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进展

2021-12-07 12:42王曦张磊陆建飞
中国稻米 2021年3期
关键词:稻米融合发展

王曦 张磊 陆建飞,2*

(1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 扬州225009;2扬州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江苏 扬州225009;*通讯作者:jflu@yzu.edu.cn)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口粮作物,稻米产业是保证国民营养健康的民生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近年来,农民种稻成本上升、收益下滑,不利于我国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稻米产业融合发展是能够实现水稻生产稳定和农民种稻收益提高双重目标的创新路径,对于提振农民种稻积极性、拓展水稻产业多种功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近5年我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的文献,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等方面,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梳理与评述,为稻米“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1 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

1.1 一产内部融合模式

一产内部融合即第一产业内部重组型融合模式。该模式主要是种养融合发展,以稻渔共作、稻鸭共作等为主,其中稻虾共作模式发展尤为快速。马达文等[1]研究归纳出稻蟹、稻虾、稻鳖、稻鲤、稻鳅等5大类19种典型模式。《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2]总结出稻小龙虾、稻鱼、稻蟹、稻鳅、稻鳖、稻螺、稻蛙等7种主要种养模式。林峰[3]研究了四川省开江县的“稻田+”产业模式,提出了“稻田+大闸蟹”“稻田+鱼”“稻田+小龙虾”等融合表现形态。杨静等[4]概述了稻鸭共作新模式,金再欣等[5]研究了稻菇轮作模式。

1.2 一产和二产融合模式

一产和二产融合即稻米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该模式不仅能实现由“卖原粮”到“卖高附加值稻米加工产品”的转变,还能促使农户生产出更为绿色优质的原粮。王周宾[6]从产业链延伸方向的角度提出了湖南省益阳市农田谋士公司以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为起点,通过高档大米加工打造绿色大米品牌的产业链正向延伸型模式;而湖南角山米业公司则是起步于大米加工业,通过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的产业链逆向延伸型模式。曹鹏等[7]介绍了湖北省福娃集团独立自主延伸稻米产业链,向前流转土地建设稻虾共育生产基地,向后做大做强稻虾精深加工。夏红军等[8]总结了江苏省杨巷镇稻米加工企业和种植农户双方互相延伸产业链,建成了要素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利益各方共享的稻米产业融合经济联合体。

1.3 一产和三产融合模式

一产和三产融合即稻米产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该模式使稻米产业从过去只卖原粮转变到兼卖稻田风景观赏、卖感受参与、卖绿色健康、卖文化品位。张建设等[9]介绍了天津市已建成以小站稻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把水稻生产与稻田湿地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农事体验和文化传承紧密结合。李钢等[10]介绍了黑龙江五常金福泰公司积极发展以“稻花香”文化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依托鸭稻共作基地,带动周边稻农从一产转向参与三产服务性经营。朱永猛等[11]介绍了江苏省泗洪县深挖稻作历史文化,举办稻米文化节,开展稻田马拉松、稻作文化展等多项主题活动,开发稻作文化旅游产品。

1.4 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

一、二、三产业融合即一产、二产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模式。颜波等[12]介绍了东福集团-大荒地村的“村企合一”模式、福娃集团-新沟镇的“产镇融合”模式等。李君保等[13]介绍了“中国贡米之乡”重庆市花田乡何家岩村依托特色有机贡米产业打造特色村寨,引导加工、商贸物流等农村二、三产业向花田乡集中。黄彬红[14]介绍了中国台湾池上乡打造地方特色稻米产业,将稻米加工、稻米及特色衍生品销售和稻米旅游体验集中于本地,实现“产、城、人、文”有机结合。周敏[15]介绍了安徽六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集聚资源要素,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集种养业、加工业、服务业于一体的水稻产业集群,呈现出多业态复合、多模式并举发展的态势。林晓洁等[16]提出广东省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从事丝苗米种植、加工、物流、技术研发的经营主体组成了产业集群,形成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溢出效应。

2 稻米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经营主体层面

金鑫等[17]指出,江苏省盐城市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少,多为小型家庭作坊式加工厂,稻米粗加工现象严重,大多数加工企业没有建立生产基地,种植者、收购者、加工者、营销者之间没有形成产业融合互联延伸的链式发展。余艳锋等[18]研究发现,江西稻米产业个体型种粮大户在高端稻米(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生产实践中仍存在施药现象,对“互联网+农业”认识不足,自发进行电商经营的不多;企业型种粮大户会通过农旅融合来推介自身大米,但未与周边抱团实施。

2.2 服务支撑层面

孙立军[19]指出,山东省针对粮食产品特点的专业性物流服务供给不足,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传统农业服务仍占较大比重,缺乏文化教育、旅游体验、金融保险等新兴农业服务。朱凡[20]指出,天津市水稻产业对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变化把握不准,对消费者日益注重的优质品种、农事体验、配送服务、社区营销投入较少,未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持续进行产品升级和服务转型。赵正洪等[21]发现,长江中游稻区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修缮主体不明确;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总体规模偏小,收费较高,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偏低。

2.3 科技创新层面

王达能[22]指出,我国粮食产业储藏技术和冷链物流技术落后,粮食产后损失大;对米制快速方便食品开发技术研究不足,市面上的方便米制食品存在口感差、菜品少、营养单一的问题。李凯[23]研究发现,山东省还未形成针对稻渔综合种养关键技术突破的研发体系和专门研究团队,技术服务薄弱,产业深层次融合受到局限。李腾飞等[24]提出,我国稻米加工产品品种结构单一、精细化程度低,技术含量高的米糠油等高端米制品缺乏,稻壳、碎米、米糠等稻谷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偏低。

2.4 运行机制层面

王颜齐等[25]指出,黑龙江省贫困地区稻米三产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普通农户在融合利益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基本利益得不到保障,更无法分享产业融合带来的价值增值。周钢霞[26]研究发现,辽宁省粮食全产业链连接机制松散,仍停留在简单短期的订单合同主体关系,产业融合链条不稳定,小农户与规模化经营主体之间的长期信任机制还未形成。

2.5 政府政策层面

喻志勇等[27]发现,江西稻谷产业“产购储加销”职能部门政策协同不紧密,缺乏专门机构统筹相关政策引导稻谷产业融合发展,金融政策支撑乏力;政府在引导各有效要素向优强企业聚集、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刘威[28]指出,粮食产业融合在政策推进的过程中涉及多个产业的管理部门,容易形成“多头共管”和“多头不管”的政策误区,前者导致权责划分不清,后者导致政策难以落实。

2.6 品牌建设层面

王荣等[29]指出,四川省宜宾市“泸硒”牌富硒生态米由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缺失,导致品牌知名度不高,产业融合程度低。王昊等[30]指出,吉林省稻米产业品牌缺乏文化内涵,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大,忽视了稻米原产地优美生态环境、其他优质农特产品与稻米产品之间的互联互促效应,未能形成优质稻米与其他优质资源的品牌合力。宋香荣等[31]研究发现,天津市稻蟹综合种养产出的蟹田稻已有部分知名品牌,实现了优质优价,但还没有综合种养产出的河蟹品牌,稻田蟹的经济、生态价值有待通过品牌建设进一步开发。

3 促进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主体带动融合

潘权富等[32]基于对黑龙江垦区产业融合的研究,提出应大力引导加工龙头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增强对上下游关联融合主体的带动能力。邓雪霏[33]探索了黑龙江绿色稻米三产融合的实践,提出要增强合作社在农户与基地、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提升标准,强化服务,吸引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共同打造绿色稻米产业联盟。

3.2 加强服务支撑融合

王蕴琦[34]从融合服务的角度,提出应分别从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支撑、金融支持等方面来强化黑龙江省绿色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张会影等[35]提出,要抓好绿色稻米产业融合的要素保障,解决新业态中设施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用地难问题;协调金融机构为新业态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王亚琼[36]基于对广东省稻米产业融合的研究,提出应完善水稻产业保险服务,提高现代化稻米物流服务水平,增设信息服务平台。朱正斌等[37]从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角度,建议苏州应打造聚集服务型企业的稻米产业集群,督促进驻企业提高服务标准。

3.3 创新科技促进融合

何静[38]基于对广东“亚灿米”三产融合的实证分析,提出必须重点攻关粮食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为研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提供更多技术支持。邵红宁等[39]提出,应进一步增加水稻育种科研投入,创新绿色节本增效生产技术;加强特色功能稻米和精深加工米制品的研发,推进苏米产业融合发展。朱祥宇[40]以上海自在源公司“蛙稻米”为例,提出必须培养一批长期专门从事“蛙稻米”种植及米制产品研发的科研团队,增加对“蛙稻米”产业的科研投入。李福君[41]借鉴日本稻谷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后,提出要加大稻谷产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快产后收储技术创新、低温保鲜技术创新和冷链物流技术创新。

3.4 完善机制推动融合

吴军等[42]提出,应建立健全多资源要素共享机制,建立多主体、多业态融合联动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农户保收、村集体增收、企业创收的多种利益联结共享机制。钱炬炬等[43]以湖南省南县稻虾融合产业为例,提出应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机制、科技与人才管理机制,加强对融合发展资金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快制订与稻虾融合工作相匹配的考核机制。韩学平等[44]以黑龙江省五常稻米产业融合为例,提出应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探索稻米生产投入、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的新型机制。

3.5 落实政策引导融合

王丹玉[45]以湖北省潜江市虾稻产业融合为例,提出政府应主动引导各方主体在产业融合过程中进行交流合作,同时上下级政府之间应及时沟通反馈并解决好企业等融合主体遇到的困难。施鸿鑫等[46]分析了杭州市余杭区的粮食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提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更应该实施积极的种粮补贴政策,加强粮食产业融合引导,探索提高粮食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张慧[47]提出应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引导农业、粮食等部门在稻米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陈殿才等[48]提出,应突出政策对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的激励作用,加大财政、金融、税费、用地等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强市场整治,为产业融合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6 建设品牌助力融合

魏伟[49]提出,应加强五常大米品牌的文化内涵建设,在产品和包装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挖掘五常大米的地域性、稀缺性、独特性等文化属性。《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19)》[50]提出,应引导扶持多主体共同参与创建优质渔米品牌,注重打造各地的区域公共品牌,把稻渔综合种养的“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理念融合到品牌宣传和产品包装设计中,实现品牌溢价。黄哲儒等[51]提出,应进一步强化射阳大米产业协会品牌打造的职能,在融合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树立品牌意识,形成并筑牢品牌链,提高“射阳大米”产业融合水平。

4 研究评述与展望

由于我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的个案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实践做法、经验总结、定性分析等为主,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发展模式、问题剖析及对策建议,对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与内部运行机制研究较少。

我国各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较大,稻米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今后我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一方面要从动力机制、制约因素、各产业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融合发展体系的构建等角度,加强对宏观或共性问题的系统研究;另一方面要进行微观视角的分析,重点着眼于经营主体、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府政策等对稻米产业融合深度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应注重开展稻米产业融合的国际比较研究,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稻米融合发展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融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