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上独具特色,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发展,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当前我国致力于职业教育创新,大力提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这也为当今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在高职院校大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务实肯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国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工匠精神,可以说中国的工匠精神是中国精神文明的积累,是中国人民劳动智慧的实践与沉淀,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劳动人民身上得以彰显。在历史上的庖丁、鲁班这些优秀工匠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我国匠人的精湛技艺、鬼斧生工,我们也可以在当代高铁工人李万君身上看到精益求精、勇于进取、无私奉献的大国工匠精神。正如习近平所说:“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在当今社会发挥工匠精神,除了要具有技艺高超的职业技能之外,还要具备精益求精、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要具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以及具备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奉献精神。现如今,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也成为当前各行各业工作者在工作中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与时代发展相融合,符合新时代经济建设、改革与创新的工匠精神,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应当具有的是求真务实、精益求真、推陈出新、积极乐观、甘于奉献的工匠精神。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
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相比在人才培养上独具特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旨在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的技能操作型人才,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兼具对学生专业技术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当今国际竞争也包括人才的竞争,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把培养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专业强、信念坚定、甘于奉献人才,既有利于我国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推动职业院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还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与发展。
一是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受当今社会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快餐文化的影响,现在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享乐,自我约束能力差,以致于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怕累怕苦的现象,在工作中难以沉下心思钻研与提升。培养高职大学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爱岗爱业的工匠精神,也为学生在实习就业中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职业道德的引导。二是有利于高职院校丰富教学内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我国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依然有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在人才培养上实践教学不足,企业在接受学生实习时重实践轻思想教育,因此,加强高职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可以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善人才培养单一性现象,帮助高等职业院校丰富教学内涵与外延,从根本上推动职业教育育人的转型与进步。三是有利于为国家社会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正处在工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各专业精尖人才,工匠精神培养是时代的号召,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工匠精神有利于推动企业招揽专业技能人才,壮大企业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上新征程。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
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时代赋予给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使命,为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应结合当代实际,以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为基石,以学校教师为引导,以思政课堂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实践平台,联合各个方面的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匠心人才。
一是要发挥学校思政课堂育人作用。高等院校思政课是培养学生人生观点、塑造人生理想、把握人生方向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方式。工匠精神培育和思政课堂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以工匠精神丰富思政课堂,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对德才兼备劳动者的需要,同时以思政课来引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可以确保学生在思想上接受正确的工匠精神引导,完善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更加系统的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思想,引导学生在做出职业生涯规划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把个人职业理想与奉献社会相融合,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二是要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文明缩影,也是校园建设的重要保障,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既可以调动学生培养工匠精神的自主性,又可以形成良好的秩序,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以结合时代发展,利用线上线下方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比如通过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校园自媒体平台,对工匠精神的传统与价值进行宣扬,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崇德尚技;也可以通过实际举办校园专业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在专业上不断求索的精神;也可以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工作者到校园开展讲座交流,增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与兴趣,引导学生切身感受职业技能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怀。
三是要发挥“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平台有两个,一是校内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二是企业专业技能实践的锻炼。但在当今职业院校学生培养中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少之又少,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的过程中缺乏思想上的引导与培养。因此要实现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必须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育人上的双重作用。首先就要高职院校在帮助学生选择实习就业岗位时,必须考虑实习岗位与专业技能相通的问题,做到学有所长、技有所施;其次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要制定相同的育人目标,建构系统的育人体系,改变以往企业单位只提供实习实践单一机会的状况,企业在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锻炼的基础上,也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把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同时企业内要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培养学生认真投身于实践,树立严谨踏实、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最后是要把现代“学徒制”融入校企合作,由专业教师做导师,联合企业专家,无缝衔接指导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以实际操作践行和传承工匠精神,让工匠将神真正实现进课堂、进校园、进企业。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需要学校、教师、企业多方面共同努力,合力为我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李航.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大理大学.2019
[2]王月.当代中国工匠精神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
作者简介:王元红(1992-),女,汉族,籍贯:山东临沂,单位: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