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梅,廖灵敏,黄惠桥,罗林才,黄 珺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政元素,发挥好每门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的培养,培养新时代要求的具备道术、仁术、学术、技术和艺术等全面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纲要》和《意见》的提出,为高校统筹推进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强调了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实施的必要性,表明了新时代赋予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新使命。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医学生的思政教育是医学院校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合到专业课程教育中,强化医学生专业素养教育,加强临床医学生的思政教育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需要。本文探索医学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探讨新时代医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方向,以培养他们救死扶伤的精神,成为合格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课程思政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一种创新教育理念[1]。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协同实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之势,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医学人才培养有自身的特点,医学教育周期长,医学生实习轮转、临床实验、规范培训等要求高,存在异地管理与教育的管理难题。强化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教育,可以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融合,实现德育和专业教育的双赢。此外,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切实加强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形成院系推进落实的工作格局,构建强有力的沟通网络,充分凝聚教育资源合力,实现明显的思政教育效能。
我国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以五年制为主,以4+1的模式开展培养,即4年在校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最后1年到教学医院开展轮科实践培养。思政课程为大班教学,主要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人文课程为选修课程。在部分场域下,思政课程和人文课程往往得不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有时会浮于表面。医学研究生以三年制为主,有学术研究生和专业研究生,两种类型的研究生集中1年进行理论学习,学术研究生以医学实验为主,专业研究生以临床为主,思政课程的安排相对比较缺乏,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学术研究和提升专业技能中。同时,医学生往往需要面对较大的课业负担,对于思政课程和人文课程疲于应付,思想政治课普遍参与度低,思政教育达不到理想目标,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不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不高的现象。此外,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实行轮转教学模式,每1~2个月轮转一个新的科室,导致医学生的思政动态难以把握,辅导员或带教教师只能通过单一的联系方式进行远程思政教育及答疑解惑,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加上轮转频繁,在科室学习的时间较短,临床带教教师因工作任务繁忙、科研任务重、教学压力大等原因,普遍存在不能专业知识、临床技能操作和思政教育“两手抓”的现象,从而也容易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施行产生消极态度。
课堂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要将思政元素贯穿到各科课程中,提升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发展从而达到实际效果[3]。但目前课程思政工作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部分教师教育思想未能及时更新,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的关系,认为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师不存在联系,从而没能承担起思政教育的教学任务。不明确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清楚如何挖掘思政元素,不知道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和丰富教学内容等,对教学方法领悟不足。目前专科课程的教材没有编入思政教育内容,部分医学院校为推行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只是一味把思政课程“一语带过”,并没有重视思政教育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医学院校思政教育作为提升青年学生思政素养与道德修养的动态实践过程,教师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4]。医学院校思政教师并非医学出身,而医学知识专业性强,所以教师难以将思政内容与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此外,医学专业教师教育理论储备不足,思政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队伍思政教育效果。少部分教师师德师风欠佳,受社会信息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价值判断产生偏差,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师德行为问题,例如缺乏理想信念、育人意识淡薄、学术不端、工作缺失责任心、缺少仁爱之心等。另外,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间缺乏交流的机会,从而导致教学实践中无法形成统一的协同育人的局面。
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规范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单一,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操作以单独考试为主,课程考试以笔试为主,考试成绩无法综合体现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以专业课程的考评为主,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结合没有纳入教学考评范畴,对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有些教师依旧以敷衍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没有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教学意义,从而影响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
医学院校要坚持党委统筹领导学校思政工作,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凝聚各部门力量,形成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办好、讲好、学好思政课的浓厚氛围[5]。学校党委书记、院长做好领学,发挥连带作用,层层传导,有效调动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各要素参与到育人工作中,并最大限度上整合各要素,形成育人工作的最大合力,充分推动思政课程建设。引进全新的教育理念,增强思政教师和学科教师协同发展教育理念认知,坚持以思想政治为引导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注重全方面培养学生发展。加强教育体系沟通,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高效发展。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第一线队伍,辅导员加强同学生的联系,是开展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条件,医学院校应不断提升辅导员教师队伍的育人工作水平,深化与学生的沟通机制。
课程思政教学是教育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6],医学院校要守好专业理论课堂教学主阵地,立足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将意识形态及医德培养融入专业课程,培养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和思政课程元素的能力,丰富课程思政内容,活跃教学及实践氛围,坚持常态化课程思政教学,并纳入专科课程教学大纲。医学院校要充分考虑信息化的发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可以进行思政元素及时分享[7]。以此为教育基础,以思政理论课程为核心,注重实践教学,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和内涵,增加学生的真实体验,以感同身受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发挥育人作用,对外进行学科教育辐射,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氛围。打造课程思政的品牌课程,利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特性,运用网络技术、信息平台打造“互联网课堂”,强化与学生的互动,活跃思政课程氛围,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承担着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重任[8]。一方面,需要强化教师队伍的立德树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开展思政教育。另一方面,提升思政教师和学科教师自身理论素养,提高育德意识和能力,将育人理论与育人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秉持良好的态度。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思政理论知识,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日常动态,因此需要与学科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加强了解,强化多方互助合作。为提升学科教师的思政教育理念和思政素养,医学院校应形成上下联动的服务育人体系,建立协同育人教育平台,积极主动在不同院系间搭班子结对子,整合校内教育资源,加强多学科的教学团队合作,探寻合作契机和学术交流亮点,以教学促育人,可以通过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专题培训、思政教育活动、组织教师申报课程思政项目等模式,强化交流学习最新的课程思政理念和方法,以推动思政教育全过程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构建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融合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将专业课、日常表现等融入思政课程,实施评分制进行综合的考核评价。《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要围绕学生理想信念、政治认同、社会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结合医学生的专业课程培养特点,把思政内容融入考核评价指标中,形成量化指标,有效将思政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结合,达到学校提升的双重效果[9]。多元化的考核主体模式下,为避免考核的不全面,任课教师不应作为考核评价的唯一主体,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班级辅导员、班干部、班级同学等应参与到综合评价考核之中,做到对学生的全方位评价,激励学生同步提升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进一步促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的标准,将考核贯穿到教师的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改变重专业知识传授轻思政教育的现象,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贯穿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全过程,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氛围,是立德树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10]。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扮演着救死扶伤的重要角色,所以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过硬的临床医学技能和医学专业知识,还需要不断提升医德修养,更好地传承博学弘医和厚德立志的精神。医学院校要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医学专业特点,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充分凝聚思政教师、专业任课教师、辅导员等教育主体的力量,提升培育队伍水平,壮大队伍建设,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探索中改革考核体系,使之与医学生培养的要求和专业培育的特点相结合,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