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感知,以象逆志

2021-12-08 05:14王丽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李白意象文本

王丽

象喻是人类体认和表达世界的重要方式,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经典作品里存在着十分丰富的象喻现象,经作者艺术加工塑造出来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且常与文本情理、脉络、结构有着重要关联,具象感知,以象逆志,是读者生成体验、获取意义的必经之路,是文本解读的题中之义。此外,经典文本中的象喻艺术对高中生的语言面貌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也有诸多启发。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象喻手法,激发学生象喻思维的觉醒,从而更自觉地去探究文学作品中象喻手法的奥妙,成为象喻艺术的养育者与创造者,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的阅读教学也会事半功倍。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探寻文学作品之“象”与文本解读之间的关联,发掘援用象喻手法推进文本深读的路径。

细处探幽——以“象”证文心

在经典作品中,作者微妙、婉曲的情感和思想,时常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细细品读。由于汉字本身的象形特征,很多时候,抓住作品中的关键字词,把握字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往往是解读文心的管龠。《白莽作〈孩儿塔〉序》一文中,鲁迅以一段饱含深情的排比对《孩儿塔》的价值表达了高度的肯定,其中“这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中的“大纛”一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容易因陌生而被忽视,其实这一陌生词语正是破解作者情感的密钥。“纛”是个会意字,指古代军中的大旗,许浑《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中有“柳营出号风生纛”的诗句。军中大旗有标志、引领的作用;“爱的大纛”就是爱的标志,爱的引领;军中大旗的招展由鏖战、牺牲换来,《孩儿塔》的问世同样伴随着鏖战和牺牲,白莽及其战友就是证明。通过对“纛”字的字义溯源、具象感知,可以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鲁迅对烈士白莽及其诗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热情礼赞。

《诗经·小雅·采薇》一诗中,“薇”是切入文本核心的重要意象。薇是野生豌豆苗,在戍边的荒野中俯拾即是,粮草不济,采薇充饥是戍边战士们的生活常态,现实苦况引发了戍卒思归的忧愁,这是兴。前三章从“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再到“薇亦刚止”,写出了薇的从发芽到变老的生命过程,这是赋的手法。在这背后,薇的生长变化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说明戍边时间之久,而时间的流逝本质上又是戍边战士生命的流逝。此外,薇,从字象来说,即草之微者。和白菜、青菜这些大叶蔬菜相比,薇显得渺小、微不足道,这一物象特点和戍边战士们弱小、微贱的状态有相似性,这是比。随着“薇”的“作”“柔”“刚”,抒情主人公从“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到“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到“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忧伤、痛苦的情感与日俱增,这是重章叠句所呈现的表达效果。我在课堂上以一个问题导入——表达思归的忧伤,为什么是从“采薇”开始写起?让学生在对“薇”这一形象的层层感知中体会诗歌情感表达的真实性、丰富性、复杂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加深了对《诗经》中的赋比兴、重章叠句等表现手法的理解。这样,一堂课的主问题就由一个意象构建起来,文心也就把握住了。

前后勾连——因“象”探文思

文学作品中的象喻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勾连,构成整体象征。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文本中的象喻及其与上下文的关联,把握文章情感脉络、说理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文化的理解力、感知力,整体思维的能力。

《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在八、九两段采用比喻论证来阐明“拿来主义”的思想。分析“大宅子”这个喻体的特点及其与“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等其他喻体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鲁迅说理思路的认识。从八、九两段整体来看,“大宅子”这一喻体的巧妙之处是它把后面的“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等喻体关联起来了。大宅子是中国传统对住宅的称呼,大宅之大,在于它不是一般的独门小户,而是一个家族世居之所,庭院深深,什物器具如“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等一应俱全,因此,“大宅子”所喻指的不是浮泛抽象的某一种文化,而是一整套文化系统。同时,人必定处于一定的文化环境里,正如人必须居住在一个宅子中。因此,对待其中的“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必须要予以挑选,而不是直接烧掉大宅子,让自己无处可居。用“大宅子”喻指整套文化系统,用“鸦片”“鱼翅”“姨太太”以及“烟枪和烟灯”代表其中的具体类别,以极简省、形象的语言完成对一个复杂道理的解說,既有理,又有趣,更便于国人理解,这正是鲁迅先生的高明之处。

作为朦胧诗的先驱,食指在《相信未来》一诗中意象的选择颇具匠心,每一节诗歌里多个意象之间构成前后关联的意象群,织就了颇具象征意味的整体图景。如诗歌第一节中,“蛛网”“炉台”“灰烬”“雪花”等意象构成了一幅饥寒交迫的隆冬画面。这既是一个现实的冬天,也是一个时代的冬天。这个冬天里一无所有,呈现出一种绝境,但是诗人却说,“我依然固执的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雪花是冬天最晶莹、最剔透的意象,诗人选择了这个灰暗季节中最美丽最象征希望的东西加给未来,将这些意象关联起来,我们能感受到那个被铁链所捆缚的诗人,在挣扎着昂起他的头颅,感受到诗人内心信念的力量。可以在预习作业中要求学生选择一组意象进行鉴赏,引导学生发现每一小节内部的意象之间的关联和整体象征,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现的那种令人绝望的现实以及绝望中不屈的精神,诗歌的情感脉络也就理清楚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山神庙”都有隐喻意义,而且环环相扣,前后勾连。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感到身体冷,所以才会离开草场买酒,才会在买酒的路上看到山神庙;又因为知道了山神庙的存在,他才有可能在草屋被大雪压塌后暂住山神庙中;随后在这个庙里,林冲一是逃得了性命,二是知道了背后的阴谋,这才彻底摒弃幻想,手刃仇人。所以“风”“雪”“山神庙”在这里既是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又充满了隐喻意味,“风”有逆境、摧折的含义,“雪”既是逆境,又有洁净和雪恨的意味,“山神庙”中无庙主,隐喻世间正义没有主宰,林冲在险象环生中终能听闻真相,手刃恶人似乎冥冥中又有天意支配,这其中就有由个人到天道的一个提升,最后的割首祭山神可谓是“替天行道”的全书宗旨的体现,这是施耐庵了不起的地方。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标题的三个意象,可以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主旨。

借象寓意——借“象”拓文意

在解读文本时,抓住汉字的象形特征借象寓意,借题发挥,可纲举目张,凸显文本精神,拓展文意和深度。如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用一个富有形象性的字、词来概括作品全篇、全段或作者形象,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讲授《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时,引入“仙”这一汉字形象,可以深化对诗歌精神内核和李白人格高度的理解。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悟到了访名山才能使他开心颜的道理,山给他提供力量,帮助他突破世俗的得失,是李白的灵魂归属和精神家园。对于李白来说,作为一个“人”,回到了“山”中,他就成为了“仙”。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重新展开对“仙”字的理解,诠释诗仙李白的人格内涵。学生讨论得出,“仙”是一种极致的、绝对的自由状态,不是说人住在山中就能成仙,而是说山具有帮助人去超拔的力量。李白通过梦游仙山的方式,达到一种极致的、绝对的自由,这才真正成仙了。所以梦游天姥是一个伟大的梦,它表现了诗人最大的渴求——我的生命就是要去追求最高峰,就是要去追寻这种极致的自由!有这个认识之后,李白才能够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盛唐最强音,这一声呐喊是李白成仙时候的呐喊,也是李白生命强度的集中体现。通过这首诗,李白完成了自我构筑,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仙的生命本色。

由“仙”字引出的创造性解读,并不背离文本的文化语境,反而能直击中心,加深学生对“诗仙”李白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文本理解,也可以由此及彼,启发学生展开对“诗圣”杜甫的对比认识。

化零为整——归类辨析进入文本纵深

先秦诸子散文善用象喻来阐明道理,如果只将目光投向单个象喻,对文本的解读难免单一、支离,把诸多象喻进行归类整理,比较辨析,有助于实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在《劝学》一文中,象喻的使用频率颇高,全文共有二十组象喻,分属不同的类型,笔者尝试让学生将课文每一段中的象喻逐一找出,并进行归类整理。通过这一学习活动,学生可以明晰荀子喻证所指向的核心观点。

以《劝学》第二段为例,第二段共有五个喻证,分别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第一段以物来设喻,大致可分两组,一类意在说明对物的加工有增强物性的效果。青和蓝原是同一种颜色,冰和水也是同一种物质,但是经过某一种处理,它们原本的特性变得更集中,更凸显,“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第二组,“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是说这种加工变化可以导向很多方向,木头不仅可以经过墨线的拉直做成柱子,也可以经过火烤被加工成轮子,并且这种加工转变是不可逆的。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哪怕他的天赋极好,也需要经过某种加工,其优势才能得以凸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就是这个加工的过程,通过这种加工,人的智慧被激发出来,并且达到行为无过,从儒家传统看来,这个人生就近乎完满了。第三段也有五个喻证,分别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五个喻证分别从视觉、听觉、范围、距离的角度,用很丰富的方式去呈现借助外物实现人能力的突破和超越,共同指向这一段的中心论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的天性、禀赋并无差别,在借助“学”这一外物的时候,人就可以突破自己的局限,达到对自己天性、本性的超越。

通过对《劝学》一文中象喻的分类解析,学生对每一段的中心论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能进一步感知荀子《劝学》通篇喻证的精妙所在。

互文见义——象喻的跨文本解读

《劝学》第四段的中心论点“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其实借助“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等象喻就能够明白这一段谈的是通过不断学习积累而达到圣人的理想境界。由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成语,更容易习而不察,需要引入对比材料来刺激学生的思维,如引导学生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与《诸子喻山水》中“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韩非子·大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势解》)中的象喻进行对比阅读,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先秦诸子所用的象喻中喻体有怎样的共性特点。经过比照,学生意识到《劝学》第四段中所用的“山”“渊”“千里”“江海”等是先秦诸子散文中常用的喻体,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高远阔大的特点,喻证本身就包含论点中高远的至境,这是荀子对喻证的高妙处理。

通过几个选段的对读,再回到《劝学》中,最终加深对于《劝学》第四段喻证特点和中心论点的理解。同时,通过领会先秦不同学派在象喻手法上的交相呼应,模仿沿袭,学生能够对文化的传承有更感性的认识,在培养自身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同时,增进对文化精神、艺术精神的感悟和体认。这个目标完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也就能有的放矢。

通过发掘象喻手法与文本解读的上述关联途径来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语言觉醒,使学生加深对汉字、汉语象形特征的体认和思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象喻思维与学习兴趣,增强文化生命体验,使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脉络、艺术构思、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有了深入探究的方法和空间。

猜你喜欢
李白意象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诗仙李白的归宿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