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木拉·库尔曼哈孜
摘要:在开展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而节奏也是可以脱离音乐所存在的,但是音乐中不能缺少节奏,如果音乐中缺少了正确的节奏,那就会导致音乐失去了内涵。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重视让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得到提高,特别是开展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在对学生培养音乐节奏感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教师还需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从而让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节奏感培养
引文:
在开展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体系,在这个基础上,让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在教师对音乐节奏感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具体内容进行感受,从而可以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获得音乐知识。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重要性分析
1、让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提高
在开展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音乐节奏感进行培养,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常都是以欣赏课为主,教学的内容也相对比较简单的,可以让小学生进行快速的学习,所以对于节奏感的内容比较少,这种情况让学生无法具备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如果在其中结合音乐节奏感之后,可以让小学生的个人演唱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让演唱可以更加符合原节奏,以此可以让学生良好地进行演唱,這也是目前开展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
2、让学生的音乐审美得到提高
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节奏感进行培养,可以让小学生的音乐审美得到提高。如果想要让小学生的音乐审美得到提高,首先需要让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得到提高,通过对节奏方面的训练,比如开展一些节奏游戏等,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让学生音乐学习的集中性得到提升,只有小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从全方面对音乐进行感受,以此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二、开展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在目前阶段,开展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把音乐课程当做是一个副科,没有重视对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然而,虽然有效农村小学开展了节奏训练,通常也是流于表面,没有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些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没有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缺失的情况下,更加无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相对比较单一,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
(2)有效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音乐节奏的训练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也缺少相应的创新,这种情况下使得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陷入了困境,对于音乐中的意义无法进行深入的领会;
(3)在目前很多农村小学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以兴趣和娱乐为主,没有重视开展素质教育,教师也没有对学生开新系统性的理论教学,特别是对于音乐节奏方面的训练,很多教师没有对这方面进行重视。
三、对农村小学音乐节奏感进行培养的有效策略分析
1、需要让音乐节奏的训练方式得到改善
只有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开展音乐节奏训练,才能让学生良好地掌握音乐节奏。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拍手或者踮脚的方式让学生对音乐节奏进行感受,虽然这种方式有着一定的科学性,但是长期采用这种方式是毫无新意的,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对传统的音乐节奏训练方式进行改善,积极寻找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方式。可以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第一、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在开展集体的活动下,引导学生启发智慧,可以采用拍手或者踮脚的方式,但是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第二、采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通过玩游戏让学生对节奏进行认识,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分别对不同的音符进行扮演,之后随着教师击打节拍,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这种方式虽然和打节拍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但是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
2、教师需要合理地选择击乐器
在开展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打击乐器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通过正确的打击乐器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学习注意力得到有效的吸引,同时还能采用打击乐器节奏感的特点,让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训练得到有效的开展。在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对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把打击乐器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方法给学生呈现出来,可以让原本枯燥乏味的音乐教学变的更加的活跃,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的激发,并且可以让学生对于打击乐器的喜爱程度得到提高。所以,在开展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通过给学生进行打击乐的示范,以此让学生明白开展音乐节奏感联系的重要性,让学生可以对音乐节奏感所带来的魅力进行深入的体会。
小学音乐教师在对打击乐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还需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开展教学,对于处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接触一些节奏感相对较强的乐器,比如三角铁和沙球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对打击乐器产生浓厚的练习兴趣,并且让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教师还需尽量采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对学生开展音乐节奏感的训练,比如采用一些玻璃瓶或者易拉罐等,通过在训练的过程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可以让学生很快地融入其中,让学生可以对节奏感训练的乐趣进行享受。
结语:
在开展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重视,可以采用形象化的训练方式,以此让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还需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节奏感的知识,以此才能让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对音乐的重点感知和审美体验进行加强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具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此才能让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邱秀梅.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北方音乐,2020,(05):107-108.
[2]李绍梅.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18):187+191.
[3]赵雪萍.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当代音乐,2018,(0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