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公正观的协同育人体系建构
——基于全国2400 份问卷的研究

2021-12-06 18:58郭永园
关键词:公正价值观大学生

郭永园

(1.山西财经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030006;2.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7)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公正问题不仅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极为严峻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价值观问题。现代大学生关注国家改革和社会转型,对社会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悉力,但也容易产生盲从和从众心理。在世界价值观量表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适合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大学生公正观调查量表,对大学生公正观的基本认知、中国当下社会公正的现状、公正的影响因素以及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公正观的影响四个方面设计了25 个问题进行测量。本研究从2014 年开始进行问卷研制,2016 年开始进行全国高校抽样调查至2018 年底调查结束,历时4 年完成了全国性调查,试图对当代大学生公正观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提出在高等教育新时代中大学生公正观的培育思路。

一、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以教育部2016 年全国高校编码为标准建立了全国本科院校(军事、公安类除外)数据库作为样本总体。本研究将样本总体分为985 高校、211 高校和一般院校三类,采取多元多阶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国抽取了18 所院校,其中985 院校3 所、211 院校3 所、5 所一本院校、7 所一般院校。综合性院校7 所,文科性院校6 所,理工农医类院校5 所。样本院校的调查出于便利的考虑,以专业类分层采取了整群抽样的方法。此次调查共计发放2400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共2192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约为91.3%。调查对象中男性大学生865人,约占被调查人数39.5%;女性大学生1327 人,约占被调查人数60.5%;989 人来自农村,约占被调查人数45.1%;1203 人来自城市,约占被调查人数的54.9%。大一学生850 人,大二学生814 人,大三学生353 人,大四学生175 人,分别约占被调查人数的38.8%、37.1%、16.1%、8%。被调查者中有91 名中共党员、2018 名共青团员、83 名群众,分别约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2%、92.1%、3.7%。被调查者的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军事学九大学科门类。调查对象分布于山西、河北、贵州、湖南、广东、北京、山东、上海、宁夏和甘肃10 个省市区。问卷设计通过EpiData 进行设计和数据录入,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 进行分析。

本次调查量表共分为两个大部分,一个部分是人口统计学信息,另一个部分是调查的主要内容。人口统计学信息是研究的基本影响变量,共包括14 个问题。具体包括调查对象的院校信息、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政治面貌、学生干部情况、每月生活支出、婚姻恋爱情况、班级、户籍信息等方面。问卷的主体部分是在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构建适合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大学生公正观调查量表,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对公正的基本认知,包括对公正阶级性的认识、对公正价值位阶的认识、社会公正的推动主体、社会公正的发展目标以及进行社会公正批判的标准选取。二是大学生对社会公正现象的评价,包括大学生对社会公正状况的总体性评价、大学生对自身(家庭)社会定位的评价、对社会阶层流动性的认识以及社会公正具体指标的评价。三是大学生对社会公正影响因素的认识,包括社会经济体制对社会公正的影响、不同层面因素的影响效度。四是大学生公正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包括大学生对高等教育公正性的整体性评价、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公正观的影响程度、思政课对大学生公正观的影响程度等。

二、调查概况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公正观整体处于一个健康、安全的阈值范围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公正观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正程度有较为明显的认同,彰显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学生个人对社会公正问题高度关注,具有积极向上的奋斗心态,希望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改变自身的社会处境,实现向更高阶层、更好社会状态流动。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出当前大学生公正观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问题属于社会转型期全社会公正观认识共性问题,部分属于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的个性问题。对大学生公正观的现状调查结果,应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去认识和分析,既要看到大学生公正观中所具有的积极向上因素,也要客观、历史、全面、发展地去分析大学生公正观中存在的问题。既不能用消极负面的问题去否定积极向上的公正认识,也不能将部分群体的认识等同于整个大学生群体的认识。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化危为机,发掘大学生和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引领大学生树立契合于时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公正观。

(一)大学生对公正的基本认识

大学生对公正的基本认识首先是大学生关于公正阶级性的认识。在宏观层面,大学生对公正价值观的阶级性认识是非常坚定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认同。调查结果显示,60.2%的大学生明确支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其中29.8%的大学生认为强烈支持、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宏观层面或者是显性的测量中,大学生中不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但在具体问题的测量中,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就显示出与宏观性问题回答部分不一致的结果。

问卷中设计了通过微观现象来测量大学生对公正阶级性的认识,即“如果只考虑国家的公正程度的话,您更希望生活在哪个国家”,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0%的大学生更加认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正度,25%的大学生偏向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正程度,24.4%的大学生认为“两种社会方式都可以接受”。如果考虑到调查者的政治身份的话,具有中共党员身份的学生中50%会明确地认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正度,而具有共青团员身份的人群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度则接近平均水平40%。从这一结果而言,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有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危机——有半数的大学生在具体问题上偏离社会主义的选择。综合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和民众一样在宏观抽象的层面对社会主义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在微观具体问题方面则显现出立场的不坚定性,容易偏离社会主义。因此,我们不能认同社会上流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论调,但是我们要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认同状态保持谨慎的乐观。

对大学生公正的价值认识主要调查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生如何认识公正与其他价值观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如何认识公正对社会发展的重要。结果显示,目前公正是大学生群体中最为看重的价值观,平等次之,自由位列第三。有36.3%的大学生认为公正最为重要,有31.4%的大学生认为平等最为重要,有19.4%的大学生认为自由最为重要。这与我国传统的社会理论概念是一致的,也是与社会转型期民众对公正的强烈诉求相一致。公正对社会发展的价值方面,50.2%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公正首要的价值是有助于实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22.7%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公正有助于社会财富和利益的合理分配。

在公正的实现主体的认识方面,调查结果显示53%的大学生认为一个尊严、公正的生活应主要依靠个人的力量实现,22.9%的大学生则认为国家才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依靠力量。这一方面展示出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但同时也展示出大学生对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认识存在严重不足——现代国家治理的主体结构应当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多元参与的格局,公权力才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主导力量。

在社会公正的评价标准认识方面,调查结果显示28.1%的大学生对我国社会进行公正度衡量时是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而得出的,20.2%的大学生对我国社会进行公正度衡量时是通过与我国改革开放前比较得出的,6.9%的大学生是通过与第三世界国家比较来衡量我国社会的公正度的。这一结果显示大学生依然受西方国家的政治话语体系影响,进而采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准来衡量和裁剪我国社会现实,是一种对我国发展状态和制度体系不自信的表现。主流意识形态所宣传的社会主义自信尚未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自觉。

(二)大学生对社会公正现象的评价

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的中国,各种社会不公正的现象和行为层出不穷,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几百年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均在当下中国显现,而且我国目前还面临着“前现代性”“现代性”以及“后现代性”叠加所产生的严重社会问题。[1]加之网络时代传媒“碎片化”传播的影响,大学生能够及时地关注到诸多社会不公正问题,而对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被动”地忽视。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当下社会公正性关注度极高,但认可度较低的情形出现。

调查采用题目通过0~10 进行打分测量大学生对当前我国社会公正程度的总体认识,6分以下表示社会处于不公正的状态,6~8 分表示社会处于相对公正的状态,9~10 分表示大学生认为社会目前处于非常公正的状态。结果显示,这一选项平均分值为5.4,众数和中位数均是5,高达67.3%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社会目前处于相对不公正的状态,24.2%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社会有一定程度的公正性。这一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当前的公正程度评价较低,认为社会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公正性。

调查采用量表的形式获得大学生对公共生活各个方面公正性的认识,采取四分位法,0—不符合,1—不太符合,2—基本符合,3—非常符合。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当前的法治建设和社会保障评价较高,有超过60%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社会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有公正的司法体系、有严格公正的执法者以及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被很好地照顾。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制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积极成效。在公务员队伍的清廉性、社会竞争的公平性、政府监督的全面性、政府与社会共同的顺畅性、公众参与的广泛性以及社会组织的完善性方面大学生的评价较低,60%的大学生认为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在调查的相关社会公正指标问题中,大学生认为我国社会在社会组织建设方面最为滞后(结果是公众参与度较低),其次是认为我国政府部门的腐败问题。

(三)社会公正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对于社会公正的影响因素认识较为一致,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生普遍认为国家法治水平是社会公正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普遍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社会不公正,应当通过发展国有经济来缩小社会不公。

在大学生对社会公正影响因素的认识方面,问卷通过0~10 进行打分测量,选项包括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国家的法治水平是影响社会公正最为重要的因素,平均得分为7.5。其次是国家体制和社会发展水平,平均得分为7.3 、7.1。大学生认为经济水平对社会公正的影响一般,远不及国家法治和政治体制影响大。而大学生认为家庭因素对社会公正的影响是最低的,平均得分仅为6.5。这也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

(四)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的公正观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大学生参与并密切关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对社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并以时代新颖的视角进行解读,但是由于其理论和心智的不成熟容易产生盲从和不理性的判断。因此,高等教育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公正观等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引领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理性和全面的社会主义公正观。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等教育中已经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涉及公正观的教育,并且也已初具规模,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大学生对高等教育中的公正性评价不高,思政课存在与时代脱轨、师生互动严重不足的问题。

在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公平性评价方面,调查通过0~10 进行打分测量,6 分以下表示调查者认为高等教育中的公平性有限,6~8 分表示调查者认为高等教育中的公平性较好,9~10分表示调查者认为高等教育中的公平性非常好。结果显示,这一选项的平均得分为5.7,众数和中数均是5,61.3%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在大学生评优、评奖、评干、保研、入党等方面的公正程度较差,认为这些方面公正程度较好、非常好的分别占28.4%、10.3%。

大学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预备期和前站,四年的大学生活应当会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一定的影响。在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公正观的影响度,调查结果显示57.4%的大学生认为高等教育改变了其对公正的认识,42.4%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调查还设计一个关联选项,测量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公正观的影响程度,题目通过0~10 进行打分测量,6 分以下表示调查者认为高等教育对其公正观影响有限,6~8 分表示调查者认为高等教育对其公正观影响较大,9~10 分表示调查者认为高等教育对其公正观影响非常大。结果显示,这一选项的平均分值为5.8,众数为5,中数为6,60.1%的大学生认为高等教育对其公正观的影响有限,27.3%和12.6%的大学生认为高等教育对其公正观的影响较大和非常大。

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部分,思政课教育的成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思政课对大学生公正观的影响方面,问卷通过0~10 进行打分测量,6 分以下表示调查者认为思政课对其公正观的影响有限,6~8 分表示调查者认为思政课对其公正观的影响较大,9~10 分表示调查者认为思政课对其公正观的影响非常大。结果显示,这一选项的平均分值为5.4,众数和中数为5,69.9%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对其公正观的影响有限,其中33%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对其公正观几乎没有影响(得分在3 以下),21.8%和8.2%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对其公正观的影响较大和影响非常大。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位置已经开始转向网络,线上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必须要认真面对的一个新课题。问卷中有测量网络对大学生公正观的影响程度的内容,结果显示74.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媒体对其公正观的影响较大,25.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其公正观的影响几乎没有。此外,还设置了关联选项,测量在网络时代网络思政开展的程度和影响的范围,结果显示仅有22.9%的大学生接触过并且经常浏览网络思政的不同载体(博客、微博、公众号以及个人微信),大多数(56.3%)大学生接触网络思政载体较少,还有20.8%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思政的相关信息。

大学生公正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按照主体应当包括个人、学校、社会三个维度,问卷采用量表的形式测量题目通过0~10 进行打分测量,6 分以下表示调查者认为该因素对其公正观的影响有限,6~8 分表示调查者认为该因素对其公正观的影响较大,9~10 分表示该因素对其公正观的影响非常大。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个人的社会实践是公正观的主要影响因素(均值为7.2),其他因素按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教育(6.9)、网络媒体影响(6.4)、传统媒体和思政课堂教育(6.3)、专业课教育(6.2)和同学交流(6.1),得分最低的是师生互动交流(6.0)。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认为链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是对话与理解。师生对话与理解的核心是师生作为平等的主体之间的坦诚相见,是师生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关照、互相包容、共同成长。在师生互动中,师生双方若不能展开心灵对话、相互之间不能理解或从形式上学生不能获取师生互动的机会,就会造成不公正现象。

三、研究发现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社会公正的关注度很高,对社会发展中的公正性期望也较大,对社会公正的影响要素认识很准确,也表现出强烈的修正社会不公现象的参与精神。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目前社会处于强烈的转型和变革的历史时期,加之大学生的心智认识不成熟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公正观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公正本质的认知存在宏观理论与微观事实判断上矛盾对立

社会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就是因为它要建立一个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必然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是中国共产党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特征与现实需要,提炼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内容,[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伦理关怀。因此,公正观是具有政治信仰属性的价值观,是民众政治认同度的一个重要标识,能够展示出民众对我们国家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可程度。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是我国社会中最具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的人群,因而,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会成为全社会政治信仰的“风向标”。[3]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公正观的基本认识呈现出“宏观认可高,微观认识迷茫”的情形。

大学生在宏观方面对社会主义呈现出极高的认可度。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选项中有超过60%的大学生明确支持在意识形态领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显示在宏观方面,或者在感性层面,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认可的态度。这一结果可以理解为是国家主导意识形态持续的培育、塑造和巩固的应然效果,也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进而对意识形态形成一种“合法性的证成”的因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总格局在各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让民众有了较强的“获得感”,美丽中国和“中国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起到了凝聚共识、集聚民心的作用。

理性的行为选择是个体意识最为真实的表现,其测量的效度和信度要高于直观的感性宏观问题测量。当分析的视角转向微观具体领域、具体行为选择时,大学生所呈现出对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题目“如果只考虑国家的公正程度的话,您更希望生活在哪个国家”调查中,仅有40%的大学生明确选择“社会主义国家”,25%的大学生直接选择“资本主义国家”,24.4%的大学生认为“两种社会方式都可以接受”。考虑部分调查是在思政课堂上完成的,受得调查环境的影响,部分选择社会主义的学生可能会与其真实想法不一致,呈现出的是一种“虚假的信仰”。研究表明,民众的公平感是影响其政治信仰的主要因素。[4]这表明大学生在理性层面对社会主义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的情形。

这个调查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学术界关于我国社会是否存在信仰危机的争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或是认同至少应当包括感性层面和理性层面。在感性的直观方面一般不会得出信仰危机的存在,而在理性、微观方面的调查往往就会发现有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的存在。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原因,也有我国处于强烈的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原因,但是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高等教育的因素必然会占据较大成分。高等教育要为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行为选择边缘的局面承担相应责任。当前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由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激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排斥马克思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既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也反映出目前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的行为认知特征存在一定偏差。

(二)公正影响因素的认知带有局限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公正是民众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美好的预期,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社会公正的影响因素必然与一定的物质生产条件相关,是作为整体性的社会在个体中的价值重现。检视学术界现有研究发现,对社会公正的影响因素的认识却还停留于经济决定论的层次,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相去甚远。现有社会公正的研究多从经济视角出发,将当下中国的社会正义问题归结为“再分配”问题,并以此作为理解和破解中国社会正义问题的突破口。然而,这种经济主义、物质主义的理解无疑是颇为狭隘的:它既没看到社会正义的非经济维度,也无法从根本上理解和回应社会正义问题(哪怕是经济维度的社会正义问题)。[5]学术界这种思想承认经济对社会公正问题的主导性影响,但是却简单化地将社会公正问题还原为经济分配问题,是经济决定论在社会公正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将全部社会历史关系不由分说地统统还原为经济关系,历史变成了由人之外的经济力量决定的宿命。[6]历史唯物主义关注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但是反对将经济简单地看作是一切社会问题的唯一决定因素。经济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是社会发展的归根结底的决定性因素,但必须与人们所处的一定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关联在一起,与人们所处的现实运动的全面而自由的社会存在联系在一起的。[7]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巨大生命力就在于它对社会历史的尊重,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尊重。[8]

调查显示,目前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济决定论的层次,将社会公正的决定要素简单地等同于经济领域的分配制度。在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公正的关系”进行测量的两个问题均显示出大学生普遍认为当前社会不公正是由目前的经济制度决定的:被调查者认为私有经济对我国当前社会的不公现象的贡献率为70%,而有79.6%的被调查者认为提高国有经济的比重会改变当前存在的社会不公问题。换言之,在绝大部分大学生的认知中社会公正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进而社会不公问题的化解也是通过经济制度的方式实现。这是一种片面的、狭隘的经济主义式的思维,无法正确、全面地认识社会公正现象,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相背离。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均接受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但是在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中却并没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去看问题,说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加强。

(三)公正评价的认知中呈现出明显的主体性较强

社会公正是作为个体的人对社会客体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因此,社会公正的评价就存在着社会与个体两个因素。民众对社会公正评价较高的情形,往往是社会发展与社会心理预期相一致或是相接近的时期,单一的社会发展程度较高或者是社会心理预期较低都只是单向度的评价因素,并不必然形成社会公正度较高的评价。这其实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强调的价值主体性问题。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与人、主体的本性和特点相联系,它直接表现和反映着人的需要、目的和能力,它是依主体不同而不同的,是以主体为尺度的。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价值判断具有鲜明的“人性”,对社会公正评价千差万别就是由于不承认或者是不理解价值的主体性导致的。[9]历史唯物主义并非只是关注价值的主体性,而是指出在实践中理解、把握和验证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

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正的评价是将个体的主观性认识作为社会公正的评判依据,没有能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把握和验证社会公正问题。在问题“您认为我国社会的公正程度是”(0~10 分测量)的测度中,大学生对社会公正度的评价均值为5.3,中位数和众数为5 。可见,大学生对当前我国社会公正的评价较低。但是,当测量问题细化为社会和个人两个维度时,社会公正的评价就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调查中设置了社会制度设计的公正、司法公正、公正执法、廉洁政府等社会发展具体表现形式的测量单元,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整体评价较高,在0~10 分的评价中均值为7.5,中位数和众数均是7。这一结果显示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取得成就高度认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坚实的合法性基础,道路自信有广泛的认可。测量问题转换为与主体性关联度较高的社会现象(具体包括非政府组织对个人权利的保障、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个体意见能否被表达等方面)时,大学生对社会公正的评价立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0~10 分的评价中均值为2.5,中位数和众数均是2。结果显示,在与主体性关系较大的社会现象中,大学生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心理预期与当前社会实践出入较大。

这种巨大的反差正说明大学生对社会公正评价时没有能够从社会和个体两个层面全面地进行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我国的整体国力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继续走在世界前列,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有获得感。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公正度的增加显然已经为大学生所认可,只是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促使民众心理期待不断提高,并且越发差异化、多样化,大学生对社会公正的预期远远超越了当前国家的发展水平,对社会公正的期待有了“跨越式”提高,[10]从而使社会公正问题更加凸显。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复杂社会转型期,这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社会公正问题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民众最为关注的公共问题,要全面、准确、理性地认识、理解、把握当前社会公正状况,就必须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社会现实,尤其是要把握住“社会”和“人”这两个因素,把社会公正问题凸显与社会发展状况联系起来,与民众的心理期待的变化联系起来。[10]

(四)公正实现的认知显现出强烈的制度决定论倾向

大学生社会公正观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形成一种实现社会公正的行为自觉。因此,公正如何实现就会决定社会公正行为自觉是否可能。研究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法律制度是社会公正最大的影响因素(中值为8),家庭、社会、网络信息等因素次之(中值为7),个人知识水平、社会实践以及思政课教育影响最小(中值为6)。在社会公正的影响因素中,大学生认为法律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比其他因素高出一个计量单位,这呈现出在实现公正认识上存在着“制度崇拜”思潮的影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通道,社会公正主要是通过完善制度的设计。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它对其他一切法价值具有优先性。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公正只存在于其相互关系可由法律来调节的人们之间,因为法律的运作就是以对公正与不公正的区分为基础的。[11]我国社会中不公正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制度缺失、制度不完善或制度运行不规范等,社会公正实现面临着严重而深刻的制度困境。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中应当肯定制度在现代国家治理语境中实现公正的主渠道作用,但是切不可只强调制度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制度中人的因素,走向了“制度崇拜论”。社会关系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制度与道德。道德的调节属于内在的调节,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对个体的内心形成一种敬畏和震慑力量,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这种内在的社会行为调节方式是儒家文化圈主导的方式。通过法律的调节是一种外在的调节方式,主要是通过国家强制力的推动,促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合理的预期,指引个体的社会行为。对制度的过分依赖使得社会放弃了对个体内在调节方式的重视,现代社会形成了一种公共问题对制度的“路径依赖”,我国社会原有的文化、道德等内在调节方式让渡于法律制度。外在约束是基于对人的不信任,社会诚信与良知的缺失,只能委托作为第三者的法律、制度来强制约束。失去信仰、传统和道德力量的约束,制度把人降低到物的水平,成了一种技术规范,一种与商品一样对人的异化力量。丧失自律后的人已沦为社会机器的部件,现代制度对人的约束和安排就像人对机器的操控和人对电脑的指令一样,人正在被日益繁复的法律制度完全束缚。[12]人与制度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要过安全的、有序的和理性的生活需要制度来保障,反之,制度的产生需要人,制度的有效运行更需要人。正式制度是现代社会进行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有了一系列制度并不意味着人类所期待的安全、有序的和理性的生活就一定会实现,[13]制度崇拜论放大了正式制度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

制度崇拜论或者是公共问题治理对制度的路径依赖是西方现代性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也有其现代性的局限。对于中国而言,制度崇拜论更有水土不服的时空差异,中国的社会治理环境与西方社会相去甚远,也正因此在社会公正等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策方面我们应该解决西方学术的“殖民”,用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4]“德法共治”的治理思维是对制度崇拜论的穿越,是我们在新的时期正确认识和实现社会公正应当秉持的理念。

(五)高校公正教育存在供给的困境

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和形塑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价值观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培育和引领人的价值素质、价值能力、价值意志、创价智慧、价值敏锐性和价值抉择力等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唤醒人的价值意识、激活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教育,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其最本真的内涵、最为根本的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中,价值观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根本任务是立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回归人的类本质。综上,我国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是既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认知的“知识人”,同时也是具有社会主义价值精神和文化性格的“意义人”,[15]是两者的统一体,不可偏废,是“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系统培育。

调查结果发现,当前我国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并没有发挥其应然的功能,将目标定位于培养社会公正观的“知识人”——成为一种“失掉了一半的人性和失掉了一半的教育”。[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有74.5%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比较了解,其中有41%的大学生表示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非常理解。在对公正的基本范畴、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公正的价值等知识性变量的测量时,大学生回答的准确率基本可以超过60%,大学生的回答与主流意识形态基本一致。调查结果显示了高校价值观教育在宏观性内容的教育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是当调查深入到大学生自身利益选择时却显现出强烈的“利己主义”的倾向,而且针对不公正行为时缺乏自觉有效的行动。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主义语境中的集体主义取向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影响较小。由此可见,立德树人指向下的高校价值观教育并未完成。

这种情形的出现一方面是价值观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并不有利。其一,价值观教育原本应当是“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培育系统,既要传授相应的价值观的知识,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相应价值观理念的“知识人”,更要注重培育具有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并能够自觉践行的“生活人”。在知识人的教育理念下必然导致的就是价值观教育的机械化、灌输化,采取常规的课堂教育手段将价值理念等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强加于大学生,忽视了通过实践使得大学生能够得到价值理念与现实生活的自身体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教育目标单一的结果,是一种教育无意识的安排。[17]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学生仅仅成为价值观考试的合格者,甚至是优秀者,却难以在实践中自觉地践行核心价值观。其二,价值观教育的外部环境严峻。价值观教育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是专业课程,尤其是就业关联度高的科学类课程的“陪衬”,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不高,导致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价值观教学的针对性差、实效性低和说服力、感染力弱。《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等政策的出台就是基于以价值观教育为主导的高校思政课边缘化的背景。此外,价值观教育还面临着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社会矛盾频发的影响。

四、结论与思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文化矛盾,即在经济利益、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充满创意的差异性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一元化指导地位与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人们的思想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矛盾,与社会层面的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多变性的矛盾。[18]高校是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一方面高校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而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学术思想的多元,不同的价值观或直接影响或隐含于专业课程之中影响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问题是实践的指南,只有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才可能在新时代走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困境。此次调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公正观测量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思维还未被大学生熟练掌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还有相当艰巨的任务。本文以高等教育为分析对象,以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为语境,结合调查结果试图提出部分对策建议,以资参照。

(一)公正观教育凸显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方法论意蕴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正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评价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准,它是自由与平等的调节器。[19]调查发现较大一部分大学生的公正观与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基本要义相去甚远,尤其是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看待和分析当前社会现象,存在着极端、片面、不理性的倾向。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相关知识掌握到位,但是还不能够将其与实践结合起来,停留于“知识人”的层次。

公正观作为价值观的一个内容,其影响因素是多元的,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综合作用的结果。高等教育作为其中一环,主要承担着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知识传授、社会实践的功能,是“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系统,应当兼顾知识传授、思维训练、个人体验以及实践参与等方面。高校的公正观教育既要通过教学将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通过高校管理和服务等环节引导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理论运用于实践。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指出社会公正是由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人类只有彻底地消灭剥削阶级、消除阶级社会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公正,公正具有历史性、相对性、现实性等基本属性。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其公正观亦是如此,既包括了马克思以及其他经典作家对社会公正的看法和认识,也包含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去看待和认识当前社会现象的方法论内容。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0]以调查结果为导向,当前公正观教育在强化公正观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应当凸显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方法论教育功能,切实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才能够使得大学生认识到公正所涉及到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封闭的个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

凸显方法论的教育,能够使大学生不再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抽象、片面、单一地去评价我国社会的公正程度和自己的社会地位,引导其理性地去看待当前我国的社会公正问题,认识到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10],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其次,凸显方法论的教育可以培育大学生养成基于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思维,认识到社会公正的实现需要社会诸系统、多主体协同发力方可实现,不可能单纯依赖于政府,而应当依靠“强政府、强市场、强社会”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来完成。[22]再次,凸显方法论的教育是巩固和完善知识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确保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有针对性地分析、总结和验证理论知识,进而引申和拓展理论知识,实现知行合一。

新时代的公正观教育首先就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突出方法论的教育,树立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结合社会热点考察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素质成为新时代公正观教育的关键影响因素,一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师队伍成为时代的必需。这其中既包括思政课教师队伍,也包括其他专业课教师队伍。新时代的公正观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公正观教育也要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实现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把价值观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3]

(二)高校应构建协同育人的价值观教育体系

公正观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主体协同作用的系统体系。新时代社会主义公正观教育要从协同育人的思路去设计、展开,形成全面、立体化的育人机制。

其一,在教育发展战略上坚持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协同,筑牢社会主义的思想阵地。公正观是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当前高等教育既存在将价值观教育被知识教育边缘化的现象或趋势,也存在价值观教育表面化、灌输化的问题。价值观教育能够保证知识教育的方向,知识教育有助于强化价值观教育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社会主义高校的知识教育通过先进的理论武装青年人才,提高他们的各项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事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是高等教育的头等大事和最终目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价值观教育就是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征程中,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信而学、信而思、信而行,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付诸于大学生的学习行为,用马克思主义信仰统领自身的学习实践。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协同推进能够引导青年大学生将个人梦想的实现融合在“中国梦”的实现中,将个人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助力民族复兴与社会进步。

其二,在教育的运行过程中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构筑全程育人的系统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4]当前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各界往往将责任归结于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失职。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没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去分析看待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和塑造是一个合力作用的结果,要实现《高等教育法》“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愿景,必须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高校与家庭、社会合力协同。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专业课程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通常认为专业课程是学生“才”的教育。与之相对,思想政治教育课被认为是更加侧重“德”的培养,主要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与专业课在高校协同育人的核心要务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推动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龙头、其他学科领域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力和渗透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各学科各专业中,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科。[25]

课堂是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政课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包括4 门必修课和1 门形势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课程承担着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专业课程与综合素养课程则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实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目的,构建“大思政”的工作格局就必须要实现显性和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一方面要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来统领和保障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在坚持和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就大学生公正观教育而言,思政课应当以“五课联动”的思维创新教育方式。以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主线,以每门课程的知识体系为依托,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将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渗透到每门课程中,避免公正观教育的机械重复,真正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4]

其三,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坚持课堂教学与网络思政的协同,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立体网络。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4]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要素中,网络媒体的影响比思政课堂教学高出2 个分析单位,因此,新时代高校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教育是基于内容和教育方式的统一,教育内容要通过教育方式表达,在我国传统的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对基于内容的重视远胜于教育方法的重视。这种教育内容是根本,教育方式服务于内容的认识在根本上并无不妥,但是这忽视了形式对内容巨大的反作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很好地阐释教育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升内容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因为内容只有入耳,才有可能入脑,如果教育的方式不恰当,那么学生会选择“拒听”。[26]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在调查中也显示大学生公正观相关理论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讲授。但由于“灌输”式的单向度课堂教学,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并不强。调查结果显示,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目的无论如何高尚,但是如果采用了强制性的教育方法会影响受教育者的兴趣,引发逆反心理,反而教育的效果会降低。网络时代的价值观教育必须要契合网络时代的社会心理认知规律。网络时代传播规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遵循的时代法则,网络育人成为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和交锋,正在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上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以网络为纽带,坚持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促进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推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第二课堂活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促进“大思政”各项工作活力竞相迸发。习近平提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渗透原则,让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具体工作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在高校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和重视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了解新媒体、充分运用新媒体,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宣传教育的新阵地、新渠道和新手段。

(三)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德法共育”教育模式

在社会公正的影响因素中,大学生认为法律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比其他因素高出一个计量单位,这呈现出在实现公正认识上存在着“制度崇拜”思潮的影响。 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中应当肯定制度在现代国家治理语境中实现公正的主渠道作用,但是切不可只强调制度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制度中人的因素,走向了“制度崇拜论”。社会关系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制度与道德。道德的调节属于内在的调节,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对个体的内心形成一种敬畏和震慑力量,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制度的过分依赖使得社会放弃了对个体内在调节方式的重视,现代社会形成了一种公共问题对制度的“路径依赖”,我国社会原有的文化、道德等内在调节方式让渡于法律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4]2014 年10 月23 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倡导法治教育与高校德育统一融合。[27]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显著特征,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德治观念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时代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改革创新必须要树立“德治”与“法治”教育并重的思想,培育德法共治的思想基础,储备具有德法共治思维的人才队伍。

“德法共治”要求高校必须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作为自身的重要使命和价值追求,以法治思维方式创新和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明确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将德治法治理念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从教学、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强二者的有机融合。“德法共治”的全面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克服制度崇拜的魔咒,树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

公正似乎“有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可随心所欲地呈现出极大不相同的模样。当我们仔细辨认它并试图解开隐藏于其后的秘密时,往往会陷入迷惑”。[28]正是由于社会公正的相对性和复杂性,对于如何定义“公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背景的思想家所作的解释各不相同。这也就导致了公正的测量难度较大,难以开展相关的定量研究。本文通过以世界价值观调查的理论和操作为基础,设计了大学生公正观的分析量表,摒除公正理念的知识性测量,主要测量公正感知及其影响因素,试图对公正观进行量化的分析研究。在调查结果分析基础之上,本文集中于高等教育视野内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但是其效果的充分展示还需要社会、家庭和政府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方能显现。

猜你喜欢
公正价值观大学生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我的价值观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名家谈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