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与思考

2021-12-08 12:43钱春莉杨宇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1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信息技术

钱春莉 杨宇

摘要:“图形与几何”知识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形成完善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难免会遇到困难。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解释图形性质,展示图形之间的特征和演变规律,从而将抽象的图形知识转变为直观的图形画面,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图形与几何 教学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学内容,如“图形与几何”,本来可以说是数学课程中相对形象、活泼的部分,但对于多数学生而言,依然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原因在哪里?无非是传统教学以教师口头讲授表达为主,辅以挂图、板书等形式,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单调、枯燥,了无兴趣。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很广。信息技术与“图形与几何”教学相融合,能够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一、信息技术对于“图形与几何”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图形与几何”教学,可以显著帮助学生培养数形结合思想,并且明显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互动性。“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四大领域之一,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为目标。小学“图形与几何”的课程内容是围绕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的位置四方面展开的。这些内容要求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还很薄弱的小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学生们由于对数学学科接触不够深入,数学思维仍然处于起始阶段,他们在学习时可能不会认识到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生动性来阐释数学理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二、“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与症结分析

从笔者对多校多班级课堂听课和调研情况看,目前小学生数学转化思想薄弱,是导致其对“图形与几何”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好的主要因素。

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中,转化主要表现为数学知识的某一形式向另一形式转变,如化新为旧、化繁为简、化曲为直、化数为形等。小学生喜欢一些直观、有趣的东西,会有不断探索世界的欲望,但对事物的认识还很粗糙表面,所想的东西也比较简单。实际上,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和定式思维(如直接向给学生传授解题方式方法)等的影响,学生转化创新的思维方式没有得到充分拓展。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的过程非常艰难,例如“图形与几何”知识中公式多,于是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直接运用公式,而不会去思考和掌握該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体现,对数学的学习只是肤浅的。这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信息技术下“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要讲透数学本质,不能让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在数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利用信息技术多种功能解透图形性质

图形性质是图形知识的基本内容,也是各个公式、定理的依据。因此,数学教学中的图形教学主要是依据各个定理、公式,透彻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内容。利用几何画板的“变换”功能来调整平面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观察出图形中的各个点、线、面的关系。利用“计算”“度量”功能来展示几何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可以对图形性质有更好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利用几何画板的绘图功能和数据测试功能来分析图形的性质。首先,学生可以选择画板中的图形绘制功能,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接着,点击“计算”测量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长和角度,进一步了解到这两个图形的共同性质。

(二)利用动态演示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可利用画板的动态演示功能来提高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动态演示可以进一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梯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过程,进一步可以获得梯形和三角形的公式。首先,在画板上画出平行四边形,利用线条切割和图形运动的方式将其转化为三角形和梯形;接着,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确定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长方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推测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样一种操作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出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为梯形和三角形,在推理公式时也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思维意识的形成。

(三)运用微课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的微课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可以从其中挑选优质视频给学生,让学生用微课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规律精心设计制作微课,确保微课质量。在微课的设计及制作方面,教师要注意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以及言简意赅,合理搭配图片颜色、字体符号等,确保微课视频在10分钟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微课具有流畅性、针对性、简洁性等特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度延伸拓展,增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帮助学生积累“图形与几何”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同时实现老师自身教学活动经验积累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施瑜静.例谈数字教材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小学低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1(S1):5963.

[2]李博润.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3]程达莲.借力信息技术支持,搭建学科教学平台——兼谈多媒体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2021(10):4647.

[4]岳丽红.小学图形与几何数字化教学构想与实践——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1):7879.

[5]毛愫愫,阮霞.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以《几何图形旋美丽》为例[J].教育艺术,2020(12):3435.

[6]蔡笑梅,董双威.信息技术助力几何直观素养培养的策略——评析“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教学[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11):5760.

[7]马慧龙.“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解析几何教学模式探究——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0(27):3334.

[8]阮英妹.以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教学[J].教师,2020(16):6061.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