作为其中人物题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汉画的创作者运用各种造型手段,高度发挥点、线、面的表现力,创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强烈的情感。这种手法是一种“意象造型”的表达,而不是“机械写实”。这种表达手法对人物的气质特征及内在的情感和对宇宙事物变化的节奏,运用最简单的造型结构和流畅的线条符号来表达,营造出了一种特别的画面整体感充满了浪漫情怀。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与石质材料有着一定关系,由于石质材料对石画创作的限制,使石画中含有一种其他绘画中凸显不出来的的生命力和力量。这种手法极大的丰富了欣赏者的视觉感受,扩大了欣赏者的思维空间。南阳汉代画像体现了传统绘画的创作技巧,更表达出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基本精神。南阳汉代画像石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其人物形象的技法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

南阳汉画像石的人物形象特点是古朴粗放,注重对形体的夸张强调,画像整体构成较为疏朗,从而使动感、力度和气势方面的画面效果更加猛烈,波澜壮阔,画面洒脱豪放,别具一格,将深刻雄伟、简单纯朴、苍劲有力的艺术风格清晰明确的表现出来。南阳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其北通中原、南至潇湘、西南连巴蜀、西北接三秦,在东汉时期作为南都,具有仅次于洛阳的政治地位,优越的地域位置和政治因素造成各地往来人烟鼎沸,造成了南阳汉画像石在充分吸收楚文化的基础上,对儒、道及大汉精神的也进行了吸收和运用,因此南阳汉画像石才会展现出如此惊人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石画像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南阳汉画像石当属最能表达汉代人整体的精神气势的代表之一。

一、人物造型的概括性和整体性

南阳汉画像石在人物的刻画中,致力于整体的表现。它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整体精神气质,不仅仅局限于对人物面部的修饰。在人物面部的勾勒中,并不做细微雕刻,对整体形神的刻画使石画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洒脱,使人物形象充满生命力,活跃在画面中人物所处的环境中,以一种动态的画面展现在欣赏者面前。

南阳汉画像石艺术与中国古代其他艺术一样,也具有相同的人物绘画特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每一幅画像石的人物形象都是便于表现个性,以达到气韵流畅、生动活泼的效果,雕刻者运用艺术的比例绘画技法,来展现人物的结构特征与轮廓线条,只是为了避免艺术工匠对解剖结构了解的不全面和造型表现技法不完善的缺陷。在人物刻画方面,对于不同身份的人物有着不同的特征和比例,似在创作中有一定的规范,在“投壶”画像中具有明显的表现,画像中分为两部分形象,“夸大”形象的表现,体现在脑袋较大,身躯宽大,重心下垂的酩酊大醉者来表现;“缩小”形象用体态纤巧的侍者来表现,对于两种人物的比例结构呈现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但却从中可以让观察者很简单地区分开主宾关系,刻画中创作者对前者有更加细节的五官勾勒,更能表现出前者醉酒后的狼狈状态。

汉代艺人把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气氛渲染相结合,增添了整体艺术效果的张力。南阳市出土的“鸿门宴”画像石,四个人物为画面的主要内容。但却雕刻出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历史故事。项羽耸肩踪坐,展现出一副盛气凌人的形象,刘邦缩身而坐,表现出威严而低调的气势。而项庄手持长剑,暗藏杀机,伺机而动的情绪色彩,项伯则环顾四周呈紧张、不安、焦虑的状态。通过人物的情绪、形象、环境加以运用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渲染每个人物的面部表情及身体姿态。对于人物的整体表现做取舍集中体现人物的性格、气质、情绪、动态,运用夸大与缩小、气氛烘托、鲜明对比等创作技法,将历史事件描绘出具有赋予真实色彩的感知觉体现,给观赏者呈现出印象透彻而强烈的印象。

通过清晰而流畅的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是南阳汉画像石的主要特征。南阳汉画像石运用特殊手法进行雕刻,以刀为笔刻画出人物造型形象,团块结构法是其中主要造型方法之一。团块结构法是通过不同体块塑造人物造型结构,加以提取、整合、优化。例如人物的头部、肩颈部、胸部以及四肢等,每个肢体部分都可以分为一个个单个的整体团块,同时運用这些团块构成整体协调但又有明显特点的的人物造型形象。

南阳市出土的《斗牛武士》,团块造型的手法就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造型方法进一步完善了画像石传统人物画的造型表现。在艺术的不断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上,这种艺术手法流传至今已经分的越来越细致了。后世出现的画谱《芥子园画谱》中的人物脸部的块已经细致到前额、颧骨、下巴等各为一个团块,手的每一个指节也是一个单独的团块。这种艺术创作手法可以很好地掌握人物的形体特征,体现人物转瞬即逝的动态,在画像石《盘鼓舞》,画像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盘鼓舞伎”身体轻盈的特点。从形式上讲,只有抓住了以脚尖落盘的一刹那的姿态,才能表现出舞蹈的韵味。而艺人正是利用了这种团块造型的方法及时抓住运动中的四肢和躯干及飘带的位置关系,把这一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选取典型动作,抓住最精彩的一瞬,使稍纵即逝的动态展现于石面之上,全面的体现了我国古时的艺人们不拘泥于客观现实,转而采取形象记忆方法,意象表达之技艺的高超。南阳汉画像石的艺术家们通过细微的观察与对形体的提取、捕捉具有特征性的瞬间。所体现的主体形象,与客观的事物有一定的差异,但更能传递内涵与艺术特色,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永恒之美。

二、人物活动的空间意象性

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南阳汉画像石作品中的构图方法采用的是突出主体,留白适当,给人呈现出一种清晰的画面效果。在其早期的发展阶段,此特点尤为突出。在唐河针织厂画像石墓中的骑吏、羽人乘龙等作品中,画面效果没有华丽、浮夸的装饰,以便突出人物画像的整体形象,此类整洁的画面效果在汉画石中非常少见。这种艺术表现,排除了多余的装饰,完全的为主题陪衬。如在升仙的车子上添加流云装饰,简单轻快,清晰自然,没有过多地繁琐的掩饰,直接的烘托出主题,再一次凸显了主题的意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美学舍弃孤立的表现对象,力求与生生不息的自然相结合,使整个画面的表现具有整体性,是整个美学空间的高度追求。此即“意象的空间”,以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的宇宙生生不息之“道”,运用灵活、生动的笔墨线条,使画面的整体效果展现出人物的内在生命和精神需求,使画面空间展现出高度契合的特征。反映在《楚辞》及楚乐舞艺术中浪漫洒脱的审美意识,更是一种对宇宙的永恒、无限的追求、对自然和人自身给予肯定的意识。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人物艺术,真切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所要追求宽广无限的内在精神。

我国国画大师林风眠先生,在早期,就清晰、完整的了解到汉画像石的独特的写意性特点,林风眠先生在《东西方艺术之前途》文中说:“汉时石刻画之流传,实为美术史上的实证,所表现在刻画上之作风,似倾于写意方面多……”南阳汉画像石有关人物形象需要借助其它物体的表面形象,通过巧妙地构思,运用独特的手法,展现出虚和实的一致性、表达出触景生情的意象空间,从而表达出超凡脱俗的气势和自由向往的无限境界,达到无限统一的广阔自由的空间。

三、夸张变形和以线造型手法的独特人物塑造手法

南阳汉画像石具有一个明显的特色,便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夸张是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升华和拓展,是艺术形象超出自然形象的表现,具有更高境界的艺术表达效果。汉代的雕刻艺术家们在写实的基础上,采用了大胆的绘画手法及简约精炼的艺术特征。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变形的手法强化造型的艺术效果。使整体的画面效果更具有韵律美和运动感,同时人物的画面效果也赋予形象性,线条流畅松动。将人物的气韵与内涵特征淋淋尽致的表现出来。

例如汉画《蹶张》中的人物形象:双肩挺拔,肩头和上臂肌肉饱满,大腿的肌肉被夸大了许多,看起来就像鼓起了几个大气球,前臂和小腿则劲健有力,極富夸张和力量感。南阳汉画像石中的蹶张形象有很多,如唐河新店郁平大尹墓出土的蹶张和南阳县东汉墓出土的蹶张像,都着意夸大了肩头、上臂、大腿的结构来表现威武有力,而后者则更加彪悍,把拉弓发力的瞬间表情雕刻出来,一颗颗紧扣的硕大牙齿既滑稽又生动,比前面两个蹶张像石要灵动得多。大量的女伎形象和搏击者的形象则缩短了腰肢,加长了四肢的长度,展现出画象的艺术神韵。南阳县汉墓出土一幅“舞乐百戏图”中,女伎高髻束腰,挥巾踏足而起舞,婀娜多姿、仪态万方的优美形象。缩小的腰部,伸展的双腿和双臂,使得画中人物更加超凡脱俗,形象生动。这种细缩腰肢的夸张方法既和楚地“好细腰”的风俗有关,也是创作者意象夸张造型的结果。

南阳汉画像石中人物形象的缔造,不片面的追求光与影和凹凸等三维立体造型的表达效果,使画面的线条更能够丰富展现其艺术特征,线条更能够展现出流畅性和灵活性,也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质和意识。虽然没有较好的材料与雕刻工具,南阳汉画像石合理的利用线条的流畅性来突出雕刻的生动性与灵活性。

在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久汉画像石墓的《鼓舞》中,运用短线刻画了击鼓乐人的五官和衣服领口,线条苍劲有力,双臂的线条鲜活生动,丝毫没有单板枯燥的视觉体验,身体的各个关节及肌肉线条的表达都极具清晰性,能够表达出具有动态的画面形象,体现出该时期艺人们能够熟练的运用线条传情达意了。在成熟时期麒麟岗汉墓画像石中,线条的运用已经采用疏和密的表达方式。例如其中的一幅人物图,该幅画面中女子双臂倚门,居中而立。该幅画面中外在轮廓的线条流畅而连贯,人物仪态丰富,能够体现出似动非动的主观映像,空间关系运用得当,具体表现在衣领和脖子的用线处,自然而又清晰,线条丰富有层次。在手臂转折处和裙摆处,线条密而不乱,整个衣纹线条疏密变化有致,恰到好处,并且画面的空间关系和结构变化能够显而易见的彰显出来。把形体转化为灵活生动的线条,通过线条的律动来表现出人物形象的精美细致。这也是南阳汉画像石人物运用线条区别于其他地区汉画像石艺术特征的独特之处。

南阳汉代画像石人物艺术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将情感与想象相结合。在形式的表达上,力求追寻一种“美妙绝伦”的主观体验,和儒家庄严肃穆的作风完全不同。它吸收了道家“逍遥游”的精神文化,天马行空,自由想象。儒道和荆楚艺术的结合造就了南阳汉代画像石人物艺术。那种浑然天成的气势与形象,雄健浑厚、苍劲有力的艺术,对于古代两汉时期及现代时期的中国人物画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太祥.南阳汉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道一、廉晓春.美在民间.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

[3]韩玉祥.汉画学文集.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称:构建河南汉画像石图像资源数据库研究;

项目编号:(17BA016)。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审美特征人物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辛夷坞青春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