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一只蟋蟀》问题式阅读教学探究

2021-12-06 11:11戴秀琴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问题式实践探究阅读教学

戴秀琴

内容摘要:本文以本人执教《就是那一只蟋蟀》一课为例,进行问题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认为这一课主要围绕三个学习任务展开:探究并认识蟋蟀形象,探究并认识一对诗友,探究与认识文化背景。

关键词:问题式 阅读教学 实践探究

问题式教学本质是问题导向、问题驱动,是让同学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1]“提问是我们最重要的思考工具。”[2]“课堂提问贯穿教学的始终,是教学语言最主要的载体,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3]本文以本人执教《就是那一只蟋蟀》一课为例,进行问题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认为这一课主要围绕三个学习任务展开:探究并认识蟋蟀形象,探究并认识一对诗友,探究与认识文化背景。

一.探究并认识蟋蟀形象

(一)探究作者从哪些角度描绘这只蟋蟀的形象

教师首先让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问题:作者从哪些角度描绘这只蟋蟀的形象?教师请学生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分结构层次概括自由讨论。要求学生读的时候注意诗人从哪些角度来描绘这只蟋蟀的模样。流沙河在描绘的时候是充满感情的,希望学生带着感情,带着深情朗读这首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划分结构层次。第1节是写作缘起,第2、3节是民族的历史记忆,第4节是个体的现实记忆,第5、6节是诗友的当下关注。整体可以看出讲的是从远古到现实、到此刻、当下,这只蟋蟀一直陪伴着中华儿女。

(二)探究思考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的蟋蟀和谁在一起

在第一个问题解决之后,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思考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的蟋蟀和谁在一起?然后教师带着问题阅读读第2、3节。这里也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并让学生思考的方式进行。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知道姜夔是谁吗?姜夔的身份跟花木兰的身份一样不一样?花木兰是一首诗中的人物,而姜夔是什么?姜夔是一首诗的作者,所以姜夔叙述的是蟋蟀跟自己在一起吗?未必,花木兰确实是跟蟋蟀在一起。因为你不知道这个引用,更重要是跟谁在一起?劳人听过,思妇听过。最典型的是跟思妇在一起,劳人在一起,孤客伤兵在一起。蟋蟀陪伴思妇、劳人、孤客、伤兵。

(三)探究思妇、劳人、孤客、伤兵等人的情感状态

在上面的问题理解之后,教师进一步的提出:这些人处于什么情感状态?我们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思妇、劳人、孤客、伤兵”等词语的含义,体会他们孤独、失意、悲秋、饱尝离别之苦。思妇是指在思念着在战场打仗的丈夫的妻子们。劳人是劳作者。孤客是指客居他乡,远离家人的人。伤兵是受伤的士兵。这些人的情感状态孤独失意。他们离家遥远。孤客伤兵是离家的人,思妇是有亲人离家的人,她们的心牵系着离家的丈夫。拥有这样情感的这一部分人的情感都是失意者。所以中国历史中的蟋蟀陪伴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孤独失意,饱尝乱离之苦的人群。蟋蟀是这些失意人群的忠实的朋友,这是我们民族文化历史中的记忆。但实际上,这一份记忆也通过一首首诗歌的吟诵学习已经成为个体的鲜活记忆,就像我们都记得花木兰在织机旁的吟唱一样。这些诗歌已经通过学习融入了个体的现实记忆当中。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诗友会对这个蟋蟀敏感,会对这些蟋蟀的叫声敏感。

(四)探究古代蟋蟀的生存环境

在上面问题解决之后,教师继续提问:古代蟋蟀的生存环境怎样?在此问题的驱动下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蟋蟀生存在深山的驿道边,长城的风台上。环境恶劣,常常身处荒野,远离繁华、远离家园。蟋蟀所在,正是人的所在。蟋蟀身处的环境也是“劳人思妇伤兵”所处的环境。听蟋蟀的孤客、伤兵也一样常常身处荒野,远离家园;思妇、劳人的亲人正身处荒野,远离家园。蟋蟀的命运就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不幸人的命运。可以说,蟋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乱离生活的见证者、承受者,是歷经磨难的中国人的忠实朋友。蟋蟀陪伴着我们的先民度过了那种乱离的苦难的岁月,我们民族的人对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于是流沙河,余光中先生他们的记忆当中都有蟋蟀。这份民族记忆已经融入我们的心灵,成为无数个体的文化记忆。

(五)探究个体现实记忆中的蟋蟀和谁在一起

到了此时,让学生读第4节,提出第一阶段的最后一个问题:个体现实记忆中的蟋蟀和谁在一起?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然后一起来读与思考。流沙河和余光中想起妈妈唤他们回去加衣裳。让学生思考余光中提到的蟋蟀流沙河怎么能写得出来。实际上我们从后面知道这里描绘的应该是四川的蟋蟀。流沙河是四川成都人,余光中是江苏人,但是抗战八年,他曾在四川躲避过战乱。四川是余光中的第二故乡。让学生明白四川跟余光中和流沙河有关。所以这里描绘的是四川的蟋蟀。这里的蟋蟀跟流沙河余光中在一起,而且陪伴他们度过了温馨的童年,寂寞的中年,这里是余光中的个体记忆,是四川作为第二故乡的余光中的个体记忆。也是其生于斯,长于斯的流沙河的记忆,也可以说是这个地域所有人的记忆。这个记忆是个体的,也是地域的,是群体的。所以流沙河能够描述出来。总之,蟋蟀和余光中、流沙河在一起,度过温馨童年、寂寞中年。这只蟋蟀让诗友回忆童年,想起中年,这里是余光中、流沙河个体的记忆,是对四川故园的记忆,也代表一代四川人的共同记忆。

二.探究并认识一对诗友

(一)探究流沙河信手描绘蟋蟀

在整个上面第一阶段的任务——认识蟋蟀形象解决之后,现在到了第二阶段的学习任务。首先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流沙河信手描绘蟋蟀,依据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这对诗友在信手描绘余光中提到的蟋蟀,余光中根本就没有说这只蟋蟀什么模样,但是他随手就描绘出来了,依据的是流沙河自己的记忆,他根据的是自己对四川的童年记忆。这还关乎历史文化。二三自然段描述出来的是历史文化中的记忆。所以这个描述不需要对方说。只要我们是四川人,只要我们是那里人,只要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渲染,都可以描述出来。二三自然段描述的依据是传统文化。第四自然段描述的依据是四川生活,传统文化的记忆,四川生活的记忆。个体和群体都是一致的,你的记忆里有,我的记忆里有,我们这个地域的人有,我们中国人都有。教师在此处要恰当、适时地补充:流沙是河四川成都人;余光中,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四川度过八年时光,四川是他的第二故乡。有这样的背景介绍,学生会理解的更为自然。这里回忆的是四川生活,更诉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份记忆是个体的,更是群体的共同记忆。

(二)探究余光中为什么偏偏被蟋蟀的声声啼鸣触动心弦

在让同学弄清楚上一个问题之后,紧接着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余光中为什么偏偏被蟋蟀的声声啼鸣,而不是喜鹊的喳喳叫触动心弦?下面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美丽动听的声音太多,余光中之所以偏偏被蟋蟀的声声啼鸣而不是喜鹊的喳喳叫触动心弦,是因为喜鹊的叫声是喜悦的,但是余光中心中是思乡之情。由2、3自然段知道,蟋蟀承载孤客的乡愁,余光中的身份是漂泊海外饱尝离别、思乡之苦的孤客,所以他一下子就想到古代孤客的咏叹,想到孤客的朋友——蟋蟀。因为适合,所以选择。既是情感选择、也是地域选择。喜鹊不能传达思乡之情,但是蟋蟀能够承载思乡之情。余光中先生的身份,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是离家的人,漂泊在外的人,他是一个孤客。而陪伴孤客最多的,在我们文化当中,在他的记忆当中就是蟋蟀。余光中是孤客,蟋蟀是孤客之友。所以选择蟋蟀就是一种必然。余光中是漂泊海外、饱经思乡之苦的孤客,而蟋蟀千百年來,五千年来始终是中国人的朋友,是孤客的朋友,是失意人的朋友。

三.探究与认识文化背景

(一)探究一对诗友共同的文化背景的意义

在对蟋蟀的形象、诗友的认识都领悟之后,下面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与认识文化背景。教师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一对诗友共同的文化背景有什么意义?请学生们读第六自然段然后思考“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互相理解、心有灵犀、我懂你”。流沙河和余光中能够一唱一和,同是中国人。他们不需要见面都可以猜到对方而且相信对方能够猜到,千山万水都隔不开一对诗友的心灵相通。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互相理解,心有灵犀,无需多言。由此可见,流沙河、余光中之所以能够一唱一和,心灵相通,源于其共同的文化背景。

(二)探究中国人共同文化背景的意义

在本节课总结升华阶段提出最后一个问题: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背景有什么意义?然后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与体会:中国人也都是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的。“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中国人之间可以相互理解。我们可以相互理解,因为我们有着同样的思维方式,共同的精神世界。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最近学的一篇课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有一些担心。“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下本来是北宋的区域,但是现在曾经为北宋臣民的人,他们在接受外来民族的文化。当这个地域本来属于南宋的城民接受了其他民族的文化之后意味着他遗忘了我们的文化,如果久久的遗忘,我们之间就会产生隔膜。是民族隔膜、文化隔膜造成我们师生心灵的误解、隔膜。不再是南宋的臣民。那南宋不光是失去这片土地,也将永远失去他的人民。辛弃疾担心文化的差异会造成族群的疏离,信奉异族文化是这群南宋臣民离心的一个重要标志。也许土地可能通过战争能够收回,但是文化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辛弃疾忧心忡忡地说,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所以共同的文化才决定了我们是一家人。中国人不是一个标签,而是思维方式,精神世界是沟通的桥梁,是情感的纽带。共同的中国文化背景不仅使流沙河、余光中准确无误地理解对方,还能使所有中国人具有同样的心态,同样的耳朵,心有灵犀。所以虽然有海峡相隔,一对诗友还是无障碍地交流沟通。而且相信我想的正是对方想的,他们想海峡两岸。海峡两岸能够正常来往结束分离状态。让孤客不再成为孤客,让孤客可以自由地回家。因为家也在盼着游子回归。期盼团圆,渴望回家,期待两岸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建梅.《边城》问题式教学的实践[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下旬),2021(2):53-54.

[2]Postman Neil. Teahing as Conserving Activity[M]. New York: Dell, 1979.140.

[3]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4):65.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式实践探究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问题式”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