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涛
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当我们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一、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是他们达到某种重要的目的手段时,他们就会产生求知欲和认识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于提高思维素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都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理解数学概念,进行推理论证,解答应用问题,都要广泛应用逻辑的统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的理由律等基本规律,并利用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类比等重要思维方法,它能养成人们从事确定的、不矛盾的、有序的、有依据的思维习惯。从而给学生树立“学数学能使人更聪明”的观念,以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和重要手段。下面请谈一下我的做法:
1、游戏激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效果。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游戏环节,以此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连加”一课时,在新授时,我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然后,我出示一个图画例题:同学们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扮演“小猫”的有2个同学,扮演“老鼠”的有6个同学,围圈的有8个同学,问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我先请同学读一读题目,接着我请一些同学玩一玩这个游戏,扮演“小猫”,“老鼠”和围圈的人,同学们兴趣高涨,个个跃跃欲试,在游戏中学生亲自体验,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了连加的含义,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更浓了。
2、动手激趣
動手操作探究知识的最终结果并不仅仅是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从中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同时,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后,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我把全班39个学生分成13组,每3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让每位学生实际量一量自己的头围、胸围和腰围。当我刚说完这个游戏活动要求,同学们兴奋地跳起来,不用老师帮小组同学分工,同学们自己早已分配好职责,认真地测量起来,这时,我发现班上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王福祥同学,也积极参与了这次游戏活动。我暗自窃喜:“游戏真像一块吸铁石,吸引力的作用竟有这么大!”
3、鼓励激趣
老师的鼓励除了在课堂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作业评价也可以以鼓励为主,学生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增强学生学好的信心,成绩也会进步很大。例如:对于答题效率高的学生,可以这样写鼓励评语“你的作业做得太好了,让我百看不厌。”肯定和表扬的批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对那些学习劲头不足,需要鼓励的中等生和后进生,我也会这样写鼓励评语。“你今天的作业做得很好,加油吧。”“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老师相信你,会越来越棒。”满载希望和鼓励的话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重视师生情感受的培养,内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某一学科上学业落后,考试不及格,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如何改变学生这种对学习数学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态度呢?心理学理论认为:情感具布两极性,其一是积极的增力作用和消极的沉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教学功能,尽量避免消极作用。有时甚至达到入迷的程度,这就表明了情感教育的激励功能对数学教育有不可忽视的功效,师生情感的良好培养,内化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意志。
总之,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数学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从而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我们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