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国,左 武,汪 涌,张作胜,李旗号
(1.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2.青岛双星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400;3.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出台。教育部通过“复旦共识”提出建设“新工科”,是有别于传统工科专业建设和工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新模式、新动能[1-3]。新工科强调学科的实用性和综合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这也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脱离传统教学方法,以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教学模式适应新工科的发展。
混合式教学是指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媒体技术,提供与学习环境相契合的资源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4,5]。混合式教学提升了教学的效率,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孤岛”,满足了新工科对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要求。现以《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为例进行介绍。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RE)是对已有的产品或实物原型进行CAD模型重建,即对已有的产品或实物原型利用三维数字化测量设备快速、准确地获取实物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并根据坐标数据使用三维几何建模的方法重建实物CAD模型[6]。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课程逻辑性强,尤其是逆向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三维扫描阶段,相对传统正向设计,其需要更多具体的教学设备进行辅助,如三维扫描设备,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同时逆向技术的教学概念较为抽象,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是不适合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课程还存在3个问题:①课程学时少,学习内容多和强度大,该课程包含数字化测量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产品制造技术,涉及的软件包括Geomagic Studios、UG、DX等,尤其是数据处理阶段,要熟练掌握DX等软件,否则难以学懂弄通,达不到学习的效果,但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教学效果不佳;②学生参与度差,缺乏“促学”动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讲授内容单一、讲授方法枯燥、学习难度较大、课堂教学任务较重,致使大部分学生较少参与课程学习,存在“老师上面教,学生下面玩”的情况,同时也违背了“学生本位”的思想,没有相应的“促学”机制带动学生进行学习,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高;③授课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钩,《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课程包括扫描测量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产品模型重构技术,这些都属于偏实践性质教学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相应配套的实践环境,但是传统的教学仅以教室为基地,缺少实践场所,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也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定位,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不对称需求现象,增加了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的难度。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改革和创新注重多元性和开放性,依据对课程的分析,主要研究以“线上+线下”、“以赛促学”、“企业项目驱动式教学”为主的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与探究,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是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如图1所示。
图1 多元化混合式教学
立足并结合《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课程特点与问题,制定以下研究目标。
(1)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保障体系。《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为了提升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效率,需改变传统“上课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改革突出“开放式”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点,因此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回归“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线上的云课堂、慕课、SPOC等以及线下的讨论、答疑、师生互动等。
(2)制定“以赛促学”科学实施标准。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改革还倡导创新授课方式,“以赛促学”对于激发《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课程的学生学习热情发挥重要作用。技能大赛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该平台上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将得到发挥。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赛就是“洗礼”过程,技能大赛主要是自主学习,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通过专业技能比赛学习、交流经验,不断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注重内化职业素养。利用技能大赛机制,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动机,技能大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他们终身学习、继续深造和走向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完善企业项目驱动式教学长效机制。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某学习项目,通过团队合作方式,自主分析、探究、创新、解决学习问题,同时提交研究成果的教学模式[7]。新工科背景下企业对于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也有相应变化,为了满足企业要求和学生实际学习需要,项目的实践必须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实践,而在重要实践环节引入企业项目,引导学生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软件项目的开发实践,培养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改革的重点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前的知识点导入和学习目标的引入都可以在线上完成,课中是线下的面对面授课[8]。一般情况下,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是穿插式、交替式进行,将整个课程提前进行学习项目分类(A、B、C……),同时将学生进行分组,便于后期互动管理。对于概念性的课程(如逆向工程的概念),教师在上课前两天通过云课堂发布线上学习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慕课、PPT、SPOC等,让学生掌握课程中的基础知识,老师在课堂上设置提问、答疑等互动环节,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而对于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程(如三维数据扫描),教师也提前两天通过云课堂发布线上学习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包括慕课、微课等,还包括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动手实践操作的视频学习,课后按照企业项目驱动式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定的综合模式,图2所示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
图2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以赛促学”是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创新之举,是指让技能大赛与《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课程相融合,将班级每6人分成一个小组,按照赛程标准将每个小组分为产品制造、前端扫描和数据处理,进行情景模拟,表1所示为按照全国技能大赛评分细则修改后的标准。在该过程中学生会提高对《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课程的认知程度,直观操作现场设备增强自信心,同时学生为了争夺竞赛名额,会形成良好的学习竞赛氛围,促进良好的学风形成。教师在该过程中也要起到引导作用,在课程教学中始终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了课程教学“先理论后实践”转变为“大赛融合、以赛促学”的整体。
表1 全国技能大赛评分细则修改后的标准
新工科背景下要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有机对接,即实现“学校所学正是企业所需”的情况以及线下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进行“企业项目驱动式教学”,项目的实践必须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相关知识的教学和实践,而在重要实践环节,例如三维扫描、产品制造等引入企业项目,引导学生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逆向工程项目的开发实践,培养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的匹配性,制定“企业推荐、教师审定”的主题设计方法,即:教师需根据教学课程计划安排,提前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程度、操作技能熟悉程度、逆向能力等,综合考量设置难易适中的企业项目,并圈定其主题选择范围,再由教师审定其可行性,确立最终的项目主题[9,10],图3所示为企业项目选择流程。
图3 企业项目选择流程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线上+线下”、“以赛促学”、“企业项目驱动式教学”为主的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学生在创新乐趣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创新混合模式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模具专业等学生共获得11次逆向设计工业大赛奖励,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也多次被顶岗实习单位表扬。