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沈明 张俊亚
近年来,重大问题、热点事件不断涌现,新媒体语境下各类问题不断暴露,催生各类舆情。“舆论关乎政治合法性、权力秩序和治乱之道”,①相关部门必需做出回应。新闻评论立足客观事实,有着鲜明的观点与立场,成为回应舆论关切的较佳方式。如何回应、何时回应,成为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研究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三大权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评论栏目“人民日报评论”“新华微评”和“央视网评”为例,探索阐释权威媒体如何利用新闻评论回应舆论关切。
2016年2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政府应该主动回应社会舆论关切的突出问题、焦点问题,给社会和市场一个稳定良好的预期。”②可见,回应舆论关切与社会预期和社会稳定相关,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回应舆论关切能够平衡圈层意见、避免虚拟社会带来的异化、弥合价值差异。
传统社会多以亲缘、姻缘、地缘、业缘形成社群,社群内部人群共享大体相近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社交媒体时代,趣缘成为新的人群聚集方式,各种基于兴趣爱好而形成的亚文化群体层出不穷。传统社会中的社群共享生活观念远大于共享价值观念,而新媒体圈层,价值观念的共享远大于生活观念的共享。在社交媒体的支撑下,人们结成不同的社交圈子,共享类似的价值观念,进行着较为频繁的互动,但社群间的价值差异增大,社会“隔离”③相对较深,观点表达容易极化,圈层意见表达容易失衡,阻碍正常社会交往,冲击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人们既生活在虚拟世界中,又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媒介技术带来的便利性,虚拟世界中的社会参与度往往大于现实社会。同时,社会参与带有一定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容易忽视现实的可行性及其可能带来的伤害,进而形成虚拟世界行为对现实世界行为的主宰,从而造成异化。权威媒体回应舆论关切,能让人们快速回到现实世界,以现实世界的眼光考量虚拟世界中的人物、事件和行为,从而避免虚拟世界的异化,强化社会稳定。
多元价值世界中,社会容易出现混乱局面,此时亟待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以主流舆论引领社会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前媒体语境下,每当新闻事件发生,人们会进行相应的观点和情绪表达,当观点和情绪均指向某一人物、事件、行为主体之时,舆论便会产生。此时或对社会治理形成冲击,社会群体间的意见差异或被放大。寻求政府与民众、社会治理与治理的接受、社会群体间的和谐共存,便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目标。
所谓舆论能力,包括舆论生产、引导、管理等不同层面,其中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核心与特色,在沟通大众、引导舆论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舆论能力成为时代刚需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新闻评论的关键力量,回应大众舆论关切、表明立场与价值。
话语的使用方式反映着新闻评论的观点与立场,近些年来,新闻评论的话语变迁体现着新闻传播理念的变化,也反映着主客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尤其是权威媒体的话语使用可略见一斑。早期权威媒体在发表相关观点时,“单向独白”“政策宣传”“宏大叙事”造成权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严重下降,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场表达多元化,传统新闻评论的写作逻辑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如何在话语上实现表达优势,引起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成为媒体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权威媒体积极创新新闻评论传播方式,以公众关心的事件为评论的出发点、将公众言语作为评论的话语体系,通过对公众的话语征用,实现独特意向传递信息,凝聚社会共治。
例如“贵州女子微信群骂社区支书‘草包支书’”这一热点事件中,央视网评、新华微评与人民日报改变以往的宏大叙事逻辑,就公众存在的疑问给予解答。新华社发文《骂社区书记“草包”就跨市铐人?谨防公权力异化成私人“打手”》,就“为何群众一句‘草包书记’的批评,能让毕节市一个公安局跑到贵阳跨市抓人?个别基层公安机关是否已沦为‘权力家丁’、私人‘打手’”等疑问进行分析解答,并将网民所提供的细节作为评论的内容,如“毕节警方跨市传唤、未穿警服”等。央视网发表题为《“草包支书”案何以牵出一批“草包”》的评论,直接将“草包”二字纳入标题。权威媒体通过民众话语征用的方式,改变新闻评论以往“闭门造车,以政治的权威性与思想的专业性”④的依赖,实现场景化事件中主体间交互过程。
鉴于网络媒体的社交属性,带来大众观点的迅速凝聚,使得个体的言论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由隐性问题谈论变为“显舆论”,⑤致使网络评论迅速崛起,带来观点表达的主观化与个体化,对社会舆论引导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旗帜与灵魂”,有着鲜明的观点与立场,想要实现权威媒体与大众观点的和谐共生,必须站在大众的立场,明白大众所需、解决大众所困,基于客观事实、践行群众路线,以坚定立场回应舆论关切。
以“河南济源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事件为例,三大权威媒体站在百姓的立场,作出批判与支持。央视网评发文《“掌掴书记”被免职,但愿警醒霸王官》,彰显权威媒体的强烈立场与态度,指出:“如果对待老百姓和同事们颐指气使、飞扬跋扈、态度粗鄙,终究有一天会原形毕露、自食其果。”权威媒体新闻评论在立场支持与批判反对中实现较强的社会舆论导向,大众舆论观点得到权威媒体的肯定与支持,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形成社会支持合力。
自媒体所带来的传播优势,使得网上评论纷繁复杂,并呈现情绪化、片面化等问题,甚至媒介成为宣泄的平台,严重影响着价值判断与社会文明建设。这要求媒体在面对新闻舆论时,不仅要强化时效度的认知,还要注重评论的思想性与深刻性。思想的深刻性有利激发大众价值观的认知,激活舆论生态效能,促进公共情感的生成,将舆论“最大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近些年来,权威媒体不断创新评论传播方式,努力发挥“角度”与“深度”的优势,实现从“抢独家”到“拼独到”⑥的角色转变。
思想引领的最终目地在于凝集社会共识,这要求权威媒体在做新闻评论时,选取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在思想引领中优化传播路径,获取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认知共识。在“贵州女子微信群骂社区支书‘草包支书’”与“河南济源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中,权威媒体的评述从客观公正的角度理性分析,针砭时弊,让大众在相关事件中看到政府的执政理念,实现核心价值观内化引领,强化公众思想认知,这也是新闻评论传播属性的价值回归。
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提出:“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⑦将托底政策与国家宏观政策、微观政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所谓“托底”是指“在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领域中,按照底线思维的方式”,⑧满足人们基本需求。政策托底的保障,反映着社会制度与法制更加完善,清楚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现代社会中的主体,以底线思维的政策保障满足最广大人民的需求。权威媒体在政策托底的基础上,合理理性分析群体舆论,在保障大众话语权的同时“利用”群体舆论引导意识形态传播走向。
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舆论领域划分为红色、黑色与灰色三个地带,⑨红色作为正面力量与黑色负面力量相对立,灰色因其复杂性、难控性等需要针对相关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面对灰色地带,权威媒体根据不同事件采取相关分析话语,比如,在“贵州女子微信群骂社区支书‘草包支书’”事件中,央视网评针对“辱骂”一词指出:“言论略显过激,但也是事出有因。该言论是对社区支书以权压人的回击,也是对其工作‘不作为’的愤怒,并不能确定为针对社区支书的人格侮辱”,体现了权威媒体面对事件的底线思维方式,坚持公平、理性看待相关问题。
通过相关案例分析发现,权威媒体的新闻评论实现了内容与传播方式的重大创新。面对社会舆论,权威媒体一改口号套话,实现评论内涵的纵深发展,由相关事件向区域、圈层用户的问题回应,实现思想引领凝聚社会共识。新闻评论回应舆论关切的逻辑发生重大转变,不仅在于党和政府治理对新闻舆论的高度重视,也在于新闻媒体的治理改革。
舆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最表层,反映着大众所需与问题所在,并具有易发性、多变性等特征,因此历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将引导新闻舆论作为社会发展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大事件要及时回应舆论关切,了解群众所需,指出舆论引导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应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并从不同角度指出舆论引导的重大作用,指出:“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⑩权威媒体要充分认识到舆论引导的重大作用,建构舆论引导宣传的大格局,注重新闻报道的时效度,发挥新闻评论的旗帜与灵魂作用。
社交媒体时代,新闻评论作为观点表达的重要形式由线下转向线上,出现了“传统媒体上网评论、网络参与式评论以及网络成文评论”⑪多元竞争模式。权威媒体想要实现传播力、影响力的重大提升,必须强化媒体的创新融合发展,认识到互动、交流、对话,“社交化的内容生产方式”⑫才是引发广泛公众关注的主要举措。与此同时,传统的社会圈子连接方式向网络交往圈子衍变,形成以观点、情感等关系的建构与维护,而作为观点交流表达的网络评论圈层现象凸显,使得网络评论表达展现出社会撕裂。因此在新媒体改革治理中应丰富创新评论话语,引导公众情绪,建立和谐共生的媒介生态环境,例如《新闻联播》推出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创新话语形态,实力圈粉,为权威媒体的新闻评论提供新型范本。
进入自媒体时代之后,人们广泛认为社会已进入“后真相”时代,即人们对情感的关注大于对事实的关注。同时,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加速,社会关系变动也加速,人们的情感极其不稳定。此时,人们往往通过介入社会事件,沉迷于网络参与,进而获得自我存在感。无论如何介入,一旦思想不稳定、价值观念不固定,则人们的思维和情感便会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也正是因为如此,权威媒体新闻评论回应舆论关切便不再是简单地回应舆论,而是对人们不稳定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的一次固化过程。
回应舆论关切是媒体参与社会治理、服务民众的一种表现,它不仅让舆论相对稳定,也让非稳定状态的民众情感重新稳定,从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⑬
注释:
①胡百精:《中国舆论观的近代转型及其困境》,《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
②新华网:《李克强:现代政府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关切》,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7/c_128728277.htm。
③[美]凯斯·R.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尹宏毅、郭彬彬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128页。
④李劭强:《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发展现状研究》,《传媒观察》2020年第11期。
⑤郑保卫、王静:《浅谈舆论引导的艺术与技巧》,《新闻界》2007年第5期。
⑥薄鲁晖:《从“舆论引导”到“观点赋能”——“四则运算”探索主流媒体评论新形态》,《中国报业》2021年第1期。
⑦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2014年版。
⑧尹新瑞:《当前我国托底社会政策的缘起、内涵与建构方略》,《理论与现代化》2019年第3期。
⑨《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103/c416126-29743624.html。
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8页。
⑪胡沈明:《改革开放40年新闻评论表达转型与个体机遇》,《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⑫同④。
⑬《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