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2021-12-08 11:42年勇
理论观察 2021年8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

年勇

关键词: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实践逻辑;建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8 — 0168 — 03

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探索人类历史和现实社会的过程中有意识建构的理论,虽然在其理论体系中并没有关于共同体的一般性解释和系统性论述,但它却是解码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未来理想社会的发展形态及价值依归等方面理论的重要范畴。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这成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根本遵循。挖掘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德育意蕴,并阐明在其指导下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真正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德育意蕴

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逻辑,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人的规定性并非是抽象或臆想的人而是现实社会活动着的人:“现实的人”不仅是从事着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并在活动中产生复杂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生命存在物,同时它还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类存在物。在目标建构上,马克思以人的解放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宏观构想。其中,人的解放是建基于社会共同体而非政治共同体中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之上的人类和个人的双重解放,它的根本目标是实现“自由人的联合”,并使得共同体中的个体在共同体的发展进步中实现自身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不仅如此,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真正共同体中,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实现了协调统一,个体之间在交往实践中所形成的满足个人发展要求的共同体的共同利益消融了传统共同体中不同利益间的对抗冲突,强制分工与异化劳动让位于自觉分工和联合劳动,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矛盾在分工与协作中得以解决。

作为塑造社会角色的道德社会化活动,德育贯穿于我国大中小学各个阶段的教育过程,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体系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共同体中德育诸要素的统一性而言,学校德育共同体的意义建构必须在个人成长的复杂社会关系中超越多样性,建构共同感,这决定了德育对于现代国家塑造的重要价值。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揭示,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直接的理念指引和方法论指导。从社会维度看,学校德育共同体的各要素之间必须形成良好的协同联动效应,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凝练共同体的存在价值,营造一个德育与社会之间双向互动的生命有机体;从个人的维度看,现代社会的交往实践异化与劳动异化制约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统一的民族文化传统、道德信仰和价值观是共同体中的个人超越狭隘的特殊利益观念和避免落入虚无主义窠臼的强大精神纽带,它同时彰显出人的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

二、德育共同体: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实践逻辑

(一)以“现实的学生”作为逻辑与现实起点

对现实的人及其生存状态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更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前提和出发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而“现实的个人”正是在共同体的交往实践中形成了人的本质。作为交往实践活动之一,大中小学的德育活动同样是在主体间相互交往中展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体间性活动构成了当代德育的本质性活动。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不同学段学生的主体意识都在不断提升,追求个性张扬和多元价值的主体特征则要求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在道德认识与情感的培育、道德行为与习惯的养成及道德品质的形塑等方面不断提升对现实的学生的主体性认识。

(二)以共同体真正的共同利益为价值诉求

马克思认为,“全部历史中‘普遍利益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创造的……两者的对立关系只存在于表面,而非实质性关系,因为这里所说的‘普遍的利益从本质上来看往往是由私人利益所产生的,因此,它的存在与私人利益两者是并生共存的关系,而非绝对的对立关系,这种关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不断重复着消灭与产生的循环。”〔2〕在生产力高度发达、重建个人所有制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真正共同体中,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对共同利益的价值诉求则构成了共同体形成的内在驱动力。作为发展的活的有机体,在共同体生产与生活的交往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准则同样必须解决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问题。学校是社会生活中制度化教育系统的核心机构,是对学生这一德育对象进行系统化德育教化的基本单位,从受教育个体的生命成长规律来看,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阶段,个体都是在学校这一德育教化的共同体中濡化着与共同体相一致的伦理道德追求,学校德育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在共同德育目标的引导下将德育对象的德性养成与共同体的发展要求相结合继而实现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和谐统一的过程。

(三)以德育师资合作为基本活动范式

分工与合作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提升劳动效率的基本手段,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对此也提出了理论关照。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私有制和强制分工才能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以及真正共同体中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无产阶级要做的事就是改变这种劳动和这些集中的劳动资料目前所具有的资本主义性质,把它们从阶级统治和阶级剥削的手段变成自由的联合劳动的形式和社会的生产资料。”〔3〕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来看,联合劳动表現为一种合作的劳动,以联合劳动为基础,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也得以解决。就道德教育的过程而言,实现德育一体化是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特点与道德发展样态为实现整个德育共同体的德育任务及每个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做出的分工与合作。在此过程中,不同学段德育主体的有效衔接以及课程德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对于提升大中小学德育教师师资合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四)以学生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为理想导向

以唯物史观“现实的个人”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中,真正的共同体是“自由人联合体”,它是个人获得劳动自由、能力获得全面提升、社会交往关系获得极大丰富以及需求获得极大满足的社会形态,是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共同体。在共同体与个人的关系上,它实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个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获得自由与发展的条件,“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4〕另一方面,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又是实现“自由人联合體”的必要条件。就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而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对科学知识、对优秀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及审美能力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重视人的价值并将德育的价值回归个体本身才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基础与辨证思维方式要求的德育过程。

三、协同联动的共同体: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建构路径

(一)全面把握学校德育共同体中交互协同多元主体的存在方式

在现实的人及其存在问题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将理论视角放在了实践基础上的人的现实存在。共同体是发展的活的有机体,个体在真正共同体的主体性中历史地展现为“类存在”的人。同样,德育主体作为社会存在的人也具有现实的人的一切特点。学校德育是现代社会有机体中的德育共同体之一,教师和学生作为该共同体中的现实的人都是德育的主体,社会群体的主体性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自由、平等与幸福的道德追求都是类存在的人对生命主体价值和历史主体地位的主体性诉求在共同体层面的反映。因此,大中小学的德育工作的过程不仅是通过不同学段的德育教育使德育主体不断掌握德育知识并通过理想与信念的意义建构继而促成主体德性养成的过程,也是用人的方式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德育活动以一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而存在,而学校德育共同体中的多元主体则以交互协同的方式完成德育任务:多元主体基于共同的道德信仰与价值认同,在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中形成主体间的道德合作并促成主体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

(二)加强协同联动与顶层设计,健全学校德育共同体的资源保障机制

伴随着社会变迁,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有机体正在不断地改变着道德生成的环境和学校德育的场域,人本思想的不断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与交织给个体的道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挑战。在大中小学学校德育的过程中,如何才能重拾失落的道德理想并通过对德育时空情境和生态环境的重塑继而实现个体与共同体在德育目标上的有机融合?强化部门协同联动配合,建立能够统筹协调、顶层设计的工作机制势在必行。一方面,在学校德育的实施中,“各部门应该强化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一盘棋的理念……在课程内容设计、教材编写与审核等方面体现顶层设计的整体性效应。”〔5〕另一方面,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德育师资培训、德育信息沟通、德育教学质量监管与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覆盖国家意识、公民观念等德育内容,通过校内德育协同、学科交叉建设以及家庭、社会等多领域生活德育场域的交流与探讨,逐步形成以“立德树人”为工作宗旨的交互协同的德育合力。

(三)诉求公共善,强化学校德育共同体的公共精神培育

在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中,现实的人是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存在:真正共同体中的个体不仅仅具有高度自主性,同时它又必须在共同体公共生活的交往实践中才能生存。作为一种公共性的存在形式,“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共同体是保障和发挥个人自主性并实现个人高度自由的现实载体。由此,对于公共精神的现实关照恰恰印证了个体对于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基础的价值诉求。学校德育是现代德育过程中重要的德育共同体之一,是通过有机联系的社会公共场域与社会公共生活解决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利益表达冲突的重要德育途径。学生以校园良序公共生活的方式开启了公民的公共交往实践,个体对社会共同体中自我的合理认知以及对社会生活公共性的认同构成了现代社会共同体中现代公民的基本构成要件。就大中小学的德育实施来看,学校德育对合格公民之公共精神的锻造主要体现在公共理性精神与公共责任精神的培育、公共规则意识与公共参与精神的形成等方面,而通过多层次的公民教育课程、多样化的校园建设实践活动以及多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赋能则为公共精神的滋养与公共能力的淬炼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深层动力。

(四)遵循个体发展的生命规律,确立一体化的学校德育共同体评价机制

马克思认为社会和人的总体发展都受到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人们交往实践状态的影响,而真正共同体的价值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德育作为维系共同体发展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同样以德育对象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德育实效的确证、德育的价值判断与发展方向等方面扮演着基础性角色。当今社会德育内容的多层次性和德育对象个体生命道德发展的多样性决定了在大中小学的不同学段必须确立纵向贯通、横向连接的螺旋上升式德育渠道及评价体系,而学校德育评价由多样化走向一体化也是实现德育工作规范化与科学化并发挥德育本身协调指挥功能的必要前提。就实践逻辑而言,必须坚持发展性与方向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在覆盖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评价体系网中坚持社会主义德育方向,在评价对象的认定、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等方面确保德育更好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德育成长档案等形式逐步淡化以纯粹德育知识获取为目的的德育工具价值,尊重个体的道德体验、道德情感与道德品质能力的培养,注重从个体生命发展的角度提高德育对象的德育认知能力和德育实践水平。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2〕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4.

〔5〕韩震,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进程的理念与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20,17:4.

〔责任编辑:包 阔〕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理实相生:是否可能,如何可能?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逻辑和方法论
群众路线: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
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
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建设的导向与实践逻辑
高职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