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框架下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2021-12-06 12:34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国标外语跨文化

王 梅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一、新《国标》与跨文化交际课程定位

2018年4月由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标志着我国高等外语教学进入一个新时代。新《国标》不仅为提高我国外语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规范了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而且势必有力推动外语专业可持续性发展。新《国标》明确提出外语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设计方面,强调要特别突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由此可见,国家已经将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谓跨文化能力是指“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文化意识;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能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能有效和恰当地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专家爱德华·霍尔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首次使用“跨文化传播(交际)”这一词语,因此这本专著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开山之作。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1964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的概念。这一预言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使得地球上的人际交往空间不断扩大。

置身于地球村,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给我们的交流带来新奇的感受,同时也挑战着人类对巨大文化差异的耐受性。宗教、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往往使我们对跨文化交际望而生畏。从国际贸易谈判的摩擦到个人接触异文化时的曲折经历,已经使外语教授者和学习者痛感仅靠外语知识与技能难以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比起语言障碍,真正的障碍是人们对于不同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的不理解和不接受。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逐步展开,各大学的传播学系、心理学系、教育系纷纷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华中理工大学外语系1997年成立了“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小组”,以研究生和本科生为对象开设“跨文化交际概论”选修课。可以说这一开拓性的举措为外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教育提供了示范与借鉴。进入21世纪,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开始进入外语专业的教学大纲。2000年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与2001版《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都明确提出教学活动要围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展开。黑龙江大学外语学院于2005年开设了《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在教材改革、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外语教研界的学者们一致认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不应该脱离文化单独进行。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之一,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运用外语进行交际。而在交际过程中,文化差异会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是交际的主要障碍,因此,外语学习者需要具备克服文化差异的能力,即跨文化能力[1]。以此为契机,外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专业选修到专业必修、从边缘到中心的发展过程。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本科阶段于2013年秋季学期起正式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授课对象从最初的高级翻译方向逐渐扩展至语言文化、口译、国际经贸方向。如今,这门课程已经成为日语专业所有四个方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作为先修课程,前四个学期开设有基础日语、日语视听等语言技能课程和日本历史、概况、文化等社会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增加日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背后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课程目标设定为: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日本人的社会行为和语言交际所蕴含的文化要素。再此基础上,能够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交际行为,最终达到跨越文化障碍、提高交际能力、推动中日两国在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目的。

二、中日跨文化交际课程涵盖内容

2000年前后,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研究与教学呈现出繁荣局面,林大津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1996)、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1999)、杜瑞清的《跨文化交际学选读》(2004)等相继出版。而第一本以中日跨文化交际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是2011年出版的《中日跨文化交际实务》(王南,2014年第二版)[2]。该教材主要以中日之间不同的语言表达、企业文化、旅行文化、饮食文化和行动样式为主要内容,旨在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时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012年出版的《中日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张韶岩,2019年第二版)注重语言交流策略,从打招呼、礼貌认识、谢罪、安慰、劝说、表扬、反对等不同方面比较了中日两种语言不同的交流习惯。与前两本教材相比,2015年出版的《跨越文化:中日跨文化交流》(李筱平,范苓)增加了“义理人情”“耻感文化”“纵向社会”“依赖心理”等经典日本文化内容和“文化休克”“高低语境文化”等跨文化交际理论内容。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跨文化交际学本身就具有多学科、跨学科的特点,加之日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课程还应该涉及日本文化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授课时不能只依靠一本教材,应该尽量做到教材多元化、内容多样化、授课方法灵活化。笔者根据近三年的授课实践经验,将授课内容分为以下五个模块:跨文化交际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经典日本文化论与日本人行为模式,基于不同文化的中日语言交际策略,基于不同文化的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大众传媒与跨文化交际。

(一) 跨文化交际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这部分内容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宏观概念和基本理论框架,也是这门课程的导入部分。通过文化、交际、文化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的顺序由简单概念入手到理论讲解。在此基础上,选取“文化休克”进行个案分析和课堂讨论。虽然中日两国同为东亚国家,同为集团意识较强、高语境文化圈,但在地理环境、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而存在很多交流障碍。中日两国间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也给“文化休克”的讨论提供了大量实例。以“在日中国人感到困惑的地方”和“在华日本人感到不理解的地方”为两个维度展开实例收集、采访和分析,使得学生切实感受到了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性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二)经典日本文化论与日本人行为模式

经典日本文化论是中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基础,经典文本世代相传的日本文化论凝结了日本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特性,只有学习了日本文化,才能深刻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3]。作为先修课程的日本文化为本部分教学提供了基础,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日本文化部分以日本人的人际关系与行为模式为主。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源了圆的《义理与人情》、中根千枝的《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 土居健郎的《日本人的心理结构》等日本文化论都以独特的论述向学生揭示了日本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结构。

(三)基于不同文化的中日语言交际策略

交际的工具多种多样,但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语言。语言是人类唯一完善的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行为包含有叙述、传达实质性事实或信息、对他人及其行为产生影响以及表达说话人情感及感觉功能[4]。在中日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学习“寒暄”“夸奖”“邀请”“感谢”“道歉(谢罪)”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行为是必不可少的。如在“道歉(谢罪)”行为上,中日两国具有明显差异。日本人的一天是在各种道歉与被道歉中度过,然而中国人却没有轻易道歉的习惯。这是因为日本人重视谦让,更加在乎对方的感受,刻意营造出和谐、友好的交流氛围;而中国人认为道歉意味承认自己的过失,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是意见关乎个人尊严的大事。

(四)基于不同文化的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

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发现在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在总信息量所占的份额还不到35%,剩下的超过65%的信息都是依靠非语言交流方式来完成[5]。非语言交际包括肢体动作、身体特征、接触行为、周边语言、装饰外表、空间意识和时间感觉等。与语言交际相比,非语言交际具有很难伪装、更加普遍、直接灵活的特点,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具有重要的作用。了解并分析中日两国不同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也是凸显跨文化交际课程鲜明特色的部分。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用好日语很重要,但掌握好“无声的语言”同样不可轻视。如日本人在听取对方说话时的面带微笑、点头附和这些面部动作只是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并不一定是认可对方观点。在授课时,刻意培养学生学习中日两国不同的体距语言、体势语言、面部表情语言、伴随语言,将会非常有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大众传媒与跨文化交际

与前四个模块相比,这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通过鉴赏日本的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记录片、广告等,理解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国民兴趣,并与中国各种文化制品进行对比,以达到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课程使用各种大众传媒素材的原因在于电视电影是国民文化与国民性的直接反映,是理解他国文化的有效有段。胡文仲指出,可以使用《喜福会》《刮痧》等包含文化冲突的电影素材探讨中西文化冲突的原因[6]。就中日文化冲突而言,虽然相关电影较少,但有很多相关娱乐节目和记录片。相同题材的中日电影比较、相同事件的中日新闻报导都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跨文化交际课程授课模式

理想的课堂不应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应该以学生练习为主。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近年来兴起的雨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较为理想的授课模式。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一种新型教学工具,通过融入微信等信息技术,科学地将课前、课上、课后连为一体,能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前,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制作教学视频和课件,学生可以通过雨课堂平台对教学内容进行自学。课堂授课环节,教师可对重点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组织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在课后复习时,教师为学生推送练习习题和拓展资源[7]。总而言之,雨课堂平台的使用能够使课堂教学工作变得更加高效,最大化地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师生之间互动学习,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一)线上完成知识点学习

由教师将教学内容细化成若干个教学知识点,并制作教学视频。每个视频在20分钟左右,学生在课堂教学前观看学习。这部分授课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长、学习地点和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从而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体。此外,除了教学视频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雨课堂平台推送课外拓展学习资料,发布线上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课外学习。

(二)课堂教学以学生参与为主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经典日本文化、各种语言交际策略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学习。课堂上的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练习将知识内化,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知识点,设计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如学习完跨文化交际基本理论后,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关于“文化冲突”的案例探讨。在学习完经典日本文化论后,可以组织学生观赏《罗生门》等日本经典电影,讨论耻感文化对电影人物的行为影响。

总之,文化的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也是如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设计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的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既可以体会文化差异又可以提高语言的熟练程度。

四、结语

随着21世纪地球村的形成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家、民族、地区之间在政治、文化、科技、贸易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但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与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社会规范和语用规则,这些因素给彼此间的交流带来了潜在障碍。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新《国标》更是将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要求日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涵盖更加多元且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采用更加灵活的线上线下混合方式。通过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日语专业学生真正理解中日两国因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交际方式。

猜你喜欢
国标外语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关于防火门在国标、英标检测中的差异分析
关于防火门耐火完整性在国标、英标、欧标和美标中的比对分析
唐红新:演绎产业扶贫“国标蓝本”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收视率新“国标”能否刹住行业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