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贵梅,余玲玉
(福建省宁德市医院产二科,福建 宁德 352100)
产后的康复质量对产妇身心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临床应重视产褥期的康复。对产妇实施科学、有效的产后治疗能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乳汁的分泌速度、肠胃功能的恢复、子宫的复旧速度[1]。中药熏蒸属于中医外治法,通过热效应使药物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到达病灶发挥作用,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优势,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2]。本文通过观察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分析中药熏蒸方应用于产后康复的临床效果。
本次的14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8.5±2.3)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1±1.2)周;观察组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8.4±2.2)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2±1.3)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纳入标准
①自然分娩,且分娩后生命体征稳定;②年龄<35岁;③患者和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①双下肢皮肤破损;②产后并发症;③神志不清。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药熏蒸方,方用五爪龙、益母草、当归、萆薢、桑寄生、丹参、豨签草、白芍、桃仁、川芎、炮姜、通草。将上述药物混合后共同研制成粉剂,加入木桶中,倒入45~50℃的温水,水平面高度应达到或超过桶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待粉剂充分溶解后放置于产妇的病床旁边,将熏蒸仪的喷头对着产妇的子宫部位,保持25~30cm的距离进行熏蒸,持续时间为10~15min,期间用毛巾蘸取桶内的药液,为产妇的双足进行热敷,热敷时应保持毛巾的温度,建议3~5min更换1次毛巾,以局部皮肤出现潮红为度,产后12h之后开始,1日1次,连续治疗3d。
观察、记录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泌乳情况、产褥期感染发生情况,并对比、分析所得结果。
产后康复情况:子宫底高度、疼痛程度、首次排气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其中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重。
泌乳情况:以泌乳优良率评价产妇泌乳情况,分为优、良、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评价标准为:①优:泌乳量>20mL;②良:10mL<泌乳量≤20mL;③差:泌乳量≤10mL。
产褥期感染发生情况:呼吸道感染、乳腺炎、泌尿系感染。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结果使用“均值±标准差”表达,运用t值检验;计数结果使用“百分比”表达,运用卡方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说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子宫底高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
观察组泌乳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观察组产褥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
表3 对比两组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情况[n(%)]
产褥期的恢复质量对母婴的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尽快恢复产妇正常的生理功能[3]。治疗应结合产妇的病情辨证论治,由于产妇产后肠胃功能较差,采取普通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多[4]。中药熏蒸在临床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有研究[5]指出,中药熏蒸方应用于产后康复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恶露量等,加速其康复速度。
中药熏蒸方中,五爪龙为君药,具有祛风除湿、祛瘀消肿之功效[6]。益母草活血调经,当归补血、活血,共为臣药。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桑寄生补肝肾、祛风湿;丹参活血调经;豨签草祛风湿、利关节;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桃仁活血祛瘀;川芎行气开郁;炮姜温中散寒、温经止血;通草清势利水、通乳[7]。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止痛、通乳之功效,可缩短子宫恢复时间、降低疼痛程度、促进乳汁分泌,从而加速产妇的产后康复速度。现代药理研究[8]发现,通过局部熏蒸,除能迅速在局部达到比较高的血药浓度获取疗效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也不会影响乳汁中成分,有利于母乳喂养。
总而言之,在产后康复中应用中药熏蒸方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能促进患者产后康复的速度,增加泌乳量,降低产褥期感染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