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武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之一,也是不少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后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基础”课教学立定了更高标准,要求“基础”课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另辟蹊径、推陈出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忠实记录,党史资源所凝聚的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的崇高理想、科学信念、核心价值和优秀传统与“基础”课教学目标高度契合,同时,又以其丰富内容和多元类型为“基础”课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秀素材[1]。党史资源的这些显著特征使它成为新时期提升“基础”课教学实效的有力武器,也成为指引大学生思想观念、言行举止的良好示范。
在新形势下,将党史资源合理融入“基础”课教学各环节有利于实现其教学目标、丰富其教学内容和拓展其教学形式。
“基础”课教学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宗旨,要求青年学生必须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强的本领才干和强烈的担当精神。其中,是否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尤为重要,因为理想信念对人生具有指引、导向和激励作用,它是人生引航的灯塔和远航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必然会逡巡不进或四处飘荡[2]。进入全球化时代,海内外联系日益紧密,中西文化交融激荡,各种理论深刻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使他们产生一些错误观念,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产生怀疑、对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缺乏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不甚了解。为了正本清源,“基础”课教师必须以最具说服力的历史事实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说清楚、讲明白[3]。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道路的宝贵财富,党史资源凝聚了中华儿女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所形成的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充分挖掘党史中包含的有关理想信念教育的丰富资源,并将之运用于“基础”课教学全过程,对于帮助大学生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具有重要作用[4]。
除理想信念教育以外,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也构成“基础”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党史资源所包含的大量真实、鲜活、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素材能够为上述目标的达成提供坚实保障。首先,党史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真实写照和党领导人民群众探索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道路的宝贵财富,党史资源具有鲜明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属性,其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融合无间,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5]。其次,党史资源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领导人民群众对外抵御列强入侵、对内反抗阶级压迫,在和平建设时期领导人民群众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事业,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谱写出一首又一首动人心弦的爱国主义诗篇,已经成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最后,党史资源为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主题,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演绎出许多具有深刻内涵的崇高精神,如“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不怕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6]。这些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民族精神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
党史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既包括以先辈故居、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为代表的物质文化形态,又包括以革命精神、理论、政策、纲领为代表的精神文化形态。这些不同形式的党史资源能够从多方面拓展“基础”课教学形式。首先,党史资源能够有效拓展“基础”课教学的物质媒介。在实践教学环节,“基础”课教师可以合理利用革命遗址、故居、纪念馆、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等物质形态,组织大学生利用课内外实践或寒暑假社会实践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让他们在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中潜心接受革命精神的熏陶,从而提升“基础”课教学实效。其次,党史资源能够有效拓展“基础”课教学的文化媒介。党史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形态,如党史故事、革命歌曲、红色影视以及红色文艺等。在课堂教学中,“基础”课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文化形态营造多元化教学情境,让大学生在“学红”“唱红”“传红”的浓厚氛围中感受党史资源的博大精深[7];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由外向内、由显性向隐性的转化。
虽然党史资源在提升“基础”课教学实效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却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其育人功能的发挥,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对党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不够到位,一些“基础”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引入党史知识阐述相关理论的案例并不多见,而且这些本来就为数不多的案例又呈现教学形式单一的共同特点。如目前在“基础”课课堂教学中,党史资源的运用多是采用单纯阐述史实的说教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部分教师采取展示相关图片、播放相关影视作品的形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党史资源的运用途径,但要说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党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从而有效提升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水平,则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一情况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党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严重制约了党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由于党史资源具有内容繁复、体系庞杂的特点,因此,“基础”课教师在将其引入各教学环节时,必须树立统筹兼顾的意识,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偏于一隅。如党史资源一般具有优质性和独特性两方面的特点,所谓优质性是指党史资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理论科学、影响广泛,独特性是指党史资源历史悠久、分布零散、不可再生、价值潜隐[8]。“基础”课教师如果只看到党史资源优质性的一面而忽略了它的独特性,则很容易将党史资源仅仅当做参观、游览甚至是娱乐的对象,从而限制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相反,如果只看到党史资源独特性的一面而忽略了它的优质性,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隔阂感、疏离感,甚至是强迫感,从而大大降低了党史资源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但截至目前,“基础”课教师在探索能够统筹兼顾党史资源的优质性和独特性,并将其合理融入“基础”课教学各环节的成功经验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此外,“基础”课教师在将党史资源运用于教学实践时往往忽略了对其现实意义的关注和阐扬,这也严重制约了党史资源育人功能的发挥。众所周知,党史资源及其蕴含的精神品质形成于特定时代,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虽然存在一定关联,但毕竟还有很大不同。如何将党史资源的现实意义充分挖掘出来,以之作为指导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普遍准则,不仅关系到其能否为“基础”课注入新的有意义的内容,而且关系到这些内容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学生欢迎。
“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构成“基础”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将党史资源融入“基础”课教学实践时,应该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在重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他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党史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特点也使其成为“基础”课实践教学不可多得的天然素材。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础”课教学还普遍存在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即使一些学校和教师已结合党史资源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可往往又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如对革命遗址、伟人故居以及党史纪念馆、博物馆的考察调研常常沦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游览,其娱乐性远远大于教育性[8]。这种浅层次的实践活动虽然增加了“基础”课教学的活泼性与趣味性,但却遮蔽了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即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三观”的培养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锻炼,并从根本上限制了党史资源育人功能的发挥。
为了有效增强“基础”课教学实效,任课教师应该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和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深挖党史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创新实践教学。
前面已经提到,党史资源具有内容繁复、体系庞杂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将之运用于“基础”课教学各环节时必须牢牢立足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需要、紧扣教材内容,适当取舍,而不是拿来就用。这就对“基础”课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首先,要吃透教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要有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9];其次,要坚持有用、合理和适度的原则,选取最能满足教学需要、完成教学目标的党史资源,尤其是高校周边的优秀党史资源来补充教学;再次,根据教材体系将选取的党史资源知识化、条理化、系统化,形成一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构严整、生动活泼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资料库。在必要情况下,甚至可以考虑编写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校本教材,作为国家统编教材的有效补充[10];最后,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情变化以及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党史资源的选择和使用标准,持续更新和充实党史资源案例库,以确保党史资源能够与“基础”课教学高度融合,让党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更好发挥。
党史资源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仅仅依靠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基础”课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思维特点不断优化教学形式。首先,是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音视频具有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特点,特别是在多媒体教学业已普及的今天,“基础”课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在课堂上播放一两部经过精心挑选的红色电影或纪录片,再辅之以一定的交流讨论,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对党史事件或人物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理性认识水平[9]。其次,是网络式教学。借助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使学生在课堂内外均可学习,这大大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基础”课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思政平台,定期向学生推送党史知识,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水平,而且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再次,是交谈式、讲座式教学。“基础”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就近邀请一两位党史事件的亲历者或后人、纪念馆或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到课堂做客,或者讲述他们经历过的、听到过的故事,或者围绕某一党史主题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在真切感受英雄人物光辉事迹或在系统接受党史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对“基础”课教学内容的认同感[9]。最后,是议题式、讨论式教学。“基础”课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相关党史资源,如党史事件、党史人物等,设置具有一定价值导向的议题,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研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甚至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组织课堂辩论,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更能体现出党史资源在“基础”课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和价值。当然,“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情景式、体验式、研究式实践教学在内[3]。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中,党史资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首先,是情景式实践教学。情景式实践教学是“基础”课课堂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将党史资源运用于情景式实践教学,可以采用编排历史情景剧的形式。通过编排历史情景剧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岁月,使学生在情境化的实践中真切感受革命先辈为了崇高理想而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以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其次,是体验式实践教学。“基础”课教师可以利用课外实践或者寒暑假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就近参观革命遗址、伟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精神教育,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后,是研究式实践教学。“基础”课教师可以依托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研修基地、大学生实践育人基地,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共同讨论的形式自主选定某一党史研究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实地调研,结合调研结果撰写心得体会或实践报告,这样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与理论教学形成彼此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