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勇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 400700)
职前培养过程中,大多数师范院校都面向师范生开设了《教育史》课程。由于教师对课程价值定位不明确,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没有清晰的标准,浪费大学教师与师范生的时间与精力,甚至还适得其反地养成了师范生不良思维习惯。因而,《教育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教育史》教学改革,教师将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通过专题研究的方式引导师范生进行阅读与思考,从而养成师范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师范生反省思维。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与研究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师范生的学习与思考可以相互促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简单地说,教育实践与理论与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的教育现象过于复杂,对于师范生而言,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难以理清、难以把握。师范生如果没有充分的思维训练,通过未经训练的眼光观察当下的教育问题,难以得出一个清晰的看法[1]。师范生通过阅读相关史料,在教师提问的指导下进行探究与思考,就能较为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目的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有目的的训练过程,会强化师范生从社会背景出发看待教育问题的意识。
同样是教育目的,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类认识水平的提升,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观。例如,西方世界教育三大名著《理想国》《爱弥儿》以及《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倡导的教育目的,有什么不同? 这三个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观有何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师范生受自身经验、视野的限制,难以认识教育目的发展、演变以及将来走向。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看到教育目的在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发展,还会判断教育目的发展的走向。这个过程还促使师范生动态地看待教育目发展过程,形成动态而非静态的眼光看待教育问题。
师范生在关注当下教育问题的过程中,重新唤起与之相关的历史,通过想象这些史实,在思想中重新赋予它们生命。最重要的是在史实的关联因素和史实的发展中理解它们,解释它们。通过对教育目的观发展的过程的阅读与研究,师范生会逐渐形成这样的看法: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压力下,教育目的是如何在教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 哪种教育目的观在实施中取得了成功? 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又该从中汲取什么样的教益? 教育目的观发展的历史,就会以这种动态的方式呈现给师范生,也就为反思当下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目的提供了素材。师范生也就更能够理解当下的教育实践,更为关注当下的教育实践,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应该起到的作用。
还是以教育目的这个专题为例,师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对三个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观进行综合研究,思考一系列问题。而集中对某一主题进行探讨,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反省思维。比如,为什么在不同的时期会存在不同的教育目的观,其原因何在? 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对教育目的的产生有何影响?三种教育目的观的异同是什么? 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师范生要对相应的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对照、分析、综合、判断、形成结论,这些思维方式都是反省思维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2]。从本质上来说,这个过程就是在训练师范生的反省思维。具有反省思维的人,在面临问题时,也大致要经历这样一个思维过程。故而,选取历史上的一些经典的教育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让师范生在阅读中学会研究,学会思考问题,不仅仅能够让师范生了解教育问题的由来,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对师范生进行思维训练。具备反省思维,师范生能更理性地解决所遇到的教育问题,而不是盲目、冲动地解决问题。
常见的教育史的教材,以年代为序,分别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状况,教师往往就会依照这种年代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因此,教育发展的历史被割裂了,难以看到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比如,关于课程的发展,我们仅仅是罗列史实让学生知晓课程发展过程。至于为什么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课程,不同的课程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关联,师范生就不清楚。这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只会引起学生的困惑不解,不能训练他们的思维,还会让他们的思维愈加混乱。仅仅只是罗列史实,就会误导师范生静止割裂地看待问题,而非动态、联系地看待问题。
教师讲授以教材为中心,教学内容固定,教学进度固定。由于长期以来向师范生讲授的都是一些已经形成定论的知识,教师的智力没有得到训练,会形成智力方面的奴性。众所周知,大学教师除了教学之外,还需要进行教育科学方面的研究。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就越来越呆滞,研究能力得不到提升,专业能力的发展无从谈起。而且,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照本宣科,会引发教师的职业倦怠,体会不到教学快乐,教学相长就成为镜花水月了。
这种授受式的教学,缺少积极性,其实质就是一种告知与被告知的教学方式。学习所得的碎片化知识,成为沉重的记忆负担,堵塞师范生思维。师范生极易养成盲目服从权威的习惯,形成智力奴性。首先,缺少社会意识,对将来的教育实践会带来不良影响。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单纯地介绍不同时期的教育史实,师范生就难以理解为什么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教育学家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师范生就难以想象教育学家是如何思考的? 是如何努力的? 是如何实践的? 他们的思想对相关问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这样师范生就难以形成社会意识,看待教育问题时难以从社会角度出发。师范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看待问题时只有前台而没有幕后,得出的观念与看法难以令人信服。其次,思维惰性、智力奴性。师范生只是暂时地储存了一些碎片化的知识,以便应付考试,时间一长,这些知识就可能遗忘了。整个过程,劳而无功。师范生只是生硬地记住了《理想国》《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所代表的三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观,没有对不同的教育目的观进行研究。师范生对比、对比、对照、分析、综合、观察、判断以及得出结论的能力,均未得到锻炼。通过《教育史》学习,师范生理应该获得思维训练,并非积累碎片化的知识。
一种是采用试卷的方式来进行考核,内容主要是教师所采用的教育史教材上的知识点,强调的是师范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从其本质上来说,强调的是师范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重现与重复,以知识的积累为目的。这样只是考虑到了记忆的精准性,谈不上思维的训练。一种是让师范生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小论文。这种考核的方式,需要师范生运用反省思维,但是由于平时缺少训练,很多师范生觉得这种考核方式比第一种难度更大。所以,很多师范生只好东拼西凑、东拉西扯地凑合一些文字,这种方式,非但没有强化师范生的研究意识、培养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甚至还养成了敷衍了事的习惯。
首先,要求教师应该是某一领域内的专家,要对某个特定领域有精深的研究,才能引导师范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具备较宏大的学术视野,有正确的价值观、认识观,能够总结、评论、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的内容应该与自己研究领域结合起来,而且还应该在研究领域有一定成就。教师只有在处理自己熟悉的内容时,才能真正展现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热情,展示自己研究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的展现,其实就是一种专家思维展示,实质上就是反省思维展示。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教师的学术热情、研究精神、思维过程,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师范生产生影响。
其次,学习的内容,必须广泛且精深。有些教师在教授《教育史》课程时,学习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苦于不知道向师范生推荐何种参考资料。一般而言,教材终究只是一家之言,往往平铺直叙、点到为止、面面俱到,缺乏专著所具备的广度与深度。仅仅阅读教材,学习一家之言,谈不上对比、对照、分析、综合、判断,更谈不上对师范生的思维训练。这在无形之中也强调了权威,容易养成师范生智力惰性、思维奴性。师范生所接受到的刺激就单一、狭隘,思维发展就不充分,培养反省思维也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与教材相比,学术专著则强调精深,有立场、观点、视角。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获得不同的看法与观点。每个作者的经验、兴趣、学识、环境、能力、视角、立场观点不一样,更能刺激师范生思维的发展。
当然,最后要强调的是,这种专题式的学习与研究,是需要大量的时间作为保障的。完成一个专题,学生应该先阅读与专题相关的教材、著作,然后对比、分析、综合、讨论,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正确的认识与观点。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每个专题的学习过程可能会持续2—3周。
首先,是阅读。思维的发展也离不开具体的材料。通过阅读掌握相关史实,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作者是如何形成自己的结论的。论述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作者得出不同的结论,原因是什么? 造成这些结论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过程,应该在在教师的提问引领下进行。要求学生应该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去阅读课程相关的阅读材料,才能顺利地开展此种教学方式。
其次,研究。围绕问题收集材料,利用通过阅读所掌握的材料进行思考,通过对比、分析、综合、归纳、总结、判断,形成一个结论。例如,如何认识儿童,为什么古代的教育学家会有什么不同的儿童观,他们是如何提出这样的儿童观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如果师范生收集材料,进行阅读与去研究,重走了教育家们的思维的过程,也培养了他们的反省思维。与此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了师范生以联系的眼光而不是割裂的眼光看待教育问题,动态地而非静止地看待教育问题。这些,都对师范生思维培养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通过专题学习与研究,着重培养师范生的反省思维。考试,只是考虑到了记忆的精准性,而没有强化师范生的研究意识,没有考虑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更谈不上培养师范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因此,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师范生在每个专题学习结束之后的专题的学习报告。相应地,评价方式,应该多采用过程性评价,关注师范生学习与研究的过程,而不是仅仅通过一张试卷来考核师范生对一些知识点的记忆与重现。
教师应该明确《教育史》的价值,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师可向师范生作如下介绍。这门课程旨在给教师、父母以及其他对正确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感兴趣的人一些关于教育的条件知识。在这些条件下,教育系统是如何建立的。学习教育史不仅仅只是为了信息,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如果教师不知道这些教育方面的事物从何而来,就不能在教育方面做到最好。教育实践与理论往往是与社会制度和目标是一致的。典型的社会生活与理论,被挑选出来作为重点,至于与典型的问题不相关的细节性内容,则应当被忽视[3]。
师范生应该系统地学习,每天都应该花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来阅读与探讨专题相关的材料。教师在指导师范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提醒师范生注意以下问题:系统工作,事先安排好学习以便节省时间;准备一个笔记本,摘抄你所阅读材料的重要观点与难点;不要准备记忆而达到理解,而应该通过理解达到记忆。思考阅读内容的意义;需要的论文。论文中的问题旨在检验学生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帮助他们组织思维。学生应该时不时地被提问,这些应该与学习材料相关。这也就是说,每学习完一个专题,都应该有一个小的测试,包括一篇小论文以及一些教师的提问。这会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出现示例。
教师列出参考书目。比如,教材类: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吴式颖等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等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著作类:张法琨主选编《古希腊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英]弗里曼著《希腊的学校》,朱镜人译,山东教育出版社。[英]哈蒙德著《希腊史》,商务印书馆。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先用参考书目。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组织专题,比如教育史的本质与价值;典型社会生活与教育:中国和希腊;早期希腊教育;早期中国教育;罗马教育。等等。
教师指导要求: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得出哪些结论。这种方式类似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直接告知,学生一般不愿意接受,反而容易产生反感。如果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同样的结论,师范生会更加信服,觉得更加真实。
以典型社会生活与教育:中国和希腊为例,演示改革后《教育史》教学方式。
教育类型:中国与希腊。中国的教育与希腊有着显著区别。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习惯,这些思维习惯又通过教育加以传递。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两者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两种教育各自优缺点、相同点分别是什么。这个专题的目的在于将两种教育的实践,也就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会得出一些结论,对于教育系统有何作用。
在师范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列举一些帮助、提示性问题。比如:1.教育方法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生活方式包括家庭的、产业的、政治的生活方式。2.民族传统文学对于保留这个民族生活与社会生活方式的作用。3.古代希腊人与古代中国人,一个是强调进步的民族,一个是保留过去的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在教育方面的重要区别。回答这几个问题,可以得出一些一般性的结论。通过记住所得出的一般性的结论,师范生就不会被所需要阅读的较长篇幅材料所阻碍,被大量的相关细节所分散,下列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让师范生掌握这些基本原则。每个提问都应该加以一定的阐释,特别是一些不太清楚细节、领域,但是不能太过、太多,应该注意把握尺度,是为了引导而不是告知。
古代中国教育,教师可以列举更为细致问题促进师范生思考。
1.中国式的社会生活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活特点是什么? 理解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古代中国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他们的劳动生产方式,家庭生活方式,对他们思想与行为造成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是什么。这个提问主要是提示师范生在看待教育问题时应该多从社会背景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地引导:中国可耕种农田较多,农业是古代中国的主要产业。整个社会都非常珍视土地。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长期处于经验阶段。因此,古代中国人非常重视祖先所积累的农业生产方面的经验。这种生活方式,亦会对人们的思维产生影响:也就是注重传统。
2.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样的道德是教育目标? 这与我们所推崇的道德有何区别?
3.为什么有些文学作品如此重要? 这与我们当下所推崇的重要教育著作有何区别? 提示师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不能将文学作品的功能狭隘化,仅仅看作者的情感宣泄与表达,更应该将文学作品视为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体现的是社会生活。
4.祖先崇拜在各种宗教中的地位与作用? 祖先崇拜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代表着人类的思维倾向。祖先崇拜,将祖先神灵化,其目的是什么。对于当时社会的维系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在教育方面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比如祭祀祖先的一些流程就会成为教育内容,这会对教育产生哪些影响。崇拜祖先,将先人处理社会问题方法保留下来,对人的思维起着什么样的影响。
5.每种教育系统都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学校。作为一种机构,学校有自己的组织。其次,教育的课程、教学材料。再次,教学的方法。
6.古代中国教育的特点是喜欢保留过去内容不作改变。
7.古代中国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保留过去的秩序,在这种基础上保留个性、保留过去社会生活。自主、发明、独立,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如果教育没有自由与个性,能否训练思维。
希腊教育,教师可以列举以下问题促进师范生思考。
8.希腊人认为人不应该被外在的习俗与标准所控制,欲望应该为理性所控制。希腊人是如何看待伦理的,认为伦理应该在行为控制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9.古代希腊人不重视收集方法作为将来的用处,不强调保存过去。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引导。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地理因素与历史因素,造成了希腊人的发展。希腊半岛较为贫瘠,可供耕作的农田较少,商业在希腊城邦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使得希腊人有机会接触当时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与此同时,战争也促进了内部各城邦之间的交流。除此之外,希波战争,也是希腊与波斯之间的一种交流。希腊人借助理性,通过有用的目的革故鼎新,改变了积累方法到未来运用的思维方法。希腊从埃及人、腓尼基人以及波斯人那里学习了科学、艺术、文字,打破规则,获得进步。这些民族的文明程度起初是远远高于希腊人的,但是却在后来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放缓甚至停滞。这些民族过于保守,固守传统,难以进步。希腊公民参与到当下的公共事务,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古代中国人则强调服从过去,强调从祖宗之法在解决当下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10.社会的组织方式对人的个性方面产生了何种影响,希腊社会的组织方式的变化与中国有何不同,对希腊人的个性产生了何种影响? 希腊人从哪些方面保存了个性,与基督教时期相比有何进步,有何退步?
11.荷马的文学作品非常重要,地位与基督教时期的《圣经》地位相当,《伊利亚特》《奥德赛》在希腊教育后期中的作用,孔子的教育著作,对于中国人来说亦是如此,这是他们生活的自然后果,这些对于人的个性有何影响。
12.希腊教育中的两种教育理念,一种是培养演讲能力,一种是养成强健体格,前者是因为言论与思想和理性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另一方面也是政治生活的需要。古代希腊人认为身体与心理是一体的,身体是心理的基础,故而十分强调身体锻炼。因此,锻炼身体是为了更好地指引情感与思想。注重演讲能力的培养,也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古代希腊人重视理性,认为应该用理性控制欲望。对于何谓是理性、理性的生活,思虑颇多,这些见解必须用合理、恰当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来。因此,希腊人十分重视演讲。
教师可以列举一些问题,以供师范生做出这个专题学习后的报告。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与专题内容相关,目的是为了培养师范生的社会意识,也就是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关联。比较、对照希腊与中国教育,从下面几个问题出发。问题1.道德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各自强调的美德是什么? 问题2.各自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文学作品是什么? 问题3.各自认为个人与社会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 问题4.写一篇400-500字的论文,现在的学校系统能够分别从希腊、中国教育得到何种有益的启示,或者从两者兼备的一些优点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问题5.简单描述中国的考试系统? 问题6.描述荷马时代的教育。问题7.希腊生活中的什么因素促成了这样一种结果:当今世界上的任何思想运动从根源来说均来自希腊。比如,文艺复兴运动,其目的就是为了复兴古希腊人文精神。问题8.公民类型的教育与野蛮人、原始人的教育有何不同?
与此同时,这些问题还会锻炼师范生的对比、对照、分析、综合、判断以及得出结论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师范生的反省思维。
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学习《教育史》,师范生可以了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源起、发展与演变,更重要的是师范生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充分地认识到教育实践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尤为重要的是,师范生可以养成反省思维,合理地处理面临的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当然,要达到这种教学的效果,需要大学教师与师范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师范生都能够勇于突破、敢于创新,才能真正开发和体现《教育史》课程的价值,才能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