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雷
摘要:为了更好的阐述质量管理课程的内容和性质,本文从课程定位及性质、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过程以及课程考核和评价四个方面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质量管理;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及性质
当今企业是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即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产品或服务最终要靠人来生产或提供,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好坏,归根结底取决于组织员工的技术和素质水平。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我国产品质量整体状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缺乏专门从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的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当中,质量管理教育也相对薄弱,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质量管理》课程,从而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工匠精神的未来劳动大军。通过质量管理与工匠精神教育,发挥潜质,提高技能,从而增强学生在未来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因此《质量管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弘扬工匠精神、恪守职业操守、厚植工匠文化的有效形式和载体。
质量管理课程在我们学校是工商企业管理和商务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在整个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训练的角度考察,学好了质量管理课程,就为学生继续学习企业管理运作实务等其他专业课程打好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质量意识,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如何通过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来进行有效经营管理、掌握运用质量管理统计工具等内容,从而具备一定质量管理的能力,为经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重点是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基本理论、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质量改进工具的运用、服务质量管理以及质量认证制度等。
本课程的难点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审核、质量改进统计工具的运用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质量问题的能力,由此来安排所有教学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如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一)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思想
2、掌握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3、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方法
4、掌握质量管理的常用统计工具
5、熟悉我国宏观质量管理体制及各项认证制度
(二)方法能力目标
1、具备良好的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素养;树立质量意识,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具备质量管理的能力。
2、能运用ISO9001:2015标准条款判断发生的质量问题。
3、能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工作,考取内审员资格证书。
4、学会应用质量管理的常用统计工具来分析质量问题。
5、能结合社会现实,分析我国各项宏观质量管理手段。
(三)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质量意识
2、具有良好的全员参与精神和合作意识
3、具有较强的过程改进和创新思维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三、课程教学过程
(一)课程内容
课程所有内容设计为九个模块
项目一、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项目二、质量管理的术语和原则
项目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项目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项目五、质量改进PDCA
项目六、全面质量管理TQM
项目七、服务质量管理
项目八、质量管理统计工具
项目九、宏观质量管理与认证制度
(二)授课类型
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知识讲授课型:本课程中所有要求学生应知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
2、案例讨论课型:包括在每一个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案例进行随堂讨论;另外安排专门的综合案例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3、实践教学课型:分小组进行模拟审核,掌握审核的步骤;进行以宿舍为现场的5S质量管理检查;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服务质量的市场调查;企业实地质量参观等等。
(三)教学方法
为达到质量意识及工匠精神职业素质教育,将采用多种理论联系实际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质量事故案例收集交流、课堂实训项目、课外综合实践项目、参观知名企业实地感受企业质量管理等手段。
1、质量事故案例交流
首先让学生分组收集全国重大质量事故案例,进行课堂案例交流匯报,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降低质量事故的途径。
然后教师分别从个人、企业、国家三方面角度分析如何理解质量大师朱兰所说的“人类是在质量大堤的保护之下”的涵义,帮助学生树立质量意识以及个人怎么对组织质量做贡献。
2、校内实训课程—举例5S宿舍质量管理实训
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质量改进知识,运用5S这种有效的现场管理工具对学生宿舍进行清洁卫生管理,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做人、认真做事的习惯,从而培养工匠精神,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职业品质重要性的认识。
3、课外综合实践——例如设计企业服务质量调查项目。
让学生通过对企业进行资料收集、顾客满意度模型设计、实施调查等方式,对目标企业的服务质量现状以及顾客满意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服务质量改进策略从而树立质量及服务的意识,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质量意识的高素质劳动力。
4、参观当地知名企业,直观感受企业质量管理
学生通过对下沙杭州味全饮料厂或娃哈哈、康师傅等知名企业参观,实地了解企业生产流程。理解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形成于每道过程中,必须注重过程质量。企业参观,耳濡目染,从而让学生养成踏实的做事习惯和做事风格。
四、课程考核和评价
《质量管理实务》课程考核由课堂提问、平时作业、能力型作业、期末综合鉴定按一定比例组成。
《质量管理实务》课程的考核大致包括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两种类型,分值各占50%,能够实现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鉴定,尤其是形成性考核分值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也体现了质量管理的过程质量思想。
1、课堂提问(20%):包含知识、能力问答(10%)+课堂考勤、学习态度(10%)
2、平时作业(10%)
3、能力型作业(20%):案例讨论报告(5%)+顾客调研报告(5%)+限时论文及答辩(5%)专题演讲(时事点评)(5%)
4、期末综合鉴定(50%):试卷测试理论性知识(30%)+试卷测试实践能力(20%)
质量管理课程在2018年分别立项成功了双语课程和思政课程校内课题。双语课程课题已经于2020年4月完成结项,成为学校首批5门双语课之一;思政课程教改课题还正在进行当中,将于2021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