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斗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当前,民航各单位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正在有力开展,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历史与中国民航的关系,探索研究中国民航未来发展的方位,是今年民航系统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此,本刊决定组织开展“学党史、话民航、促发展”专题征文活动,并向民航业内外征稿,展示党领导下的民航发展光辉历程,促进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进程。
回顾历史,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民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民航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到民航一定要走企业化的发展道路,从民航是战略先导产业到民航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产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民航发展被赋予不同内涵和不同使命,呈现出逐步提升、渐进升华的过程。
展望未来,面对“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全新要求,惟有准确把握新的历史阶段民航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和新任务,理清“十四五”时期民航工作思路,加强行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民航强国建设这条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之路上,面对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只有提高理论研究的质量,才能推进实践创新不断走向深入。因此,我们民航业理论研究和传播应“聚焦”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聚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是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全局性、全球性、前瞻性视野来看待和研究民航的发展,树立大国民航意识,突出理论研究的使命感。
二是着力聚焦主动融合发展格局。民航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主动融合的姿态,加快加强民航与综合交通及其他领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在拓宽民航合作格局的同时,发现民航的比较优势,提升理论研究的存在感。
三是着力聚焦找准未来发展方位。我们已从单一民航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迈进,关注重点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强不强”转变。认真研判行业发展新趋势,找准民航的新方位,增强理论研究的未来感。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加快党史学习成果转化,更好地指导实践,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开设专栏,重点回顾梳理民航发展历程,展望分析民航未来前程,读史明智、鉴往知今,汇聚智慧、启发行动,为庆祝建党百年和民航强国建设办一件实事,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