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文课堂思维训练,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021-12-06 10:34孙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
关键词:系统化思维训练结构化

孙伟

【摘要】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日益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面对着怎么将教学导向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的问题,经过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实践,日益觉得结构化、系统化的思维训练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

【关键词】思维训练   结构化   系统化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行进中的语文教学,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清新的气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共融,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我的头脑,引领着我思考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科观的问题。

探究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其所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理念,愈加觉得思维的积极参与是尤为重要的。可以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成学生思维的成长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为此,我们要从繁杂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刷新观念、寻找合适的方法和思路聚焦语文课堂思维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语文思维训练从片面、平面化的零碎思考向结构化的具体的思维行为转型

文本指教材,也就是语文课文。对于文本的挖掘是做好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否做好,首先建立在教师对于教材的了解与把握上。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教师要对语文课文进行充分的了解与研究,充分把握教学内容,了解语文课文中哪些内容属于关键性内容、哪些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哪些内容凭借学生自身的能力不可能了解,必须进行必要的说明和安排相应的作业、哪些内容凭借学生的能力可以把握,可以采取引导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这样才能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达到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在备《回延安》这一课时,我就反复思考着它在教材体系和课本中的位置以及课文本身的特点。《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贺敬之在诗中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还可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感情;2.学习本诗运用比兴、夸张、拟人等写作手法来表达感情;3.学习现代诗的朗诵技巧,学会节奏、重音的确定,能有感情地诵读;4.让学生了解延安对革命的伟大贡献,激发学生热爱延安、热爱中国共产党、歌颂中国革命的真挚感情。

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和结构化功能是实践以上思考的有力工具,因此在学习《回延安》时,我们可以构建一下这样或更细的思维导图:

二、语文思维训练从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系统化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要更多地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通过启发式和引导性教学充分发掘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看法及其对语文学习难点的认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与求知的机会,同时通过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及时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必要改进,从而更好地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

任务型教学可以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拉出来,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并积极思考,其可见优点是:1.任务驱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2. 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興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学”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3. 任务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强调学生使用何种形式,这样学生的思维维度是多角度的,不受羁绊,彰显着教与学的情意动能,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上的均衡达成,学习成为满足个体需要的过程。

拿一个教学案例《咏雪》,我们来感知一下在“任务链”的驱动下学生系统化思维的训练过程。

任务1:⑴幻灯片出示删掉了标点符号的原文,请同学们合上教材尝试朗读⑵试想如何突破阅读困难(提示:研究一下如何断句读。断句读: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古人读文章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处理停顿,这就叫断句读。在一句话的末了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断开,叫“读”。举个例子,探究一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怎么读准停顿,最终得出结论——理解字词句的含义是正确、流利地朗读的突破点。)

任务2:⑴默读课文,圈画字词。请同学们先遮盖住课下注释,看看能不能读懂课文大意。再参照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读准字音,有不懂的字词句请圈画出来。⑵师生合作,探究重点词并准确翻译课文。

任务3:⑴请同学们扩充文章内容,添加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等,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⑵从谢太傅的“大笑乐”中,你体味出了什么?(提示:笑、乐的区别)

任务4:谢太傅提出“白雪纷纷何所似?”,家中孩子们的回答谢安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你有不同的看法吗?

任务5:品味了课文丰富的内涵,请大家闭眼想象当时的场景,是不是觉得人物的神情、动作如在眼前?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读出你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应从学生思想感情、知识能力的实际出发,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曾有同样的论述:“一节课好坏的主要标准,只能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是否有一根看不见的线紧紧维系着。”我想,教师只有抓住思维训练这根红线,才算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最终将更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系统化思维训练结构化
系统化心理护理在生长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陪产家属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影响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