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磊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天津 300270)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2020年7月7日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阐明了劳动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强调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将劳动教育作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体现了新时代党对我国教育方针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充分阐释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是当前推进高校劳动教育深入开展的新任务、新课题,事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重担。
高校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理应以“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为主要目标,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精准用力。
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过程中,要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2]的观念筑牢。首先,我们要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劳动本质和劳动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恩格斯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2]“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4]。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动教育最深层次的理论根基,蕴含着“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只有对学生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教育,才能让他们真正明白劳动本质和劳动价值。其次,我们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树立工作只有分工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一定要让他们跳出“劳动就是简单的体力劳动”的狭隘思维。只有使他们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由衷的认可“幸福不会从天降”的道理,建立“劳动幸福观”,才能让他们切实认可劳动、重视劳动、向往劳动,从而用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就业,同时激发他们诚实劳动、勤勉劳动的内在热情和劳动品质,最终“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2]。
在帮助大学生培育积极劳动精神过程中,要着重强化辛勤奉献和开拓创新的劳动精神。新时代为每个人提供了无比广阔的人生舞台,“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5]。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中的急功近利和好逸恶劳之风悄然兴起,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崇尚安逸享乐和推崇不劳而获的思想,对勤劳致富的真实认同感降低,排斥艰苦体力劳动[6]。因此,要让他们懂得梦想不会是靠想象实现的,只有坚持脚踏实地、勤奋拼搏、自强不息,不好逸恶劳,不心慵意懒,不畏怯退缩,依靠勤劳和汗水才能开辟人生美好的前程,实现幸福人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2]。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5G、大数据、云计算、量子科技以及生命科学等前沿科技将成为推动中国巨轮乘风破浪、勇往向前的关键变量。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才为科技创新接续深耕。因此,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营造尊重创新、注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理念,激发学生创新才智,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实践,使开拓创新的劳动精神成为他们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在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过程中,要强化诚实守信的品质和勤俭节约的习惯。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每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的时候讲到“中华文化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7],反映到劳动方面,就要求诚实劳动。唯有对劳动认知的客观、劳动行为的务实和劳动成果的实事求是,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和投机取巧的思想,将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融入诚实劳动,才能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铸就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勤俭节约是对劳动的尊重,是对社会的责任担当。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部分大学生勤俭节约的观念越来越淡薄,不懂得尊重和珍惜自己与他人的劳动成果。长此以往,挥霍浪费的习惯会使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他们将只会沉迷于“仰望星空”而忘却“脚踏实地”。因此教导学生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的品质,珍惜自己、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在诚实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教育大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过程中,要加强劳动理论知识学习和劳动实践锻炼。劳动理论知识包括专业知识技能与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大学生是专业性人才,必须帮助学生积极适应5G 时代产业革命的到来,“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使他们具备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只有在大学期间储备充足的专业知识技能,他们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进一步深入钻研专业技能,萌发出技术、知识、思维的革新,促进社会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进行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使大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劳动问题及处理劳动争议的能力,避免在工作中出现违反劳动伦理或者劳动法律的情况。实践是认知的来源,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8]。劳动实践锻炼的核心任务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也是养成积极劳动情感态度、深化劳动知识技能学习的有效途径[9]。只有坚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打牢和提升知识与技能,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积极的劳动精神,大学生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练就真本领,承担起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责任。
当前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教育主管部门下发工作指导纲要,各省级教育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督促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和实施具体办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固有认识等主客观因素影响,高校的劳动教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本研究以天津某高校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向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向教师发出问卷50份,收回42份,其中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95.2%;向学生发出问卷700 份,收回问卷683份,其中有效问卷661份,有效率96.8%。
在“您认为劳动的目的在于?”的调查中,学生选择“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占54%,选择“实现个人发展,达到一定社会地位”的占14.4%,选择“获取生存的物质基础”的占16.34%,选择“赚取劳动报酬”的占15.28%,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劳动的认知存在偏差,没有从思想上深入认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未能完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
在“您认为当前大学生劳动素养如何?”的调查中,选择“大多数良好,少数较差”的占33%(学生)和30%(教师),选择“整体一般”的占51.3%(学生)和42.5%(教师),选择“大多数较差,少数良好”的占15.7%(学生)和27.5%(教师),说明当前大学生劳动态度、劳动认知、劳动精神、劳动技能等劳动素养还亟需提高。
在“影响您参加校内劳动教育课的因素有哪些? (单选、多选任意)”的调查中,学生选择“学习任务繁重,缺乏精力和时间”的占77.9%,“认为学校劳动教育课不重要”的占21.48%,一方面说明学生对劳动教育呈现狭隘化取向,劳动教育的地位相较于专业课处于边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劳动教育课程对学生来讲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选择“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单调无趣”的占53.9%,这说明劳动教育课程在内容与形式上需要进行多样化探索,形成高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您认为学校目前提供的各种劳动实践岗位多吗”的调查中,学生选择“很多”的占13%,选择“不多,只有少数学生申请得到”的占68%,这说明学校提供的各种劳动实践岗位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您认为高校应采取哪些方式来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 (单选、多选任意)”的调查中,教师选择“增加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等教育内容”的占97.5%,选择“专业实习实训”的占87.5%,选择“加大社会实践力度”的占72.5%,选择“创新创业劳动教育”的占55%,选择“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的占47.5%,选择“加强大学生个人卫生的检查力度”的占42.5%,说明高校对于开展劳动教育在职责划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各部门开展劳动教育的活力还没有完全激活。
2017 年2 月2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要求,才能切实发挥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实效。
高校党委要健全责任落实机制,落实好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同时,要健全主体协调机制,牵头组织成立学校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制度规范。重视发挥“十大育人”体系中各部门的协同作用,组织协调各教学单位、组织宣传、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协同育人联动机制,确保各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同时有效联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确保劳动教育系统化推进、常态化开展,形成劳动教育“联合作战”的强大合力。劳动教育如果仅仅依靠劳动教育专任教师来开展工作,那么劳动教育的成效将大打折扣。因此,学校要健全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出台量化覆盖全体教职工的“劳动教育”考评的指导性意见,将劳动教育成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核心指标,并纳入年度考核、职级晋升的考察评价体系,让广大教师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应承担的劳动教育的育人职责,不断增强育人的动力,并且自觉提升育人的本领。同时,在师德师风建设、评奖评优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广大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与能力,确保劳动教育的质量。要使劳动育人取得积极实效,还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
因此,必须着力构建校内外力量协同育人机制。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同时,要强化与社会的互联互通,多方争取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和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
大学生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生阅历的丰富,在大学四年的成长过程中其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劳动教育工作中,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保持劳动教育的连续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实现劳动教育的层次递进、融会贯通。一是建立劳动教育课程群。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建设一批育人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劳动教育课程群。二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课程,把劳动观教育贯穿教学始终,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历史观和劳动价值观教育,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一系列劳动的重要论述,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接受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不断线”。三是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之中。专业课教师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合理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使各类专业课与劳动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联动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同时,辅以“劳模工匠进校园”、“优秀校友论坛”等活动开展劳动教育。
高校要坚持把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学校课程教学、学生管理、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环节之中,打通劳动教育的时空壁垒,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无缝对接和同向同行。一是立足“第一课堂”。按照教育部及省市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系统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课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筑牢“第二课堂”。一方面,大力整合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一要积极接洽企事业单位,通过“订单式”培养、共建产学研基地、购买实习实训服务等多种形式拓展专业劳动实践平台,从而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学生创造性劳动的能力,高效推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二要充分挖掘校内劳动实践岗位资源,打通各部门之间的固有壁垒,分年级、分专业合理分配校内实践岗位,让学生在劳动中参与学校管理。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各类育人资源。一要深入挖掘本地区各类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科技资源之中的育人元素,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劳动教育活动。二要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专业背景,积极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为地区提供语言服务、赛事赛会服务、礼仪服务、法律咨询等业务,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准确寻求社会定位。三要让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在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中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内涵,自觉践行劳模精神,通过这些常态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劳动教育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