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及安全管理

2021-12-06 04:51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陈欣彤张欣慰
民航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航空安全空管危险源

□ 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 陈欣彤 张欣慰/文

随着新时代科技发展,我国民航事业发展日新月异。但民航空管运行中依然存在着不足,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民航空管运行的水平,促进我国民航事业长期安全稳定发展,加强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识别工作的开展,建立一套科学、安全且符合我国民航空管运行现状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

识别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

(一)民航空管运行危险源的类别

民航空管运行中对于危险源有相对精准的定义,包括任何影响飞行安全,直接导致财产损失或降低功能技术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情况。这种定义扩大了危险源的概念范围,可以更加有效的防范危险源。具体讲也可以分为经济危险源,技术危险源,自然危险源以及人为原因危险源。首先,自然危险源相对较为常见,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雷暴天气等各种不良天气及自然状况。其特点是较难控制,比如,飞行过程中常会遇到的强气流,浓雾,地震等,对飞行运行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技术危险源是指在新技术或者新设备的应用中,人员操作出现失误或者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不足产生的危险性,包括飞机软硬件的设备故障如燃油箱,危险信号灯,水压情况等。人为危险源则指的是工作人员在准备或者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比如在疲劳状态下进行检查工作,会导致漏检或者错检的现象,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工作人员的能力差异也会导致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这三种危险源中,技术危险源是最大的危险源之一,直接关系着航空事业持续安全稳定的发展。

(二)识别民航空管运行危险源的基本步骤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提供的资料,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对于一般危险源的识别过程。这一识别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各种危险源的特点及其对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对于判断危险源出现后诱发的结果有准确的判断。管理人员需要做好识别准备工作,明确各自岗位的职责,对于系统的功能,运行环境,危险源的级别等进行详细准确的描述,进行差距分析,并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明确安全问题的侧重点,对飞机运行过程中信息的实时监控加大力度,迅速识别和判断出危险源,做出相应处理;第二步是对危险源的划分过程。首先要划分特定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的构成要素,一般可分为可接受危险源,可容忍危险源以及不可接受危险源。由于每个危险源在本质上各有区别,管理人员要仔细筛选出每种危险源的诱发因素,并加以区别;第三步是对于危险源的评估和记录。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特定危险源诱发的后果,具体时间等进行评定并且记录,管理人员需要深入了解设备,环境以及自身工作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除此之外,在识别危险源之后的描述中,要包括系统的功能,运行状态,系统边界及外部接口等方面。 由于系统自身的运行环境与系统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导致的安全相关的后果息息相关,因此,在描述系统运行环境时要具有全面性和多方位性,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机场设施,天气状况,地面与空中交通情况,导航设备故障等应急程序,以及其他因素包括空管设备,管理体制及人员配备。管理人员还需对照国际民航组织的12个因素形成的检查单,针对已存在和未存在的要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差距分析,并进行改进和补充。

完善民航空管运行中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民航空管运行安全管理体系

任何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成熟健全的安全管理系统。空管部门在优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措施将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把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从源头上保证民航事业的稳定和安全发展。首先,民航单位要针对民航空管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上报信息回访进行及时处理,在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录入及处理时,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合理高效地管理数据。从航空器的运行数据,航空运输监督及运输数据等全方位数据分析处理和共享,并利用相关管理政策制定报告,高效实施策略。其次,保证信息的充分全面,对空管安全信息进行多层次的收集和分析,全方位掌握航空中的飞行状态和趋势,进一步降低和避免航空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再次,在分析安全信息检查报告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管理规则和流程,并汇编成体系,将管理系统信息化和电子化。

(二)改变安全管理观念,进行定期安全培训

1.改变安全管理观念

先进和创新的航空安全运行管理理念可以正确引导政策和规则的制定,只有不断优化和更新观念,才会为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注入新鲜血液,改革旧观念,摒弃不符合实际的管理模式和不正确的工作作风,大力引导航空空管人员提高责任意识,并进一步提高执行空管管理制度的意识,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每个工作人员中,规范每个部门的操作流程,制定明确且详细的工作说明书,使航空空管人员在应对各种危险源时能够有章可依。各层级的工作严格要求,分工明确,做好实时防范工作。

2.对航空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人为因素是航空危险源中的重要来源之一。一方面,空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违规操作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直接关乎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如果空管人员出现违反规范的操作或者操作不当等行为,就会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长期的违规操作习惯,则会带来不良的航空安全工作风气,会导致航空事故的频率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民航航空危险源的复杂性和安全管理本身的难度,相关安全工作人员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航班量的增加为航空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工作人员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失误,造成严重后果。而航空安全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的漏洞会削弱空管人员的团队建设,进而导致人员工作效率的下降。因此,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注重细节,完善和规范制度,从以下方面进行人员岗位培训:

(1)定期组织培训,强化航空安全管理中规范操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违规操作后果的严重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同时,要对空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以及标准的培训,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熟悉且掌握相关的规章制度,运用到日常的工作操作中。比如,培训中可以将历来国内外航空事故的图片或者视频做成合集,通过实例展示分析不同危险源导致的严重后果,使工作人员进一步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主动进行安全管理,以严谨负责的态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2)加强监督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各种政策和规范的要求,对空管人员态度以及工作行为的监督应该覆盖到整个航空安全管理工作中,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态度不端或故意违规等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以促进空管人员强化自身工作意识,减少失误。

(三)构建全方位的事故防范措施及救援方案

在民航空管运行中,持续强化“防患于未然”的观念,将预防和解决方案高效连接起来。首先,需要成立专门的事故调查部门,设立民航飞行事故的相关调查规章制度,健全航空空管运行事故调查的具体机制。其次,一旦发生航空事故,根据相关制度应该立即成立调查小组着手调查并编制详细的调查报告,制定合理救援方案,高效利用现代电子科技工具和互联网等,保证每个操作环节都公开透明,便于实时监控调查进度和成果。

(四)健全民航空管运行中的风险管理制度

为了给航空管制人员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可以促进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在预防危险源的过程中有据可依,以及工作的高效性和有序性,这也是相关工作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民航空管部门可以聘请优秀的专家,针对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风险管理进行系统评估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优化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操性和有效性。针对可预测的风险,要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从而降低航空飞行过程中大型事故发生的概率,以防出现意外时,工作人员无法立即做出正确判断。应急措施的设置也可以增强工作人员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最大程度降低运行中出现的危害。此外,空管人员在工作中应该随机应变,对于现存管理制度进行检验,如若发现漏洞则及时上报,每个工作人员到各个部门都要做到及时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民航空管运行的水平。

(五)高效利用科学技术设施

民航事业在近些年的不断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作为空中交通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技术是保证民航空管安全且稳定运行的保障。航空管理技术的优劣程度在一定层面上可以决定空管工作的水平。因此,空管部门应当紧随科技变革的潮流,不断进行航空安全管理技术的革新,不断引进新技术,为空管工作创造优质的硬件条件和环境,为空管人员提供良好的技术设备,从而进一步提高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安全度,保证飞行安全。

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民航事业前进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航空管运行的危险源识别和安全管理措施任务复杂且存在着诸多困难,直接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保证民航空管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各个部门应该提高对危险源识别的重视程度,深入研究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制度,从管理观念到具体实施,都应该有完善的体系和方案,为民航空管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推进我国民航事业持续性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航空安全空管危险源
进一步深化对航空安全“五个属性”的认识
智慧空管技术的进展
危险源与隐患关系的辨析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问题探析
考虑误差不确定性的航空安全预测新方法
在世界各地,航空安全问题变成了美国领导地位问题
乙醇蒸气放空管设置室内引发爆炸
加拿大严格立法保障航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