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梁,李琼杰,吴 康,姚明华,李月明,刘晓洪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武汉 430064;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武汉 430064)
湖北是中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扶贫问题。2019 年,湖北省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扶贫成效惠及贫困人口316 万人。产业扶贫是一种根据贫困地区当地的经济资源发展等情况,因地制宜在贫困地区培育特色产业,以促使贫困地区能够提高收入,促使当地的经济得到“造血式”的循环往复增长的有效扶贫方式[1]。农业科技是支撑产业扶贫的强大动力,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机农艺结合,而且还能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水平,延伸其产业链,为产业扶贫带来持续增收效益[2]。
2021 年,中国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做好巩固振兴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之间有效衔接成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重要工作。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课题组就当前农业科技促进湖北省产业扶贫形式多样的实践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农业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5年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成果及人才的优势,主动作为,组织全省农业科技力量扎实实施《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精准扶贫纲要(2015—2019年)》,全力为脱贫攻坚贡献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多种农业科技助力产业扶贫的典型模式。
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扶贫模式,是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通过科技的植入加大农业科技在生产中的快速应用推广,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从而使贫困户从中持续受益的高效扶贫方式。该模式适用于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双重压力的地区。
以潜江虾稻产业为例。2016 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栽培创新团队以“稻田种养立体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与楚稻虾虾稻共生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进行科技示范,实现每公顷产7 500 kg 优质稻和2 250 kg 高规格商品虾,每公顷纯收入10.5 万元,辐射带动79 户贫困户脱贫,种植面积2 000 hm2。“虾稻共作”模式亩平均纯利润是单一种植水稻纯利润的4 倍以上。为进一步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和效益,合作社还与专家开展“四水农业”(“水稻、水产、水果、水生蔬菜”共作共养)研究,做到“一水多用,一地多收”,全力打造了虾稻共作2.0 版。“四水农业”模式亩平均收入是虾稻共作的1.5 倍,该模式已在全省示范推广并辐射到周边省份。
村企科紧密融合扶贫模式,是围绕贫困地区支柱产业或重要农产品,以当地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科技+村企业+农户”提升企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从而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扶贫模式。该模式适用于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有脱贫带动主体、对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需求迫切的地区。
以麻城辣椒产业为例。2014 年,麻城市宋埠镇彭店村湖北兆至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至公司)借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辣椒创新团队共建了湖北麻城辣椒研发中心,依托该院的人才、技术和成果,实现当地辣椒产业的提质增效,其生产、送评的辣椒——“麻城辣椒”荣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20 年8 月入选“全国十大名椒”。全村贫困户88 户236 人全部脱贫,辐射带动全县5 000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2 万元。兆至公司与宋埠镇、歧亭镇等乡镇对接,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派专家指导建立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兆至公司对贫困户实行包生产资料、包产品销售的帮扶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目前,麻城市以彭店村为中心建设辣椒小镇,发展扶贫产业,科技助力脱贫成效明显。
院地合作共建扶贫模式,是院地通过建立组织化、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多部门、多主体有计划地统筹安排扶贫力量和科技资源,对特定贫困区域和贫困群体给予长期协同帮扶,让扶贫对象获得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后得以发展的扶贫模式。
以枝江市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区为例。2017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与枝江市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区,以科技助力枝江市大力发展米果菜、猪牛鱼等特色产业。该院聚焦枝江市“米果菜、猪牛鱼”特色优势产业,组建了畜牧、水果等6 个科技扶贫团队,291 名产业发展指导员,科技帮扶6 955户贫困户,不断提高贫困户种养水平,户均增收1 100元,打造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成果集成示范新高地,探索了湖北省农业科技扶贫的新路径。
能人领头扶贫模式,是指村鼓励或引进有头脑、有文化、有条件基础的能人,引导他们依靠科技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发展适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从而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创业,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向贫困户延伸,实现产业扶贫、科技兴村,从而使这些创业能人成为促进科技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该模式适用于有产业发展资源,但缺带动主体、缺技术的地区。
以石首西甜瓜产业为例。2016 年以来,科技能人徐清华和儿子徐锋在大垸镇新沟村创办石首市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省、市农科院“瓜-瓜-菜”大棚高效种植模式,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在此每年展示来自全国的100 多个优良西甜瓜品种和10 多项配套栽培新技术,年产值都能稳定在30.0 万~37.5 万元/hm2,是传统种植的近10 倍。在该合作社的带动和影响下,石首市蔬菜协会先后示范带动成立瓜菜合作社10 余家,种植面积达1 000 hm2以上,社员人平年均增收都在3 万元以上,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专家接单定制扶贫模式,是指通过科技人员兼任或挂职企业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等形式,长期在贫困地区企业或部门驻点,根据企业或产业发展的具体需求,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技术指导等定制化农业科技解决方案,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该模式适用于拥有一定市场发展主体,且急需解决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的地区。
以房县香菇产业为例。食用菌产业是十堰市房县的优势传统产业,也是农民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但也面临着“菌林矛盾”、制约产业规模壮大、收益下降挫伤菇农种植积极性等发展困境。2011 年,房县找到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十堰分院食用菌所副所长张九玲,希望张九玲通过科技提升产业发展潜能,将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9 年来,张九玲及其团队通过科技牢牢将贫困户固化在产业链上,带动了6 000户、1.8 万人增收脱贫,基本实现了“每户都有项目、每人都有事干、凡劳动都有收益”。
上述5 种典型模式具有服水土、接地气、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质,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找准致贫原因是基础;二是科技成果有效供给是前提;三是与产业深度融合是关键;四是与市场主体结合是重点;五是强化平台载体建设是支撑;六是培育科技带头人是核心。这对进一步强化科技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农业科技在促进湖北省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很多好模式、好经验。但从更高标准、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促进产业扶贫也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
科技在产业扶贫中的供给质量有待提高,部分科研成果与生产需求脱节,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不能为扶贫产业和农户所用。产业扶贫中科技供给存在不平衡问题,高效特色农产品科学研究较少,科技支撑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农业产业链延伸相关技术缺乏,限制了农业扶贫产业发展与升级,农业生产综合配套技术不足。
科技促进产业扶贫的顶层设计不够,缺少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和在实施层面的统筹协调,农业科技扶贫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碎片化、重复性、表面化问题[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一些贫困地区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名存实亡,基层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导致一些技术推广普及不能很好地向基层和农村延伸。科技促进产业扶贫的激励机制不完备,部分位置偏远的贫困村,科技扶贫工作难度较大,在财政保障不足的条件下,科技人员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不利于激发科技人员投身产业扶贫工作的热情。
农业科技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湖北省农业科研投入强度偏低,缺乏稳定的科技扶贫项目支持,科技成果和信息进村入户受到制约。科技人员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科技人员在选择科技扶贫对象时,普遍存在“规模偏好”,往往更青睐于中大型企业,而对合作社、小农户缺少动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够,现有科技精准扶贫工作还更多停留在讲课培训、田间示范、面对面指导等传统方式阶段,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搭建贫困户种养加工、产品销售、就业服务等技术培训服务平台的实践并不多。
涉农经营主体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湖北省乡村涉农经营主体规模普遍偏小、资金不足,在农业科技方面投入普遍不高。贫困群众缺乏足够的科技需求意愿,从事农业行业的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年龄偏大,接受能力差,特别是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使用上,贫困户缺乏足够的需求意愿。
以上问题在当前发展新阶段和新格局的大背景下,既是科技促进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在今后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无论是推进脱贫攻坚,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需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可以说,农业科技不仅是促进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而且还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第一动力。
1)坚持需求导向,强化科技供给。科技促进产业发展的项目选题必须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要深入贫因地区调查和访谈,了解实际技术需求与困难,集中力量优先解决。下达科技扶贫项目时,要把成果的先进性、时效性、针对性与不同主体的需求充分结合起来,实现科研与产业的高效“黏合”。
2)加强集成创新,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关键技术集成转化,总结适宜当地发展的轻简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强化新兴技术研究,突出品种、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农业产业科技自主创新,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信息科技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度[4];要开展全产业链的科技支撑。
1)完善贫困地区科技服务推广体系。一是强化基层农技推广力量。研究制定乡镇农技员特岗计划,增强农技服务力量。重视贫困地区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提升,鼓励农技推广人员带薪学习培训[5]。二是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作用,增强其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建立“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扶贫方式,让贫困户共享全产业链价值增值过程中的经济利益,同时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贫困群众科技素养。三是培育留得住的乡土能人。始终把提高贫困群众的科技水平放在首位,增强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定期开展科技培训,培养一批扎根当地的农业土专家和技术员,奠定乡村产业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6]。
2)完善科技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激励机制。科技人员的职称评定要与提供科技服务业绩有机结合起来,将支撑产业发展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对于年轻科技人员,必须有基层锻炼的硬性要求,一定要为其下乡锻炼创造机会,并且严格开展考核。要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扶贫的热情,鼓励科技人员带薪离岗到农村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增强“纸变钱”的能力;同时营造科技扶贫的良好氛围,使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扶贫工作充满荣誉感和使命感。
1)加大科技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一是加大对科技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科技推广项目的支持力度,设立科技扶贫专项,扩宽经费投入渠道[7]。二是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将资金投入到乡村产业振兴中来,撬动社会化资金向贫困地区流动。三是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科技投入资金补贴力度,提升小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2)优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制度设计。调动项目、人才、技术等要素聚力乡村产业发展,健全完善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激励、考核评比、督导检查等体制机制[8]。前期行之有效的科技精准扶贫考核必须根据发展情况向乡村振兴考核机制体系转变。
3)推进农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借助网络及信息平台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缩短技术推广的中间环节,通过“政府+科研机构+科技信息+企业(合作社)”的模式进行科技信息传送与培训。
1)完善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规划。一是转变发展思路。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要从单一的种养扶贫产业转换到乡村振兴的复合、特色产业上来,在“面”上实现新拓展。二是科学推进。在制定一定阶段的产业规划中,将对贫困户的产业扶贫与本区域主导优势产业的培育发展一并考虑,将产业兴旺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紧密衔接,在“质”上实现提升。三是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突出系统集成,实现“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
2)推广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对5 种科技促进产业扶贫典型模式,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推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指导性和普适性的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成熟模式。一是打造多点典型示范。对于上述典型案例,给予重点支持引导,以期复制出更多类型相近的发展范式。二是鼓励创新发展。注重在模式推广中继续探索、创制出更为高质高效、更有活力的全新模式。三是加强总结宣传。深度挖掘典型事迹,唱响科技促进产业扶贫好声音,弘扬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主旋律,讲好产业兴旺好故事。
3)组织实施“五五工程”。“五五工程”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立足推进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而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科技支撑乡村产业振兴系统工程,已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同意。即研发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50 项、集成示范先进实用科技成果500 项、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50 项、建设农业科技引领示范村(镇)50 个和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50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