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淡食”养生观与老年传统食养

2021-12-06 00:41钱文文任晓梅周海哲
西部中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养性孙思邈食疗

钱文文,辛 宝,马 诚,任晓梅,周海哲

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陕西 咸阳712046

“淡食”一词,孙思邈在其医籍中多有论及,“淡食”养生观念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作为中医食疗养生学的代表人物,唐代大医孙思邈的食疗养生既关注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的施行,又关注具体食材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方面的应用。其食疗养生观见解独特,应用性强,对后世食疗学的发展影响巨大,是现代养生保健研究的重点,现对孙思邈“淡食”食疗养生观进行分析解读,谨以论之。

1 素食养生——淡在茹素

《益龄单》中记载:“宜淡食,食淡精神爽,五味多食则损五脏。”所以提倡“饮食宜清淡”。孙思邈认为“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会俭约为佳,每学淡食”,可见孙思邈认为“淡食”第一个层次的“淡”出自素食,这与中医学“肥甘厚味”相对应。所谓肥甘厚味,就是膏粱厚味,一般是指非常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或味道浓厚的食物。《韩非子•杨权》告诫:“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黄帝内经》中云“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可见过食高脂荤食,是影响健康导致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孙思邈熟读古训,其养生观又受佛道之学影响,故《备急千金方·道林养性第二》“每学淡食”第一崇尚的是素食。

孙思邈著作中所列素食有六十种,除家常蔬菜外,还有大量被视为野菜、中药的蔬菜,如荠菜、茼蒿、苋、水芹、苦菜、竹笋、薤白、韭菜、枸杞叶、蒿苣、萝摩叶(天浆壳)等。同时,孙氏推崇吃豆类食品(包括豆豉、豆卷等),勿进肥浓腻、饼腥、酥油之属,“至如黄米、小豆……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为佳。”并把它们与稻、麦合餐作为主食。他认为麦子“令人多气”。大麦能“消渴除热”,夏天尤宜;小麦能养心安神,心病失眠者颇合。孙氏将葡萄、藕、大枣、覆盆子、芡实、胡桃视为果中佳品,“久食轻身耐老”。

孙思邈也不反对荤食,因为荤食能“添髓强筋补中填骨”。但应吃得适当:“勿使脯肉丰盈”“每食不用重肉”。可见孙思邈“淡味”养生观素食之法求的是饮食结构的均衡,而非单一茹素。

素食能提供大量矿物质(钙、磷、铁),这对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和血管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时素食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叶绿素,有一定防癌效果;最重要的是含有大量纤维素,有助于糖、脂肪、蛋白质吸收,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利大便排出。而世界各地长寿者一般进荤食较少,所以孙思邈认为长寿与素食相关。

2 避免厚味——淡在滋味

淡食,主要指滋味,也就是强调“淡味”。《说文解字》讲:“淡,薄味也。”淡是相对于浓、厚、重而言。《庄子•外篇•至乐》:“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表明食厚味者,并非今人之爱好,古人同样如此。喜食美味,人之常情,所以才有各种调料、添加剂、矫味剂应运而生,但其对健康带来的危害亦较明显,《吕氏春秋•尽数》中云,“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重而不淡、过咸过甜是很多疾病产生的根源。

所以孙思邈淡食养生观包括口味的清淡,他认为“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用料要清淡俭省,元代医家忽思慧撰《饮膳正要》称:“善摄生者,薄滋味。”清代美食家李渔认为:“五味清淡,可使人神清、气爽、胃畅、少病。五味之于五脏各有所宜。”这类食物脂肪和糖的含量较高,容易造成肥胖。再者,过食油腻食物会减弱消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淡食”包括清淡素食及低盐饮食两个方面。孙思邈认为“咸多促(短)人寿”。这与现代医学认识一致。食盐量过大易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

此外,淡为通腑,利于消化。朱丹溪撰《食色绅言》中称:“淡有醒脾开胃、清虚肠腑之功。淡可渗湿,脾最恶湿,脾为湿困之际,唯淡食可使之健运。”每逢夏暑,湿气偏重,多数人会食欲不振,舌苔厚腻,尤恶腻食,此脾为湿困也,当以轻清味淡之食以醒脾气。又称:“淡食以开胃”。蔬食淡味,有通腑之功。所以淡味养生其效卓著。

3 不贪不占——淡在情绪

此外,孙思邈淡味养生观还强调情绪。淡薄之味,不单是一种饮食口味的调节,还体现了对自身欲望情绪的调节控制,淡而勿贪,正如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过:“要让食欲服从理智”。饮食本身与情绪养生有较大关系,孙思邈在《千金食治方序论第一》中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孙思邈提出饮食应有所节制,反对“贪味多餐,临盘大饱”,强调“食不可过饱”“饮不欲过多”,可见暴饮暴食对心理情绪的负面影响也会损害健康,导致疾病。

孙思邈还提出“仍节饮食,是以养性者”的理论。具体指“早上清淡一碗粥,夜晚少吃莫教足。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数而多,多则难消化,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莫强食,莫强饮”。暴食、暴饮易得急性胃扩张、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疾病,不可不慎。

为减轻胃的负担,孙思邈要求:“美食须热嚼,生食不粗吞。”这里的生食指水果,除水果外其他不宜生吃,指出“勿食生菜、生米、生小豆、陈臭物,莫食无鳞鱼”。现代观点认为,生的食物多有虫卵,而陈臭物、无鳞鱼(指死鱼)是引起食物中毒、胃肠炎的原因,尤其夏至以后秋分期间,人胃肠功能低下,食物易变质,更应注意饮食卫生。

孙思邈强调“是以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可见不单是饮食的调节,还包括养性为核心的情绪养生。明代养生专书《寿世保元》中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活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咨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浊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

人之当食,须去烦恼,须去贪嗜,食不可过贪,重在节约,否则亦可积淡为浓,仍失淡味养生之另外一层深意。

总之,孙思邈淡味养生观虽仅是孙思邈饮食养生理论中的一个层面,但与现代饮食营养学、与饮食生活方式、与心理情绪调节都有一定联系和对应,是孙思邈养生理论中较有特色的一个方面,有一定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养性孙思邈食疗
以墨育德 以墨养性
孙思邈巧用大蒜治痢疾
春季养生食疗七要点
打铁没样,边打边像
食疗养生祛湿气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究竟活了多少岁?
食疗治阴痿
自我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