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路径探析

2021-12-08 01:18牟海侠
理论观察 2021年8期

牟海侠

关键词:习近平;伟大建党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中图分类号:A81;D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8 — 0020 — 03

中國共产党走过百年,饱经磨难生生不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今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凭借的正是坚持真理、忠于使命、英勇斗争、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高校思政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课程,更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探索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意义、方法及途径具有重大意义,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紧要工作。

一、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重要论述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必要性

(一)在大学生中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把伟大建党精神通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能真正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的总体框架,并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形成科学逻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将伟大建党精神要义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有助于加强新形式下党对高校的领导,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首先必须政治合格,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工作。

(二)让原理课更好关注回应现实问题,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性、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是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中国历史的生动范例,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融入习近平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提升学生认识水平,有助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深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

(三)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大学生逻辑能力,用伟大建党精神洗礼大学生思想灵魂,思政课教师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上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紧密结合,用生动的党史事实充分说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意蕴及价值意义,更好地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重大作用。从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根本、特质、归属四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点和哲学意蕴,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避免生动的说教、生硬的灌输,在大学生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①,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原理”课教育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走进科学真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原理课”教学实效性。

二、深入学习伟大建党精神重要论述的内涵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是实现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的应有之义,为此首先必须深入分析伟大建党精神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是一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百年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百年以来,无论情况多么复杂、局势多么危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分析社会主义事业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奋斗的共识,一路克服艰难险阻,带领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起点,恩格斯谈到“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②,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思维中的再现,伟大建党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初生进程的高度抽象概括总结,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结果。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克服无数困难走过无数艰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论,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是被中国社会百年发展变迁中证明了的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也指引着中国人民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推动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不断向前。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始终如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再到改革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道路上,始终把让人民有更好生活放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人民生活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五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从“五有”到“七有”是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把初心使命牢记心头,一心为人民谋幸福的现实表达,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的美好生活内涵不断丰富、保障不断提高。正是因为坚守了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艰险绝境中坚强突围,在濒临逆境中毅然奋起,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披荆斩棘、坚毅前行。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伟大建党精神的特质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始终如一。1921年,正是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内外交困之际,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国人民苦苦探求国家民族出路之时,投身于拯救国家、民族、人民的危难事业,伟大事业的创造需要伟大斗争,伟大斗争成就了伟大事业。革命斗争年代,正是不惜付出一切也要为了理想信念奋斗的牺牲精神、不畏强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支撑着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同伟大建党精神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高度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复杂斗争中诞生,并一路发展壮大的,无数极端困难的挑战锻造了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不畏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优良品质,这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最鲜明的特质。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的归属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始终如一。对党忠诚,是入党誓词中掷地有声的宣告,也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治品质。

无论是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经受的艰苦卓绝的考验,还是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无不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写照,也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归属。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严于律己、为民造福的行动生动践行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思想境界。

三、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原理”课的路径探析

第一、整合教材体系、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中

解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的哲学内涵,从真理观、实践论、矛盾论、唯物史观四个层面全面融入“原理课”教学。结合课程实际,打造“原理课”第二章第二节真理与价值部分内容,从伟大建党精神中表现出的共产党人勇于追求真理、坚守真理、崇尚科学、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更好学习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并用百年党史生动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理的认识。打通第二章第一节认识与实践、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及第六章第三节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三部分,从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年代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实践历程中真正搞清楚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根植于现实实践,并能动地改造实践的感性的人的现实活动,从逻辑层面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哲学深度。

学生在掌握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实践观基础上展开对唯物史观的学习,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因为现实的人及其感性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广大人民群众是现实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中国共产党牢牢坚持群众路线,伟大建党精神的归属正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在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就人民、制度保障服务人民的理论及实践安排,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一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也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第二、采用BOPPPS+雨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探索“四三二一”实践教学体系,即灵活运用课堂、学校、社会、网络四大教学平台,在理论学习、实践学习、自主学习三重学习情境中,实现课程特点和地方特点两个特色教学,并将全流程教学改革中形成的有地方特色的红色资源汇集成一个课程教学案例库。采用BOPPPS+雨课堂模式,即通过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等六大环节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流程中开展教学活动,运用雨课堂数据整合功能实时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生成各专题及整个课程的电子学习数据。

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在课堂上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的哲学基础设计教学内容。在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中,需要老师对教材体系非常熟悉,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同时需要教学团队提前进行沟通及课前准备,教学团队和学生小组紧紧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查找资料。学生利用日常碎片化时间就可以进行學习和思考,同时能及时将疑惑反馈到平台上,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彼此的思想动态,增强实时学习、交互学习效果。

第三、教学实践提升

“原理课”因其高度抽象的特点与其它几门思政课有一定差别,把学生带到田间、社区、地方企业、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景中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中国共产党在伟大事业奋斗中真正以人民为中心,不负人民,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追求。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作业基础上,查找资料,深入社区调研,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与力量。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也能够感受伟大建党精神在现实工作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强大引领作用。在深具地方特色的实践活动中,用好地方红色资源、讲好地方红色故事,丰富“原理课”课堂,通过实践教学及翻转课堂、线上讨论等方式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实现原理课改革的科学性与时代性。

让伟大建党精神走进“原理课”,学党史、悟原理,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紧跟时代大势,锻炼党性修养、厚徳励能,深植爱党爱国情怀,砥砺品格、未来担当大任,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

〔4〕鲍莉炜.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爱国情怀的价值、厚植爱国情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7).

〔5〕陈宝生.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动新发展阶段铸魂育人走深走实〔J〕.上海教育,2021,(04).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