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急诊科2019年7月份到2020年12月份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中选取56例,以随机抽签法划分为观察组(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与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流程),从护理后死亡率、致残率、溶栓率、不良事件率、时间指标予以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患者致残率各为3.57%、14.29%,死亡率0.00%、17.86%,溶栓率96.43%、71.43%,不良事件率0.00%、14.29%;静脉开通时间(8.99±1.79)min、(13.82±4.72)min,脑CT检查时间(26.08±6.68)min、(33.83±6.84)min,确诊时间(14.01±2.16)min、(18.97±3.22)min,两组数据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脑梗塞护理工作中,有利于规避残疾、死亡风险,不易产生脑疝、呼吸道阻塞等不良事件,缩短救治时间,应将其视为优选护理方法。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溶栓率;致残率
【中图分类号】R47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诱发病因在于脑血管异常,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在中老年患者中较为高发。初期发病时多表现为吞咽困难、口歪眼斜、饮水呛咳。此类患者,要想提高治愈率,应在入院后尽早实施溶栓治疗。标准化护理流程,是结合病症危急程度,为患者开设绿色通道,在规范的护理步骤下,快速完成溶栓治疗,自此优化疗效。本文于本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56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28例,性别:男/女=12/16,年龄(54.92±3.16)岁,平均病程(3.75±1.86)h。观察组28例,性别:男/女=11/17,年龄(55.01±3.21)岁,平均病程(3.76±1.87)h。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经临床检查属于急性腦梗塞确诊者;(2)患者家属对此次研究表示知情;(3)患者依从性优良。
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其它恶性肿瘤、急危重症疾病;(2)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或肝肾发育不全;(3)患者有肝损伤等功能性疾病;(4)拒不配合或陷入深度昏迷者。
1.3 方法
面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在发病进入医院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利用常规导诊、急诊预约挂号等方式,指引患者参与脑CT检查等综合项目,而后在成功缴费后按照具体的诊疗计划,为其配药用药,顺利使用溶栓药物实施治疗,并前往住院办理处开具住院单,之后实施对应的护理服务,如监测体征、穿刺护理等,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面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细节内容如下所示:
第一,评估病情。护理人员对于急诊科接诊的患者,需根据其病症表现,划分为不同的护理等级,而后在十分钟内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实施有效检查,并且探明患者的昏迷程度,之后建立静脉通道。为了抑制疾病的进展,需将其调整为平卧位,将其头部抬高30°。与此同时,为其专门设置绿色通道,使其快速进入检查治疗阶段。在患者入院后需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情况,若血压范围在120mmHg/180mmHg以内,则不予以降压处理,
第二,检查处理。护理人员应及时将呼吸机以及其它检测仪器连接完好,并从中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变化规律。如若患者血氧饱和度已在95%以上,此时应在医嘱下应用脱水剂,维持患者病情稳定。此外,护理人员需在绿色通道内为其安排脑CT检查项目,要求在半小时内获取相关检查结果。确诊后需立即为其准备溶栓治疗药物,其中使用的阿替普酶药量需根据患者体重,以0.9mg/kg标准药量予以滴注。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随时监测血压值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好转程度确定溶栓疗效,在静脉溶栓治疗中,抑制病症的加重。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在溶栓治疗中,观察患者在溶栓后是否出现血尿、牙龈出血等并发症,进而在血压监测期间,注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由此验证具体疗效。
第三,康复护理。在患者处于休养期时,护理人员应在心理医师、护士长、康复训练师等多名人员的协同护理中,为患者安排早期训练活动。如引导患者进行独立站立,或是扶墙行走。而且对于已经出现偏瘫症状的患者,需在其康复训练中,组织患者参与步姿训练活动。又或是鼓励患者自行如厕、穿衣,确保患者早日恢复自理能力。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护理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溶栓率与不良事件率;(2)观察患者护理后时间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护理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溶栓率与不良事件率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其死亡率、致残率、不良事件率略高,溶栓率偏低,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对比患者护理后时间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中,护理后时间指标略优,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后若不及时予以治疗,易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即使治愈后也会出现肢体残疾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本次研究活动中提出的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是在患者发病后到溶栓治疗期间,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无论是检查结果的获取还是静脉通道建立,都将处于一种绿色开放状态,以免受时间限制,影响疗效。同时,在此类危急患者护理工作中,其护理人员经验丰富,能够切实预防脑疝、神经功能受损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就此保证患者能在优良的护理环境下改善溶栓治疗效果。经由观察组相关数据:护理后患者的致残率3.57%,死亡率0.00%,溶栓率96.43%,不良事件率0.00%;静脉开通时间(8.99±1.79)min,脑CT检查时间(26.08±6.68)min,确诊时间(14.01±2.16)min,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显著(P<0.05)。由此证实,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不良事件率,提高溶栓成功率,促进疾病好转。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塞在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玉春,尹敏,黎肖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8):19-21.
[2]朱菊蕊.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0):1307-1309.
[3]李叶华.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8):141+155.
[4]潘先琴,王红.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6):115-117.
[5]章春红,罗燕华,王晓芳.标准化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绿色通道中的效果评价[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6):395-396.
[6]谌礼辉,刘卓.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應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08):1079-1080.
[7]王娜.标准化护理策略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绿色通道中的应用价值[J].人人健康,2019(17):132-133.
[8]陈长乐,梁远红.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和预后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4):152-154.
作者简介:王丽影,女,本科学历,1991年2月出生,护师职称,研究方向:急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