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形成性评价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2021-12-08 01:19汤文慧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民歌环节笔者

摘要:本文效仿教学实验报告的形式,对《放马山歌》的课堂形成性评价进行了初步实践与改进实操。在对几次实践进行了成效总结与相关反思之后,由下至上,面向音乐课程,从评价时机、评价内容以及评价结果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广大音乐教师改进课堂形成性评价提供一些思路,辅助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中学音乐课堂教学

一、《放马山歌》的课堂形成性评价实践

(一)课堂导入提问之评价实践

1.初步实践一

在导入环节,我使用了另一首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演唱视频进行导入。当视频播放到后半段,有些同学注意力已经分散了。本想以歌曲的来源地区——云南作为导入,但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同学表示从未听过这首歌曲,此时课堂气氛变得有一些沉闷。我只好通过“云南的地方特色”逐步引入到课堂主题。

2.改进实操一

再次上课,我直接借问题评价对学生的民歌素养基础进行诊断。首先,我就民歌的特点对同学们展开提问。学生都踊跃举手,有同学说“简朴”“接地气”。我追问他们熟悉哪些民歌,学生们纷纷举手,列举出了几首家喻户晓的现代民歌。之后我请他们进行展示,他们却纷纷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为了转换课堂气氛,我演唱了几句《我和我的祖国》。渐渐地,同学跟着我一起唱了起来在发现课堂氛围有下降的趋势时,我也立即作出了调整。而且通过此次评价,我对该班同学的民歌基础以及他们对待民歌的态度有了基本的判断,之后的教学也变得更具针对性。

(二)学唱后的互评环节实践

1.初步实践二

在表演《放马山歌》这一环节时,有个别小组表现得还不错,但是也有表现得不太好的小组。出于鼓励的目的,我对一些表演的得比较好的小组给予了好评。对一些表现得不太好的同学我也给予了“不错”的评价,没有指出他们的具体问题。等到我再邀请台下的同学做出评价时,他们小声议论着,却不敢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

2.改进实操二

再次上课,我先邀请同学们参与评价,并要求他们除了给出意见,还要指出优点。同学们都十分积极地举手,渴望抒发己见。他们对该组同学的优点提出了表扬,如歌词流畅度较好以及声音非常洪亮,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如进的不整齐、有组员跑调等。在看到被评价的小组频频点头后,我请他们进行自评。他们自己分析了原因,如拍子和速度不统一,练习不充分以及比较紧张等。

(三)课堂小结时的检测评价实践

1.初步实践三

在课堂小结的环节,我同许多老师一样,首先是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节课知识内容。他们对这个环节并没有展示出太大兴趣,有些重要内容他们也未能提及。同学们未能回忆起来的知识点,便由我来补充总结。之后我便这样匆匆下课了,同学们也迫不及待地跑出了教室。

2.改进实操三

再次上课时,我使用了听辨音乐的方式来代替语言描述,请同学们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脚夫调》《打夯号子》以及《茉莉花》的片段,并且对歌曲体裁进行判断。每次歌曲还没播放多久,班里就已经有许多高举的手和放光的眼睛了。学生在面临难题时能够自发地思考,这便是我要的效果。最后我揭晓了正确答案:民歌的第三种体裁——小调。同学们恍然大悟。我顺势将完整版本的《茉莉花》作为拓展欣赏,让同学们体会小调的特征。最后我再分层布置了作业

二、案例评价实践成效总结

(一)在恰当的评价时机诊断学生的民歌学习基础

这是初一年级的第一节民歌课,笔者认为诊断学生的民歌素养十分有必要。于是笔者在导入环节便借用评价进行学生民歌素养以及他们对待表演民歌的态度进行诊断,使得笔者之后的教学开展得更为具有针对性。

(二)用适宜的评价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导入时,笔者用开放性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课堂氛围明显活跃起来。然后笔者调整了评价内容的关联性,紧扣课堂的主题,将提问直接指向学生的民歌学习,这也间接地为笔者之后的教学提供了帮助。

(三)集互动的评价主体促成学生的共同进步

在表演环节,除了笔者之外,包括评价对象在内的全体同学都是评价主体。在这样一种平等互动的环境氛围中,评价者与评价对象都在共同进步。每位同学皆有表明本人观点的机会,这也是对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的锻炼,被评价小组也能有所收获。

(四)借明确的评价语言指明学生的改进方向

评价的语言应“夸奖”而不应“夸张”,应“含蓄”而不能“含糊”。调整后的评价语言体现出一种包容性、真诚性以及激励性。既能够让学生清楚自己所处位置与目标位置,还能使学生明白自己应如何达到目标位置。所以学生在接受第二次评价时,效果也有了明显体现。

(五)以灵活的评价方式推动学生的主动思考

笔者对传统的“你问我答”式课堂小结做了一些调整,采用听辨音乐与抢答相结合的模式。利用新奇、有趣并且充满竞争性的环节中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升自我效能感。而在此之后又故意给学生设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主动进行思考。

三、中学音乐课堂中形成性评价实施建议

(一)把握评价时机,灵活应对课堂生成

笔者认为,在面对类似以上的课堂生成情况时,教师应当“顺藤摸瓜”,进一步展开评价,引发学生思考。而在面对一些课堂纪律问题时,教师则应该“及时止损”,巧妙地使用评价来调整课堂纪律。因此,教师在平时应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对形成性评价的敏感度,只有这样,在面对课堂即时生成时,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充分发挥评价的时效性。

(二)慎选评价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性思维是推动学生发展的核心动力。音乐的无形性与抽象性恰恰为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了极佳条件,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也是音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对学生创造性活动与创新性思维的评价应成为教师的关注重点。如在表演评价环节,教师可以附加创编的要求,如歌词创编、声势创编和舞蹈动作创编等,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尽情表现自己的创意。

(三)善用评价结果,师生共同决策

评价是由师生所共同完成的活动,评价主体之间进行充分、有效地交流、磋商,并在特定的交往活动中逐步达到共识,就可能产生新的价值内涵。②教师与学生是评价结果的共同接收者,在进行评价后,不仅教师会产生教的决策,学生心中也会产生学的决策。步入中学阶段,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告知自己要如何做,而是更希望能与老师平等地交流自己的音乐想法。在接收到教师的反馈后,他们内心或多或少也会产生一定的思考。所以,要让学生成为决策的主体之一,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想法,参考学生的意见。③

小结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进行,也在教学中调整,聚焦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师的教学过程,为教师调整“教”的决策和学生调整“学”的决策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文章效仿教学实验报告的写作方式,基于对《放马山歌》一课的课堂形成性评价实践与反思,在追求改进此课例同时,以一种由下至上的研究方式,为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提出三点建议:把握评价时机,灵活处理课堂生成;慎选评价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落实评价结果,师生共同决策。目前看来,形成性评价还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仍需广大教师及教研人员进行深入探讨,笔者也定会时刻保持研究精神,争取在教学评价领域取得更大的研究突破!

注释:

①钟启泉《“三维目标”论》,《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

②刘志军《教育评价的反思和建构》,《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③周琳、周文葉《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养成》,《上海教育科研》2020年第2期。

作者简介:姓名:汤文慧,身份:湖南师范大学2021级学科教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邮编:410012。

猜你喜欢
民歌环节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穿花衣 唱民歌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