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慧
(晋中学院 外语系,山西 晋中 030619)
英语有着很高的使用度与实用性,通过英语可以和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人进行有效地交流。而且,因为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所以很多的学科文献资料、文学影视作品等都是以英语语言进行呈现的。学好英语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在知识面拓展、专业研究等方面也有着很强的意义。不过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单一性的特点,教学观念比较滞后,过分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虽然我国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设置了英语课程,但是学校和教师的重心基本都是放在应试上,进而造成严重的高分低能情况,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知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英语语言,也难以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就这一方面来说,对英语语言文学视野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和盖茨比人物分析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
就英语教学实践角度上来说,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英语语言文学原著的通读,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英语语言素材,拓展学生的视野;二是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大致了解英语语言文学中重要的流派及其发展情况;三是掌握文学批判基本知识与方法,使得学生在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能够理性地鉴赏和分析;四是让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学习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把握其中的价值理念、文化内涵等,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就是借助文学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明确人生发展目标[1]。在以往的英语语言文学教育教学中,教师的重心基本都是放在前三个层次上,使得课堂教学显得十分的无趣。再加上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导致学生兴趣缺失,教学效果自然很不理想。在英语语言文学备受挑战的背景下,教学应该积极进行创新,探寻全新的路径。具体方式就是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逐渐将重心放在后面两个层次,这样才能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并且为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注入新鲜活力。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小说阅读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就是需要读者有着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积累词汇,掌握其中的一些英语语言知识;其次,在实际阅读中拓展自己的眼界;再次,就是对读者更高的阅读目标要求,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批评方式,应用自身知识储备和思维进行小说的鉴赏分析;最后,就是在阅读学习完成之后,加强对小说中描述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从英语语言文学视野下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了解中英文化差异性[2]。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小说语言内容与内涵,达成理想的英语语言文学学习目标。
自然科学觉得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人有着天然的自然性。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小说中,从乔丹·贝克回忆第一次见到黛西时候的场景的话语描述中,能够很好地看出乔丹·贝克喜欢草坪及其上面的各种痕迹,而且还很好地体现出来女性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小说中,黛西靓丽照人,嗓音极富激情,吸引了一大批的男性爱慕者。这时候的黛西年轻漂亮,她的美受到了很多人的欣赏,不过只有自然才能孕育出这种美。黛西喜欢白色,这种颜色在圣经中最为常见,代表着洁净与正义[3]258-259。在自然界中,雪也是白色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运用白色描写黛西,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表达年轻时候的黛西就好比是雪一般纯洁无暇,像仙子一般闯入了盖茨比的心中,并成为盖茨比一生追求的梦。不过黛西身上的自然性并没有反复地出现在小说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亮点很快在工业时代、父权制社会的压迫下逐渐地被消磨掉。
该篇小说的背景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和长岛,这一时期的美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空前繁荣的阶段,尤其是钢铁业、汽车业等。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小说中,有段描述城市环境的话语:“西卵和纽约之间大约一半路程的地方,……而且已经在尘土飞扬的空气中化为灰烬了。”工业发展给汽车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助力,不过却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一时期的人们忙于享受生活和发展工业,对于资源浪费、生态平衡等比较忽视。在这种做法下,美国很快受到了惩罚,比较突出的便是“黑色风暴”。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小说中,汽车反复地出现,在当时的工业发展中,汽车业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又是隐形杀手。作者赋予了汽车很多的含义,如身份地位、男子气概等。乔丹、黛西等女性在小说中,都被作者当成是不合格的“司机”,在这个工业社会时代下,她们驾驭不了汽车,更驾驭不了男性。而汤姆却正好相反,他开走了盖茨比的车,而且还抢走了黛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作者看来,女性是弱者,她们的诉求与情感都被直接忽视,供有权利地位的男性随意地驱使。婚后,黛西的生活并不幸福,虽然黛西心里明白,而且非常愤怒,不过却没有勇气改变,最终使得黛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4]。总的来说,脱离了自然的工业社会,带给女性的只有物质上的富足,而在精神方面却十分的贫瘠。在小说的结尾部分,黛西撞死了威尔逊太太,却嫁祸给盖茨比,这里体现出了黛西的不负责任和自私,同时与违背自然规律也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在父权制社会下,男人可以统治与奴役女人,主宰自然界。在传统男权社会中,对于女性有着显著的双重标准,上流社会的男人能够同时拥有很多的情人,而且不需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即便他们的妻子知道这些,也会假装不知道。而对于女人来说,必须得保护好自己的贞洁,一旦出现一些亲密行为,便会受到批判[5]。小说中提到,年轻漂亮的黛西被很多的军官所追求,一到黄昏的时候便会进行社交,同时应付多个男人,到了黎明的时候才能入睡。与热恋中的盖茨比难舍难分,不过转身就嫁给了权贵汤姆。之后,在盖茨比成功归来的时候,黛西又转向盖茨比的怀抱。从表面上来看,黛西的行为十分的放荡,而且非常的薄情,不过其背后却隐含着一个被父权制社会压迫的女性灵魂。
就菲茨杰拉德作品而言,在很多女性形象的描写上,都非常的靓丽光鲜,不过在内心方面却正好相反,要不就是轻浮放荡,要不就是自私没道德。相比较于传统的贤惠女性形象来说,其笔下的众多女性形象截然不同。如《人间天堂》中,菲茨杰拉德对于女性的描写便是如此,将“名媛”描写成“卖弄风骚的女人”和“小妖精”。作为一名男性作家,菲茨杰拉德对于女性难免会存在一些偏见,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小说描述中,不论是从哪一位男性的角度来看,黛西都属于一种不健全的女性,缺乏良好的品质,进而只能当成是男性的附属品。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黛西也尝试着进行反抗,如在家人阻止她去和要到海外去的军人告别时,黛西好几个星期都没有理自己的家里人。在和汤姆婚礼当天,黛西喝了很多酒,甚至还想着取消婚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黛西曾经也有过反抗,不过这种反抗依旧没能敌过当时的社会。可以说,菲茨杰拉德虽然是一名合格的作家,却不能当好一个生态主义者,究其原因,在他的心目中,女性地位不如男性,属于男性的附属者,男性能够借助物质来控制女性。所以在他的笔下,女性形象虽然大都十分的新潮,却都存在一些显著的缺陷。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便被塑造成一个负面形象。在一个女性被迫害的时代下,作者不仅选择了默认,而且还十分推崇。
就《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小说而言,其中对于女性的语言描写比较多,而且表现出“新女性”的形象。这一点从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中也能看出,其中的女性留着干练的短发,浓妆艳抹,而且在行为方面也是十分地放纵,如抽烟、酗酒等。这些女性对于政治和权力也有着很大的渴望,追求享乐与独立[3]58-59。就这一“新女性”形象而言,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并不是很意外。当时的美国发展十分地迅猛,不过同时又存在显著的通货膨胀的弊端,国内消费刺激很多。而女性作为消费最为主要的力量之一,追求享乐与物质自然十分正常。而且,当时的性革命的推行给女性思想观念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对此也进行了研究,推出了精神分析法,其强调性欲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味地压制性欲望会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这一思想对于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改变了美国人民对性的观念。“新女性”更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进而大胆地和男性一般追求性解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女性反抗的不只是男权制的压迫,同时还有以往道德枷锁的束缚,她们尝试着打破当时社会上男女不平等的情况,渴望和男性一样拥有平等的地位。这一点从“新女性”追求身体快感便能看出。此时,“新女性”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态意识,不过因为他们热衷于自由和个体主义,所以阻碍到女权主义运动的推进。而且,这些新女性团结性不强,不愿意为运动推进付出努力,如想要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就依靠一个具备社会地位的男人,这样依旧没能脱离父权制社会时代的影响。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可以说是“新女性”的代表人物,既渴望将自己的天性充分地释放出来,转变自己当前的生活,又对社会现实与各种束缚枷锁所服从,这是那个时代下女性都具备的一大特征。在这篇小说中,黛西参观盖茨比家的时候有一段描述,一些评论者认为这是黛西为了吸引盖茨比故意表演出来的姿态。其实,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上来说,女性和自然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性,母性是她们与生俱来的。因此,在黛西欣赏盖茨比花园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复杂想法,完全是出于女性视角进行审视和关爱,这是绚丽多彩的舞会不能给予的。而且这种感受也是黛西很久没有感受到的,所以能够使其十分的兴奋。黛西和其他“新女性”一样,都想有着自由和属于自己的爱情,例如在婚姻当天接到盖茨比信的时候,会产生解除婚约的冲动想法。不过很多次努力都没有坚持下来,没能获得成功。很多学者觉得这是黛西没有勇气面对各方面的压力,不过从另一方面而言,黛西用女性的敏感与直觉感受到了和自然的联系,清楚认识到自己身处这一腐朽的时代,仅靠个人的努力是很难获得成功的,难以抗衡社会制度。既然不能获得成功,那只能先想办法自保,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力量上。也正因为此,黛西选择放弃自己的爱情,依附汤姆。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并不代表着黛西完全放弃了自己一直追求的梦想,其依旧十分地渴望爱情和幸福的婚姻。不过黛西却一直没能认识到一点,当时社会下的男性并没能认识到女性的重要性,他们只会将女性当成是一种商品,一味地将女性物化。所以,逆来顺受和隐忍在当时只能代表着梦想破灭。
盖茨比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在小说具体创作中,作者应用了悬念的手法,先将盖茨比的身份进行了模糊处理,然后才逐渐显露出主人公的真实面目。而在这之中,还掺杂了一些有关盖茨比的谣言,借助此激起读者对主人公的好奇心,并秉承着这一好奇心进行小说的阅读。与此同时,在题目设计中,作者应用了“了不起”这一词语,进一步强化了读者对盖茨比的关注,达到了很好地吸引眼球的目的。在小说中,十六岁的盖茨比第一次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在苏必利尔湖上谋生存,然后遇见了富商科迪,并因为游艇搁浅而受到赏识。科迪将盖茨比视作自己的亲生儿子,带他环游美洲大陆,不过最终盖茨比被科迪的情妇陷害,重新回到了一穷二白的境地。之后,盖茨比参军并成为了一名青年军官,因为年轻帅气赢得了黛西的芳心。不过因为虚荣心,盖茨比并没有向黛西坦诚交代,甚至还谎称自己的家中十分富有。而这一伪装也给盖茨比今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盖茨比虽然看起来很虚伪,但是却不应该被随意的否定,因为他有着梦想,而且能够为了这一梦想穷尽一生。
盖茨比身上有着很多优秀的品格,如专一执着、乐观单纯等,正因为这些品格亮点的支撑,使得盖茨比一诞生后便成为了经典人物,正好与“了不起”相呼应。在“金钱至上”的时代中,盖茨比始终都不能忘记和黛西的爱情,其追求的一切动力来源都是对黛西的爱,希望自己有钱之后可以追回黛西,这一期望是非常纯粹和执着的,甚至为了这一期望,盖茨比能够放弃原则,一直保护着黛西。即便到了生命最后一刻,盖茨比都坚信黛西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如果这一小说就是简单的描写爱情故事,那营造的盖茨比这一人物很难打动读者[6]。其实到了后期,盖茨比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与阅历,已经可以轻松地发现黛西的变化,不过因为对爱情的忠诚,盖茨比依旧一往无前,将对爱情的执着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综上所述,《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而这些内涵并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散。需要认清的一点是,作者写的并不是通俗的三角关系,也不是简单的身份逆袭,而是一个有关梦想的故事。所以在该篇小说分析过程中,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更深层次,关注到主人公的奋力向前、面对种种困难都不会退缩和放弃梦想的精神。除此之外,还得注重对小说其他人物的探究,从英语语言文学视野下进行审视,借助此有效地丰富自身文学素养,加深对英语语言文学的理解和掌握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