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朋珍
摘要:语文的写作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人语言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国家特别重视小学语文的基础写作。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小学语文写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多用创新型情景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言的文字内涵,从而为以后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文字使用的锻炼,能够促进学生对汉语言的认知,提高对语文的写作要求,更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汉语言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策略
语文核心素养
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三是审美鉴赏与才创造,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小学语文课堂中所谈论的核心素养重点是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将学习的知识消化吸收,并真正转化为自身技能[1]。
小學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传统的都是教师为学生发送一篇范文,然后对范文的每个段落进行细致的分析,进而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框架与思路。然后提出题目,让学生练笔。这样的讲法只能让学生肤浅地了解写作的模式,不能让学生深刻了解写作的内涵与目的。因此,小学教师在教语文作文时,要创新课堂模式,采用更新的教学方法,进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一)命题阻碍学生发挥创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本身经常带有较大的局限性,而这一点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詹天佑》一文的教学中,布置相关的读后感、评价以及分析是常见的作业布置方法;但是实际上学生对于詹天佑的认识仅存于书本,即便是查阅了资料写出来的东西也难免千篇一律;这并非是学生缺乏学习领悟,而单纯是命上的局限,学生们的写作还处于萌芽阶段,自身的价值观也还没有确立,这样创新就显得十分艰难了。
(二)教师缺乏示范对于无从下手的事情,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看别人怎么做,然后模仿。比如在一年级引导孩子们组词,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什么是组词?在他们的意识里可能没有这个概念,但是通过观摩老师的示范,他们就知道了什么是组词,也知道该怎么给一个生字组词语。而在作文的教学中,学生们就十分缺乏教师的示范了,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总结,为了让学生明白在写作的时候应当如何思考,还应该更多的现场演示写作一篇文章,并将自己的思路详细讲解,这样学生就不会无从下手,哪怕突然词穷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需要哪种加强。当下互联网发展迅速,小学生们也频繁的接触网络,很多时候学生们在遇到问题时会试图寻求网络的帮助;但学生缺乏甄别能力,网络上的指导很多又存在着问题,这时候教师的指导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比于枯燥乏味的文字,通俗易懂的图片、生动有趣的视频更加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2]。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使得诸多多媒体教具走入了课堂,因此我们也要注意在语文写作的授课中,不要一味的使用讲述的授课方式,还应该采用多种媒体来立体的使学生认识写作,表达传授内容。在教学中多多的使用图片、视频或者音乐都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先让学生们对写作课程充满兴趣,进而无形中便提高了写作水平、对写作产生兴趣。如:在三下七单元作文《国宝大熊猫》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是大熊猫?可能在部门学生印象中大熊猫就是有着两个黑眼圈,毛色黑白相间的图片。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引入大熊吃竹子喝玩耍的是视频,这部分学生对大熊猫的印象可能就会更加的立体了。学生在写作时则可以根据自己从视频中了解到的内容,从不同的方面来写大熊猫,这也就很好的达成了这个单元的习作核心素养。写作可以说是人对一切外物观感的输出,所有的想法、心情都可以通过写作输出,而当学生们具备构建这一心灵世界的基础能力以后,他们就会热衷于写作,届时学生们就会有意识的为了提高自身写作能力来学习,语文作文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培养学生注意生活素材积累的习惯
本文中多次提到,文学源自于生活,一个注意积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学生,是不会苦于写不出东西的。那么,培养学生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传授一些实际的观察方法,比如:抓住事物特征观察,抓住重点有序观察,对自己的五种感官进行训练,带着感情去,观察,观察时还可进行联想。如在观察一种植物时,我们可以抓住这种植物的特征,有序的进行连续性的观察。我们系统的指导学生们如何在生活中提炼素材,从生活中汲取灵感,最重要的是以此来使学生摆脱一味的模仿,自主创新,进而发现写作的乐趣。
(三)情感体验碰撞火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孩子们的写作也是一样的。我们平时强调孩子们要多读书,但绝大部分孩子却很难将积累到的优美词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如果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刻意的为学生创设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写出来的作文就更能打动人。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三单元的作文《观察日记》时,我们可以让给学生准备一盆植物放在教室,让学生每天去观察植物的变化,并将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在本子上,。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更真实,更具体,更有感情。
(四)布置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可以说在任何时候对于写作都是帮助巨大的,尤其是一些流传千古的文学经典,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尤为明显。虽然书本中也有诸如《少年闰土》、《山中访友》之类十分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章,但是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来说,这些还是不够的,而且相比之下课外读物各有千秋,而每个学生对于不同文学体裁的热衷程度是不一样的,课外阅读具有着自由性,理论上看自己想看的书籍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学习某些必修课文时读上好多遍都没有什么印象,但是碰到喜爱的作品时只看一遍就几乎可以背下来。可以见得,人自身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学习能力会得到大幅的提高,这一点是强制性或半强制教学永远无法达到的习得效率,所以开展相应活动并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以及写作风格的培养、文学素养的提高都是帮助巨大的。如: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我爱阅读大比拼”,给孩子们每天布置半小时的阅读打卡任务,组织“我爱讲故事”等等活动,以活动激发兴趣,以兴趣培养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课外读物种类进行甄选,面对当下水平参差不齐的文学市场,具体读物品质的审核是十分必要的。
三、结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不应该因循守旧,而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创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课堂模式,使得写作课堂能够变化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不应该局限于已有的理论模式,应该发挥自身能力,探究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然的良好的创新课堂,使得学生能在作文写作课堂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使得学生在写作文时有更多的写作方向,使得学生在写作文时同时,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得学生为未来作文的写作创造良好的开端。教学模式应该多种多样,每个教师的领导方式不同,课堂教学模式也应不同,还应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更细化的教学设计,使得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使得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骆娟,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47-48.
[2]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 D 刊(学术刊),2013(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